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才小人取代干才贤人

2012-04-29 00:44丁学良
领导文萃 2012年17期
关键词:人事制度赫鲁晓夫斯大林

丁学良

斯大林通过建立起恐惧加收买的负筛选人事制度,把在列宁时代涌现的最有才能的人,一个个地在政治上乃至肉体上消灭了。那些跟列宁非常亲密的同事,只要在任何一个方面比斯大林突出,都被干掉了。

二战初,德国军队之所以能一下毁掉几十万苏联红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苏军中最杰出的将领,一大半要么被自己的政府干掉了,要么在监狱里。战争期间苏联存亡一线时,有人建议该把监狱里少数幸存的将军放出来,重组红军,后来战功卓绝的罗科索夫斯基就是其中之一。杰出的战时经济最高管理者沃兹涅先斯基,军工生产和战略物资体系,全部是他在做统筹安排。没有这个奇才,苏联在毁灭性打击后,不可能那么快地组织起战时经济。二战结束后,他也被消灭了。

几乎无人是不可被消灭的——假如他才能卓越又具有独立见解的话。对斯大林绝对听话的庸才和坏人才可能被重用。他用人有个绝招,就是提拔劣迹斑斑、教育程度低、能力差的人干狠事。为何?要把那些正直和优秀的人栽赃成特务、间谍、恐怖活动组织者,没法使用正派的人,只能用劣迹斑斑的人。用苏联最出色的军史学家沃尔科戈诺夫的话说,斯大林消灭优秀文武人才过程中最依赖的叶若夫、维辛斯基、乌尔里希、贝利亚、梅赫利斯等,不仅不符合党政高级干部的德才高标准,事实上他们全是普通道德和法律意义上的恶徒和罪犯。

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时,苏联的人事格局已经定型了。赫鲁晓夫时代给党政领导当顾问的学者私下问:我们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的大国,成批的领导人素质却怎么都这么低?做过六任苏联最高层顾问的阿尔巴托夫总结道:“斯大林体制最沉痛的后果之一,就是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把这个国家置于软弱无能的领导之下,消灭了千百万优秀的人才,使社会肌体失血过多,切断了最有才华的人的出路,却给那些最善于钻营的人飞黄腾达和官运亨通,铺垫了通道。这不是偶然的。斯大林体制运作几十年后,常常找不到很优秀的人来代替庸人。这一点可以解释赫鲁晓夫提拔的人,智力水平和管理才能为何如此之低。他们过去之所以被选中并得到升迁,是因为并非出类拔萃,只是听话。他们熬过来了,是因为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的坚定信念。他们之所以浮到上面,首先是由于地位比他们高的人没有把他们看作是竞争对手。”赫鲁晓夫那一代人都是这样过来的。他即便想改革斯大林的人事制度,也难做到,因为提拔到上层和中层的人素质太低,极度平庸。这些人都是函授班毕业,没好好学习专业,却对钻营极度精通。赫鲁晓夫也没那种胆略,敢于到社会上去公开招聘新鲜血液,启动人才的竞争机制。

老赫以后的勃列日涅夫时代,问题变得更糟糕。老勃不想改革,他本人就是由于不具备个性和杰出的才干,才为同事们所接受。他上台后,最不愿使用有杰出才干和独立见解的人,只愿使用庸才和追求私利者。因为老勃远不具有斯大林那样的绝对权威,“恐惧”这招大打折扣,他就尽力发挥“收买”这招。手下的官员只要听话,对贪污受贿大开绿灯。和斯大林时代相比,用小人和用庸人的特点继承下来了,只是恐惧程度降低了,但监控还是有的。这种几十年里形成的负筛选人事制度,导致体制中很少有理想主义者和独立见解的能人。有理想主义、真能干的人,都被排斥在外,因为他们被视为具有威胁性。

所以,斯大林的人事做法树立了一个坏样板。苏联既有的体制惯性之力量,已经把自己的大脑和手脚捆绑得太紧。俄罗斯历史上人才辈出,但苏联的人事制度却把极为丰沛的人才资源筛选出局,只让三四流的人员管理一个庞然大国,日新月异的局面自然是出不来的,只能一步步走向衰亡。

(摘自《南方周末》)

猜你喜欢
人事制度赫鲁晓夫斯大林
《当代中国人事制度》出版发行
赫鲁晓夫访英“恶作剧”
指责
关于中学人事制度实施改革的理性思考
痛骂之后的掌声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斯大林猝死之谜
铁托和斯大林的一场生死冲突
对赫鲁晓夫军事改革的再认识
斯大林军事学术的几个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