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高校学生奖助社团及其育人作用

2012-04-29 11:04
科教导刊 2012年19期
关键词:奖助学金高校学生社团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日益推进和社会公益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社会团体和爱心人士开始关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高校设立奖助学金,奖励优秀学生全面发展、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用公益行为支持教育事业和学生成长。而随着捐助方基金的逐年投入和持续运行,管理理念也从单一的经济支持,向经济支持和育人双重功能的模式转变。特别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捐助方除了直接给学校捐资设立奖助学金以外,还号召获得该项奖助学金的同学组织起来,成立学生奖助社团。在高校和捐助方共同指导下,各奖助社团陆续成立。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在社团组织建设和系列活动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丰富校园文化。学生奖助社团的陆续成立,已经成为高校学生事务工作中的新动向。本文旨在阐明奖助社团的特点和类型,揭示奖助社团在大学教育和高校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的作用,以期对奖助社团在实践中的发展建设起到指导作用,并进而对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发展做出有力的探索。

1 高校学生奖助社团的特点和分类

1.1 高校学生奖助社团的定义

所谓高校学生奖助社团是高等学校中以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为指导,在校方和捐助方的共同理念指导下,由获得某项奖助学金的同学共同组成,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学生团体组织。

1.2 高校奖助社团的新特点

学生奖助社团是高校众多学生社团组织类型之一,有着学生社团普遍的共性,但由于其特殊的成立背景而在成立模式、管理模式、发展模式上别具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奖助社团运转的多重管理。一般性学生社团的运转模式为校方提供宏观指导,学生自主规划发展方向、活动组织架构等内容。而奖助社团是学校和捐助方共同指导。捐助方在高校设立某项奖助学金,并号召所有获得该项奖助学金的学生自愿组成学生社团。在校方和捐助方的共同指导下,学生自主活动,以达到锻炼自我、丰富校园文化、回馈社会等目的。

(2)奖助社团的定位主要由捐助方确立。在校方和捐助方共同指导之下,奖助社团的定位和活动组织不像其他社团一样由学生自主决定,而是从校方和捐助方共同的育人理念出发,在既定的发展方向下组织活动。如奖学金社团大多定位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助学金社团的活动大多侧重公益活动,回馈社会。

(3)奖助社团人员组成的身份同一。奖助社团的成员是由获得某一项奖助学金而聚集在一起的。奖助学金的评定发放一般具有非常强的指向性,或奖励全面发展或在某一方面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或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与兴趣指向型社团兴趣同一性或者发展型社团的规划同一性相比,奖助社团的成员在身份特征上具有极为相似之处,呈现出身份属性上的同一性。

(4)奖助社团社会资源较为丰富。奖助社团不仅能够获得学校支持,而且还能获得捐助方的大力支持。捐助方每年在学校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之外,还给社团运作提供固定的活动经费。捐助方凭借自己的社会资源,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或发展要求提供假期实践工作、能力培训、海外实习、工作岗位等相关资源。这样不仅保证社团能够按照特定的方向持续健康发展,学生也有机会将书本上的知识实地应用,实现了学校的知识教育资源与社会的实践教育资源良好的互动与对接,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整合利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借鉴其先进的培养模式和育人经验,也是高校节约成本、获取更多资源、拓展育人思路的有效捷径。

(5)奖助社团跨学校跨地域交流。捐助方往往在许多高校捐资设立同一名称的奖助学金。学生奖助社团不仅在本校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而且还通过捐助方搭建的平台实现了各高校的交流。通过社团刊物介绍各高校该奖助社团的建设和活动状况;组织年会,使各高校社团成员定期相聚,加强情感建设和经验交流;完善社团网站,使同学们及时了解兄弟院系社团的最新状况。奖助社团跨学校跨地域交流也同时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交流空间。

(6)社团成员和奖助学金评定的互动。捐赠方、校方与社团主观互动是奖助社团的重要特征。捐赠方、校方与社团成员不仅仅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且具有良好的互动。社团成员为捐助方奖助基金的发展献言献策,同时老的社团成员加入到新一轮的奖助学金的评定。这种互动既为社团选拔补充有生力量,又在时空意义上缩小了指导者与被指导者的距离,体现出健康的运行模式。

1.3 高校学生奖助社团的分类

由于高校奖助社团成立的特殊背景,其社团宗旨也大多与奖助基金捐资育人的理念相一致,表现出极强的育人导向。其中,奖学金社团更加注重于学生个人能力才干的培养,而助学金社团则更加注重于学生社会责任、公益理念的培育。以清华大学为例,比较成熟的奖助社团有唐仲英爱心社、凯风公益协会、好读书协会、思源社等。

唐仲英爱心社由清华大学获得“唐仲英德育奖学金”的同学组成。爱心社以唐仲英先生“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己及人,薪火相传”的十六字方针为工作理念,在学校和唐仲英基金会的指导下,旨在传递爱心,放大爱心,倡导一种充满爱和感恩的社会氛围。

好读书协会由清华大学获得“好读书”奖学金的学生组建的社团。协会以清华老校友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提出的“好读书、读好书”的倡议为宗旨。好读书协会定位营造校园的读书氛围和人文氛围,弘扬和传承老一辈学术大师的治学精神和学术思想,提升同学的人文素养,并给对人文学科感兴趣的同学提供交流发展的平台。

在学校和凯风公益基金会共同指导下,由凯风奖学金获奖同学成立凯风公益协会。协会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活动主要分为三个方面:融入社会、回馈社会和“凯风同学汇”。凯风公益协会传承凯风公益基金会“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和谐发展”的宗旨,践行“致力于优秀青年的能力建设,引导青年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领导力,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理念,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思源社是由获得香港思源奖助学金的同学组建成立。其宗旨为“饮水思源,取之社会,用之社会”。协会成立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体系,培养学生的自强、自立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树立感恩社会、回馈社会的理念。

根据奖助社团的定位和活动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学术型奖助社团:学术型社团的建立大多缘起于学术基金的设立,主要是由获得某一项学术基金奖励的优秀学生组成,旨在引导学生学术发展,培养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校园文化。如:好读书协会——旨在增强全校的人文氛围,倡导读书治学的良好风气。

(2)发展型奖助社团:发展型社团的建立大多缘起于素质基金的建立,主要是由获得某一项素质基金奖励的学生组成,旨在引导学生培养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如:凯风公益协会——旨在为同学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发展资源,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3)公益型奖助社团:公益型社团的建立大多缘起于公益基金的资助,主要是由获得某一项公益基金资助的学生组成,旨在培养学生的公益行动力和反哺社会的责任。如:唐仲英爱心社和思源社——旨在提高同学们的公益服务意识,塑造公益服务精神。

2 高校学生奖助社团发挥积极的育人作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重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而高校奖助社团组织也以其先进的理念、丰富多彩的活动、贴近生活的实践与青年的思想教育和全面发展紧密结合,发挥出积极的育人作用,显露出“润物细无声”的强大功效。

2.1 奖助社团是捐助方与学校育人理念得以贯彻实施的新组织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人们的公益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教育是一个民族与国家发展的根本,将关切的目光投注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之上。同时,时代的发展变化也要求学校的育人模式必须与社会接轨,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与需要的人才。捐助方和校方对奖助社团的共同指导和支持,给予学生不仅仅是物质的奖掖和帮助,更多的是一种理念的传递:回馈社会的理念促进了志愿公益类奖助社团的兴起,育国栋梁的理念则促进了领导力奖助社团的发展。在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奖助社团通过形式活泼、主题鲜明的社团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利用奖助社团本身具有的实践性、灵活性,直观性和生动性的特点,寓教育于活动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捐助方的育人理念和校方的育人理念相融合,既体现出了浓郁的育人教人色彩,也更加贴近社会的要求,奖助社团成为捐助方与校方育人理念得以共同贯彻实施的新组织。

2.2 奖助社团是丰富校园文化的新舞台

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奖助社团活动,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是高校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向多渠道、多层次、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形成高校浓郁的学习氛围、传达健康的文化信息、弘扬蓬勃的创造精神。如好读书协会通过开展纪念展览、好读书征文、人文图书展、学术讲座、悦雅书品茶语沙龙、创办好读书期刊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校园活动增强校园人文氛围,培养学生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证明,众多学生社团既丰富了校园文化本身,也使校园文化的各种丰富内涵得到了表达。校园文化蕴含的丰富涵义通过学生社团及其活动得到了有效、直观的表达;学生社团及其活动又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了校园文化的深刻涵义,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不可缺一的辩证关系。

2.3 奖助社团是学生成才发展的新平台

捐助方与校方共同的理念贯彻使得社团活动更具指向性,社团发展的目标也更加明确,强有力的指导使得学生获益匪浅;同时学生在奖助社团活动策划、活动组织、后续反馈等环节都得到充分的锻炼。尤其在学生实践环节和创新能力培养上,奖助社团为学生提供了成才发展的新平台。

2.3.1 搭建社会实践平台

实践性是高校学生社团的一大特色,实践性的社团活动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大学生通过参加社团实践,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学会与人交往,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实现知识、技能的转化。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很好地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应变能力等等。例如清华大学凯风公益协会2011年暑期组建了北京、重庆两支实践队伍开展关于公租房需求状况的调研。同学们通过学习公租房相关的文献资料、政策法规、亲自与相关政府部门及专家座谈、与居民访谈和实地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实践,同学们收获很大。凯风实践支队获得了2011年清华大学银奖实践支队,而且这项关于北京、重庆两地的“公租房”调查结果,将为政府部门今后制定调整相关政策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第一手资料。

2.3.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进步不竭的动力源泉”。作为大学校园内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主要载体的高校学生社团无疑也是这一历史使命的承担者。奖助社团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另外在组织活动中,不同的活动创意相互交流,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也很有效。大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很好地锻炼了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清华大学唐仲英爱心社在去河北怀来支教的过程中,同学们集思广益,创建了“小手拉大手”爱心图书馆建设项目。该项目在前期调研、募集图书、爱心图书馆建立、图书管理和借阅章程的制定、学生答疑手册的编撰各个环节中,无不闪耀着同学们创新的思想火花。“小手拉大手”爱心图书馆建设项目获得2011年清华大学“北极光杯”公益创意实践大赛金奖。

2.4 奖助社团是培育学生回馈社会服务社会的新途径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青年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将个人命运与社会、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也是青年大学生行动的指南针。在正确的理念指导和健康的机制运营下,奖助社团已经成为学生回馈社会、服务社会的新途径。奖助社团的社会服务功能更加充分体现了大学生的志愿者精神。如清华大学唐仲英爱心社,自2007年起,在河北省怀来县的14所中学建立实践基地,定期开展学习经验介绍,励志教育,环保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乡村中学图书馆建设,贫困学生家访调研等一系列活动。学生在回馈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完善了自身的发展,树立将爱心传递下去的信念,培育回馈社会和报效祖国的理念。奖助社团的社会服务功能对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奖助社团作为新兴的学生社团,将获得某一项奖助学金的同学组织起来从事有意义的学术引导或公益培育活动,更加注重以奖育人、以助励学的教育理念贯彻,发挥着励学助困、激励先进等其他社团不具备的重要作用。最为新兴事物,高校要不断地研究和总结其独有的特征和发展的规律,并借鉴学校已有优秀社团先进理念和丰富经验,建设好学生奖助社团,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其在学生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强大功能。

参考文献

[1]胡小兵.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C].全国优秀硕士生论文,2005.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

[3]蔡颖.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育人机制研究——以新长城华南师范大学自强社为例[J].青年探索,2011(2):32-36.

[4]陈必华.论教育认同理论下的高校学生社团教育功能[J].思想教育研究,2008(10):53-55.

猜你喜欢
奖助学金高校学生社团
缤纷社团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现行高校奖助学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K-BOT拼插社团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高校要优化奖助学金的惠民效果
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对班级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