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地理课的有效教学

2012-04-29 11:55陈晓东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17期
关键词:中学教学活动理念

陈晓东

一堂好的初中地理课,应该是让学生知识上有收获、能力上有提高、方法上有形成、情感上有陶冶、思想上有启迪、习惯上有改进的课。但是,上好这样的一堂地理课很难。因为从广义上说,每一堂课都能促进学生发展。从狭义上讲,每一堂课却都不能完全实现老师预定的学生发展目标。这不仅仅有地理老师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诸方面的问题;也有学生的识记、保持、遗忘等认知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极大地影响着一堂地理课的教学质量,阻碍着学生在技能、思想、情感上发展。为此,探究初中地理课的有效教学意义重大。

那么,什么是有效教学呢?有效教学是指能够使教学活动高效率进行、教学效果明显的显现、教学规律充分得到应用的教学过程。其中,教学活动高效率进行是教学效果明显显现的前提;教学规律充分得到应用是教学活动高效率进行的依据。

有效教学,最初于20世纪上半叶出现于西方的教学理念里,后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得到了很大发展。他们认为,有效的教学取决于三个要素:一是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从中获得知识经验以及出现行为变化;二是教师和学生的交往和沟通状况怎么样。两者的沟通是否没有代沟,友善而轻松,并富有激情;三是教师教的策略和学生学的策略是否能够衔接吻合。是否在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都能够照顾到对方,实现教学流程的统一。后来,有效教学的理念传到中国后,中国教育界对其十分重视,对它的研究也在不断加深和本土化。他们把有效教学的理念充分的落实到教学标准中,加强有效教学在实践中的运用,不断的从中反思和论证、探索和发掘,试图以此解决我国目前教学中“教师教得痛苦,学生学得痛苦,可学生没有得到有效发展”的教学问题。

但是,尽管他们在对“有效教学”的研究中学到了很多的新思维、新策略。这些“有效教学”新的思维和策略却无法在第一线的基层中学和山区中学地理教学中高效运用。使得很多基层中学和山区中学的地理老师为“有效教学”乱穿衣服、乱戴帽子。

“有效教学”本来是一个系统的教学理念,它有自己的组成目标、组织结构。但是,由于基层、山区的地理老师本身学养的不足,教学理论跟不上,又缺乏科学探究的精神,因而对于“有效教学”认识模糊,无法实施真正的“有效教学”。他们关注学习地理的兴趣,但难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他们关注学生的参与,但难以使学生在这种参与中得到思维的训练;他们注意对地理教学材料的选择,但难以让学生掌握这种地理教学知识;他们注意对地理教学方法的使用,但这些教学方法只是流于形式。从而使初中地理的“有效教学”变得肤浅。

这些问题,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身处基层一线、边远山区,无法得到及时的教育信息、教育培训与指导,无法体验先进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没有发掘出自己的教育主人公价值,只是为教学而教学。不会站在教育者的角度把教育作为一门科学艺术去研究,树立为教育而教学的态度,形成个体的教育思想。进而在地理教学课堂上使教学过程与教学理念无法呼应,教学形式和教学实质无法统一,各种教学目标流于形式,无法“有效”。

另外,初中学生的个体差异也为初中地理课的“有效教学”增加了难以逾越的难度。

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是客观存在、不可否认的,各位学生不同的先天遗传素质、机体成熟机制、外在刺激强度、生活文化背景都决定了地理老师应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运用不同的交流形式去进行教学。而我国目前中学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教学。每位地理教师面对的学生是几十位,他们的教学,强调的是全班学生在教学时间、教学进程、教学内容上都程序化、固定化。这就势必不能完全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同时,学生自身也存在着心理不同方面发展不平衡,他们个体的感觉与知觉、思维与想象、言语与技能、情感与情绪、记忆的品质、注意的品质、意志的品质都不是同时发展在一个水平上,而是呈现波浪状的曲线。这也让初中地理老师为弄清他们的这些心理特征并以此为依据策划出高效的地理教学活动感到很困难。这在客观上是不能够让各位初中地理教师教的策略与学生学的策略相统一的。相反这是一种很难调和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矛盾。它将使各位初中地理教师和他们的学生都无法享受到“有效教学”的乐趣。

那么,我们该怎么解决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遇到的上面的问题呢?

正如我们在前面提到的,狭义上讲,我们的每一堂初中地理课,要想完全实现课前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是不可能的。我们研究初中地理课的有效教学问题,目的是使教学过程无极限的接近教学目标,而不是完全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尝试着从以下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能落实下去的两方面去解决。

一、加强对基层学校、边远山区学校中学地理教师培训,促使他们系统了解“有效教学”,并建立起地理科学教育的探究精神。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培训计划,建立培训网络,提供培训平台,开展培训交流,将“有效教学”的理念系统介绍给他们,将中学地理“有效教学”的实践方法传授给他们,带领他们到具有示范性作用的“有效教学”办学点亲自体验“有效教学”课堂,模拟中学地理的有效教学过程,思考中学地理的“有效教学”问题,不断实现中学地理“有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突破、实践的灵活把握与熟练掌握。同时让他们在这种学习中培养起积极思考、不断反思的习惯,能够以教育者的主人翁精神去研究有效教学,探索有效教学,为教育而教学。

二、在学校引入心理指标测量体系,并建立多种形式的中学地理教学组织形式。有效教学的一个特点,就是教学过程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往我们的地理课教学中,对于学生身心规律的认识只是依靠教师用自己的经验去作为判断标准,没有规范科学的经过科学验证的心理量表去衡量学生心理水平,无法知晓各个学生千差万别的心理特征。教师的经验固然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有一定认识。但那毕竟是粗线条的,它有着不能准确、精细判断学生个性特征的缺点,不能用来制定准确的教学策略与学生交往和沟通,帮助学生进步。为此要在学校普遍引入心理指标测量体系,摸清学生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绪、情感、意志、言语、技能等各项心理指标,建立起以班级教学为基础的分组教学、小队教学、合作教学、特朗普制教学、文纳特卡制教学、贝尔—兰喀斯特制教学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以顺应学生的心理规律,进行高效率的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产生最大化的教学效果,最终实现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开展。

(责任编辑付田田)

猜你喜欢
中学教学活动理念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在多解中学创新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