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河 陈一颖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对空间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改变。现代主义思潮将组成空间的六个面从立方体的轮廓中分离开来,闭合空间被开放。人们对空间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空间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让空间处于一种相互对话、相互穿插、相互贯通的关系之中。
有限的空间是通过界面对空间的围合与限定形成的。如在草地上铺上一块布,供旅游者休息,这块布的面就成了这一限定空间的底界面;在空地上有一段墙,这段墙就是这限定空间的侧面。虽然空间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从哲学的角度来说,空间是无限的,但是,在无限的空间中,许多自然和人为的空间又是有限的,是各个界面明确了空间。
一、营造空间就是塑造空间的各个界面
室内空间设计归纳起来也就是设计观者眼睛看到,手能触摸到的几个大小有限、边界明确的界面。城市或者建筑空间同理,形成建筑体量的各个界面是建筑设计考虑的重点、城市中建筑与建筑各个界面是决定其围合的公共空间品质的关键。环境设计中,空间界面的设计是最重要的设计内容之一 。
随着社会发展、人口增长,可利用的空间趋于减少;空间的文化价值观念日趋增强。这就为浮雕在这些界面上的应用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二、浮雕与空间界面常见结合方式
浮雕是以空间面为依托的造型艺术,介于二维和三维之间,采用合理的压缩形体厚度的方式削减雕塑的实际厚度与深度,利用透视原理与错觉表现抽象的三维空间。它既可以表现单独的人物,又可以像绘画艺术一样在有限的平面内表现圆雕所不能表现的内容与对象,比如众多人物与宏大场景、叙事的情节的连续与转折、不同时空视角的自由切换、复杂多样事务的穿插和重叠。
传统意义上的浮雕是附属在它表面的雕塑样式,因此在建筑的墙面、柱面上应用较多,现在浮雕已经有更多的形式存在于环境之中。根据浮雕空间界面结合的不同可将它的应用大致归为以下几个方式:
浮雕作为室内装饰界面:这类浮雕作品主要是对建筑内部空间中的墙面作装饰安排,古今中外,从私有制的奴隶社会开始,代表权力的王廷府邸,为突显其尊贵的地位都大量的应用了这种装饰样式,到今天已经广泛的运用在公共室内空间中。
浮雕作为建筑装饰界面:这种浮雕是以建筑外立面为依托,对其部分结构造型作美化修饰,在古今建筑上的运用都相当的普遍。
浮雕作为纪念性构筑物装饰界面:因为浮雕的表现形式较之圆雕更为自由,所以在表现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上有着圆雕无可比拟的优势,浮雕可以依附碑体展开更加深动的叙事描写。
浮雕作为功能墙展示面:这类浮雕形式是对环境中独立墙体的表面装饰,是对“空间界面的创造”具有其独立性。
三、浮雕作为空间界面价值释放
1.浮雕对于空间界面的装饰。浮雕的优势在于其突出的装饰美化功能,对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所创造的独特的视觉效果。浮雕参与环境空间界面的塑造。例如浮雕在革命纪念馆展厅的一个空间界面,以一个具象叙事的艺术形式,在空间界面渲染了主题,烘托了气氛。所以,其表现出来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不仅是对空间环境的一次重新分割,也是对空间环境的充实与美化。浮雕设计在追求空间环境整体和谐的同时,必须诉求营造环境与空间美化的多样性,拓展塑造语言的精神诉求。浮雕设计者必须同时注重浮雕其大小、材料、质感所产生的视觉和心理效应,在空间界面运用浮雕语言时体现出环境和空间的作用,使观者从形式走进作品所塑造的精神世界。
2.浮雕作为空间界面的文化承载功能。浮雕可以表现具有连续性或转折性的事物,而圆雕却很难得到如此具体直观的体现。在复杂多样的事物中,浮雕能穿插或重叠,比圆雕更具叙事性,多样性,也更具丰富性。可以极大的发挥绘画艺术的构图、题材和空间处理优势、又能表现一般圆雕所不能表现的,或难于表现的题材内容和对象,同时有不失一般雕塑创作的表现力和艺术韵味。所以,浮雕在公共环境中频频出现,以其卓越的叙事性越来越为公众所接受。如展现,某些特定的历史时间的重大时刻或者重要的人物背景事迹,某些地区的地域特色,某些商业或公共机构内涵的显示等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们可能只能在书籍中、照片、口述中寻找旧时的的痕迹,但是岁月的流转古老的建筑、街区、旧事的习俗、旧事的生存生活场景会距离我们越来越遥远,最好的方式是在现在的环境中把它记录下来成为我们生活环境中的一部分。当人们经过这里的时候,能回味一下昔日的景观。浮雕记录着旧貌,也能留住历史。历史的很多大事记、以及古老的传说都可以故事性的再现当时的场景。 同时浮雕还能记录城市发展,城市的“昨天、今天、明天” 史诗般的述说城市的过去的各种大事记以及现在所取得的成就并畅想城市的未来发展。
3.利用浮雕创造空间界面完善空间形态和布局。浮雕常常作为独立的界面完善空间的分割,或通透或封闭,形式自由。这样的浮雕墙在城市空间中被灵活的运用,自由的分割和组织空间。
综上所述,浮雕装饰着空间界面也承载着空间界面的文化表现功能, 在塑造空间界面的同时也在创造空间界面。浮雕已经是环境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步深度的融入公众的生活也日益成为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参考文献:
[1]孙闯编著.泥塑·雕塑[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陈刚编著.雕塑[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邓河,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陈一颖,重庆工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