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灵凤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在呼唤作文本质的回归,强调作文训练要从学生的主体性需要出发,与学生的生活挂钩,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尽情表达,写真体验,抒真感情,展现出学生作文的童心、童真、童趣。
关键词: 小学生作文生活化
作文是心灵的一种释放,儿童天真烂漫,对事事充满好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似乎都有自己的妙言趣语。这正是学生习作能力发展的好契机。《语文课程标准》在呼唤作文本质的回归,强调写真体验,抒真感情,展现出学生作文的童心,童真,童趣。为了让低段儿童对习作产生浓厚的兴趣,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寻径,拓宽训练的渠道
语文教材中的作文训练形式比较单一,时间久了,学生缺乏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我对习作训练的形式做了探索,变单一的课堂作文教学为开放的、多渠道的作文训练。
1.画美话真,美语联姻,巧练说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产生热爱,热爱创造奇迹。儿童最早产生兴趣的是绘画,绘画是他们表现生活的起点,它如同火花,容易点燃,也容易熄灭。抓住这个兴趣,对早期开发学生的智力是十分重要的。基于这种考虑,学生入学不久,认不了几个字,我就让学生每天学一个字,给这个字组词,并用这个词写一句话,最后根据这个字、词或句的意思配上图画。或者先画画,然后根据画面的意思写字、词、句。比如:画上一条“蚕”,在这条蚕的旁边写上蚕(蚕儿)(蚕儿能吐丝结茧。)再比如,学“厦”字,学生写上厦(大厦)(城市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然后在这句话的旁边画上插图:一幢幢崭新美观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个阶段下来,学生兴趣渐浓。写字、词、句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于是我就利用阅读课中学到的根据图画理解课文,发挥想象和联想,给图配文。比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随便画一幅画,然后给它配上文字。有个学生画了一片沙滩,他这样在旁边配文:海滩上的贝壳各式各样的,有的像一把打开的扇子,有的像孔雀开屏,有的像宝塔,有的像猫的眼睛。也可以让学生以解说人的身份,同桌互相说画。这时候,学生从字,词,句过渡到片段练习,这样的训练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激发对美的表现欲,从而写出美文。
2.动画作文,创设情境,自然落笔。
根据低年级学生爱看动画片的特点,我运用多媒体把动画融入作文课堂,使学生获得大量形象、生动的写作素材,从而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
(1)观看动画,演演写写。
成语故事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情节简单,通俗易懂,我从网上下载了许多成语小故事,如“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拔苗助长”等,这些动画成语故事有讲述,有对话,还有智慧老人的总结,绘形绘声,十分有趣。在作文课上,我先给学生放映1—3遍,第一遍了解故事内容,第二遍注意观察动物或人物的神态、动作及说话时的语气等,内容稍有复杂些的可以再放一遍,然后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把这个故事互相讲一讲,再写到日记本上,学生写得都很生动,具体。
(2)大胆想象,填补故事空白,编编写写。
大胆想象是创作思维的基础,也是作文能力的一项重要技能。比如放映动画故事的开头和结尾,让学生想象故事情节。可能在故事结尾中出现的动物,故事开头并没有出现,让学生通过合理想象将它们联系起来;也可能故事结尾出乎意料,让学生想象合理的情节。比如第二次龟兔赛跑:
兔子输给了乌龟以后,心里很不服气,要求与乌龟再赛一次。结果,第二次比赛中兔子又输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的说:“下山时,乌龟壳是朝下,像滑滑梯一样快。”有的说:“乌龟缩成一团,像球一样往下滚。”还有的说:“乌龟穿上了滑轮鞋。”……我引导学生尽量把情节说具体、生动,并颁发故事大王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说故事、写故事的积极性。
3.活动创造美,启迪想象,自由表达。
低段儿童好动,好玩,好奇。把活动和游戏引入儿童低段作文训练中,让儿童在有趣的游戏中创造美、表现美,从而使他们的语言和思维得到发展。
在吹泡泡的习作课上,教师与学生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在教师的一声令下,刹那间,大大小小各种颜色的泡泡占满了教室的空间。有的是透明的,有的是白色的,有的是金色的,有的是五彩的,顿时,教室里成了五光十色的世界。学生置身于泡泡的海洋中。教师要求他们边吹,边看,边想自己吹的泡泡的形状,颜色,像什么。他们叽叽喳喳说开了:“我吹的泡泡又大又圆,五颜六色,像一个个彩色的气球,它轻轻地飘动,慢慢地越升越高,有时候还在空中浮住不动。”“我吹的泡泡像一串串圆溜溜的葡萄,五彩缤纷,有红的、黄的、紫的、绿的……阳光成了魔术师,使泡泡的颜色不断地变化着。”学生细致的观察,生动形象。恰如其分的比喻,营造了课堂活跃的气氛。这时,教室里响起轻柔、优美的乐曲声,泡泡在音乐中飞舞、飘荡,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儿童展开想象:如果泡泡带你一同飘起,那么你愿意和泡泡到哪里去,去做什么?这个问题像春风吹皱一池水,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我和泡泡飞到花园里采集百花,献给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我和泡泡飞上蓝天,和小鸟一起做游戏。”“我和泡泡飞到无边无际的宇宙,和星星一起做游戏。”……无限的兴奋、向往,美好的梦幻、憧憬,启迪他们的思维。实践证明,营造一种美的氛围,让儿童有一种愉悦的心境,可以使儿童在无意中接纳、收存美的感觉,由发现美、欣赏美到创造美、表现美。
二、赏识,点燃表达的激情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创新教学强调评价要有赏识性、激励性,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给予更多的肯定、赞赏、和鼓励,使其产生积极向上的信心,从内心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
1.善于捕捉闪光点,巧设奖项。
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组织多种类型的评奖活动。我们设了习作“兴趣奖”、“创新奖”、“进步奖”、“故事大王奖”、“优秀奖”等。评奖活动注意学生习作的过程,并且面向全体,人人参与,人人都可以获奖,使学生在老师、同学、家长及自我的肯定中激发更大的习作热情。
2.生动的评语,与学生纸上谈心。
在作文教学中,写作文评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与学生沟通的桥梁,能够与习作者实现心灵上的沟通,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因此,必须坚持鼓励原则,以情诱情,以情激情。在作文评语中,我们主张评语以第二人称,强调评语的双向互动性,应尽量用鼓励式、商量式、谈心式、启发式语气,使每一次评语都犹如一次亲切的交流和情感的沟通,使学生读后,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期望,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老师的评语的引导下,积极改正缺点。从老师对一个词、一个句的肯定和表扬,激发兴趣,使学生感到作文并不难。
3.分享丰收的喜悦,激发源动力。
学生习作评价应注重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习作过程,利用成果激励,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其习作兴趣,坚定习作信心。开辟班级习作园地,学生想写就写,想贴就贴,想评就评,使班级的习作乐园不再只是少数人的领地,而是学生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真情流露的地方。积极鼓励学生向学校的广播站、校报投稿,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获得更多的“创作”满足。指导和鼓励学生把习作投寄到七彩校园报等少儿报刊上,让他们充分体会到习作带来的喜悦与成就。
4.编辑班级和个人文集,人人都是小作家。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整理好近期的习作,编辑班级的作文集,装订成册,人人参与,或审稿,或插图设计,或排版,或设计封面,每人入选1—3篇习作,以鼓励后进,激励优秀。通过“发表”,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写作积极性。
编辑个人文集,要求学生每期末把自己优秀习作编成个人文集,并编上目录、注名页码,取个好听的书名。还可以适当装饰,穿插些精美的小插图。编好后,组织学生在班级中和学校中传阅,使学生从小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在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并使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师.
[2]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3]田荣俊主编.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作文教学研究.原子能出版社.
[4]李艳霞.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