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复苏路在何方

2012-04-29 15:33柏唯良
IT经理世界 2012年15期

柏唯良

1992年,新任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召开了一场经济政策规划会议。根据他当时的经济顾问拉里·萨默斯的回顾,在那次会议的所有文件中,都找不到“互联网”这个词。但正是这个无人提及的词汇——互联网——在接下来的八年里帮助美国经济复苏,并让克林顿总统大出风头。

下一个经济复苏的关键词是什么?

当今世界对中国经济的担忧不在少数,来自国内外的大批评论家和经济学家都怀疑中国的经济增长传奇可能已经破灭。但我却并不担心。身在成都,我每天为了北欧国际管理学院(the Nordic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Institute, www.nimichina.com)的建设努力奋斗,成都的一切都让人精神振奋。

人们一直都在谈论房地产泡沫、经济增速减缓,以及解决这些危机的经济政策所面临的问题。如果你住在中国东部,那么所有这些讨论都是正确的:高得离谱的房价和经济增长减缓都确实存在。但在中国的西部(我有时把它称作“未来的中国”)却是另一番景象。

举个例子,在成都北部的新都区,靠近河边和公园的楼盘售价仅仅是每平方米5000元,楼盘隔壁就是开放式大学,地铁即将贯通,附近的新机场也快要建成,整条街区将会有超过6万家批发商店。你还可以找到更便宜的楼盘,最近12个月左右的价格尤其优惠。这里没有泡沫,所有的一切全都是实实在在的:真实的经济增长,普通家庭即可负担的房价。比起多数中国人的生活状态,这里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和我们印象中的中国西部大不相同,所以我将它称为“未来的中国”。

但在中国,绝大多数的中外舆论和专家人士都居住在东部的北京、上海、广州一线,他们并不是每天都能切实感受到中国西部令人震惊的发展与活力。

成都和重庆或许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两个大规模经济区,它们的人口和法国相当。此外,居住在这两个经济发动机附近和它们之间的数千万人——其数量大约与德国人口相当——无不壮志勃勃,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正在日益提高,这也为更多的增长机会提供了动力。

即使在中国,也有很多人从来没去过成都,或者仅仅多年前曾去过一次而已。而中国之外的人们基本上从没听说过成都或者重庆。身在成都的感觉就像是十到十五年前的上海一样。如果不身临其境,没有人能遇见或感受这里的一切,而每个到访的人无不环顾四周,目瞪口呆。

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取决于欧洲或美国的复苏,那中国确实要等上好一阵子。但或许中国的增长并不取决于中国之外的复苏——或许,中国的西部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就像19世纪中期之后铁路和运河贯通美国中部之后为美国带来新的增长点一样:芝加哥、底特律以及一系列周边和之间的小城市成了美国工业增长的发动机。

是我太过乐观了吗?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迄今为止,2012年个人投资者已经从中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市场撤出了2亿美元的资金。但与此同时,《华尔街日报》也(引用研究公司EPFR Global的数据)称,基金公司的专业投资经理将他们在中国的投资金额增加了25亿美元,而全球的国际基金也已将它们在中国的投资占全球投资的比重从4%增加到了4.4%。所以,读报纸的散户们正在减少他们在中国的投资,专业从事研究在华投资的人群却决定增加在中国的投入。这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颇为有趣。或许我确实是太过乐观了,但至少并非只有我一人如此——有专业人士与我看法一致。

最后让我们回到文章的开头:下一个经济复苏的关键词是什么?那或许会是两个词:成都和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