高中思政课德育功能的缺失和实现途径探析

2012-04-29 00:44张帮改黄明
科教导刊 2012年15期
关键词:时事政治思政课德育

张帮改 黄明

摘要充分发挥高中思政课的德育功能,不仅是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充分发挥高中思政课德育功能,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德育观,倡导终身学习,进行思政课堂改革,搞好、搞活思政课堂教学,从而实现高中思政课的德育目标。

关键词德育高中思政课缺失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高中阶段是中学生“三观”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道德教育不容忽视,而德育功能在高中思政课中处于核心地位,且是首要任务。然而,在高中思政课中,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德育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贯彻和体现。

1 高中思政课德育功能缺失的原因

首先,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影响深远。应试教育是一切活动围绕着考试而展开,以培养所谓的“精英”为教育目标,教学陷入了“教—学—练—考”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分数、名次和考试成为学生心中最在乎的事情,完全忽视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塑造和引导,只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而不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使学生不能使智育和德育得到同步发展。

其次,高中思政课教师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较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思政课教师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来引导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实际上,我们许多教师狭隘地认为他只要教好书本上的知识即可,帮助学生考上一个好大学,给家长也给学校一个交待,而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则与自己无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高中生的德育效果我们可想而知。

再次,社会经济新变化给高中思政课德育实施带来新的挑战。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建立和发展,不同的思想观念在交流中不断融合和碰撞,这些都给德育实施带来了挑战,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两难选择”,即社会现实摆在面前,而学生所学的书本知识也言犹在耳。我们思政课如果不把握好这一点,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思政课的德育功能必然会走入迷失。

最后,思政课的地位影响了德育功能的发挥。许多人认为思政课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副课,因此,在师资力量和经费安排方面都不够积极。我们知道,社会实践、户外考察等都是思政课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而人们认为在这个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思政课只需在课堂这个“小天地”进行讲解即可,而无须到自然、社会这个“大世界”来考察;另外,由于思政课在中学各个科目中所处的尴尬地位,也让政治教师有一种“三等公民”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挫败了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和独创性。

2 高中思政课德育功能发挥的途径

第一,坚持“以生为本”的德育观,明确高中思政课德育目标定位。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具有社会性,是生活在特定社会关系当中的人。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到课堂就是要坚持“以生为本”,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把满足学生的品德素质全面发展和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思政课的基本价值导向和奋斗目标。同时,学生的品德发展是在内化—外化—反馈检验—再内化—再外化—再检验的矛盾矛盾运动中逐步走向成熟的,①因此,我们必须遵循学生的品德发展规律,从而明确定位高中思政课的德育目标,一个明确清晰、简单适用的德育目标直接影响和制约着高中思政课德育功能的发挥和最后效果。

第二,培养和建设出一支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邓小平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②一个合格的思政课教师不仅应该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即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还要有比较强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因此,我们高中思政课教师必须本着对民族、对学生未来负责任的态度,不断学习、钻研,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积极占领思政课德育建设的制高点,把思政课作为对“三观”正在形成的高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

第三,注重把时事政治融入到高中思政课教学活动过程中去。时事政治教育是高中思政课的重要内容,它具有极强的新鲜性和时代性。通过时事政治教育,针对学生在国际国内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与分析,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了解我国在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亲身体会到国家、社会发展的翻天覆地的成就,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及责任感。因此,笔者认为,时事政治与高中思政课的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且效果非常明显。

第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营造发挥德育功能的良好氛围。长期以来,高中思政课完全受高考“指挥棒”影响,一味重视知识性教学,片面追求高分和升学率,不符合新时期社会形势对当代青年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让思政课真正与生活相结合,促进学生智育与德育共同发展,身心和谐发展。

第五,搞好、搞活思政课堂教学,提高思政课堂德育效果。课堂教学是进行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与载体,我们必须在授课的时候注重“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与实现,注重挖掘教材知识的教育性,变知识的“原生价值”为“教育价值”。同时,对于一些问题不能采取简单回避的态度,对问题只字不提,而是要摆出来和学生一起探讨、分析,从而让学生形成看待任何问题都要有一分为二的态度,避免让学生形成思政课就是“假、大、空”的错觉。因此,我们教师必须注重对课堂教学活动的钻研与创新,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德育效果。

总之,高中思政课在高中生的德育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大胆创新和不断尝试,坚持“以生为本”的德育观,这样,才可以还高中思政课的德育功能本来面目,突破应试教育给予课堂的枷锁和禁锢。“士不可不弘毅”,在高中思政课堂中要充分发挥德育功能还任重道远。

注释

①张耀灿,陈万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0.

②邓小平.邓小平文选(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08.

参考文献

[1]桂文敏.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J].江苏:连云港教育学院院报,1995(3).

[2]卢少军.关于发挥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思考[J].山东: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6).

猜你喜欢
时事政治思政课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如何利用时事政治增强高中政治的实用性
浅谈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