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霞等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三大症状之一,多种乳腺的良恶性疾病均可表现为乳头溢液,纤维乳管镜为伴有乳头溢液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检查方法和诊疗手段[1]。能够直观地观察到溢液乳管上皮及管腔内情况,提高了病因的诊断准确性。现就我院2009年8月~2011年7月对42例乳头溢液的患者应用纤维乳管镜检查,并进行乳管内冲洗治疗,同时了解乳管内炎症和乳头溢液消退的情况报道如下。
1纤维乳管镜与检查治疗
1.1 仪器与方法:我科2009年8月~2011年7月采用北京博莱德公司FV Y -780超细光导纤维乳管内窥镜及其配套的图像处理系统共检查治疗乳头溢液患者42例,均为女性;年龄28~64岁,平均年龄41 岁,发病时间1~8 年;单乳单孔溢液15例,其中4例为血性溢液,余均为双乳多孔或单乳多孔,清亮液12 例,乳白色液3例,黄色12 例。
1.2 检查方法:患者取平卧位,术野皮肤常规消毒铺无菌孔巾,提起乳头,从溢液乳孔插入乳管扩张器,扩张后注入利多卡因 1~2ml,浸润乳管1 min后使用扩张器由细至粗,依次扩张溢液乳管开口,从溢液导管开口插入纤维乳管镜,保持进镜方向与乳管走行一致,注意管腔有无狭窄、扩张以及腔内肿物,管壁色泽,弹性,有无充血、糜烂、絮状物等。注入生理盐水时量宜少、缓慢,以免压力过大致管腔破裂,逐步向深部插入纤维乳管镜,确认病变部位到乳管开口的距离和病灶部位,记录病变导管的形态特征、级别,撤去纤维乳管镜,排出乳管内液体,乳头涂百多邦软膏,24h内禁浴。
纤维乳管镜宜轻拿、轻放,防止损伤,检查结束后,纤维乳管镜应仔细冲洗,以免通道阻塞而影响使用。具体为:先用生理盐水冲洗纤维乳管镜内残余组织碎屑、积血、积液,再用无水酒精冲洗,最后用10ml注射器注入空气后待干,然后插入导丝疏通。
1.3 治疗
1.3.1 单乳单孔血性溢液患者(4例):纤维乳管镜进镜约4cmIII级乳管处可见一白色类圆形物,表面呈颗粒或菜花状,其周围可见新鲜血液,管壁光滑,弹性较好,行纤维乳管镜定位手术切除后病理报告:导管癌、导管内乳头状瘤。
1.3.2 乳头溢液患者(38 例):纤维乳管镜所见管壁光滑,乳管腔内扩张可见粗大迂曲的血管,局部毛细血管丰富,部分管壁可见扩张的血管,管腔内有大量的白色絮状物,向管腔内注入0.9%生理盐水10ml+庆大霉素8 万U冲洗,经1~5次冲洗后白色絮状物可脱落、流出。
2结果
本组42例不同性状乳头溢液患者经纤维乳管镜检查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导管癌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3例,均为单侧,距乳头最近者1.0cm,最远者4.0cm。乳管扩张及炎症38例,在纤维乳管镜下经0.9%生理盐水10ml+庆大霉素8 万U乳管内1~5次冲洗治疗后有37例未再发生溢液,乳管镜复查见病变之导管壁光滑,逐渐接近正常管壁,尚有1例仍有清水样溢液行手术切除后无乳头溢液。
3讨论
乳腺导管镜不但能够诊断乳腺导管内的良恶性疾病并进行治疗,还可以对乳腺导管内的病变进行定位,对于非占位性的乳管内疾病、乳腺炎、乳管扩张症等,传统的检查乳头溢液病因的方法有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 乳管造影、 高频 B 超等, 但诊断准确率均不高,平均为30%~60%[2],并且这些检查对乳管内微小病变定位困难。使用纤维乳管镜技术定位是将乳腺定位针固定于病变组织,留置带侧钩的导丝针于病变部位,手术时沿定位导丝解剖乳管,导丝钩针所在部位即为病变部位。可直观的指导手术切除部位,避免盲切引起病灶残留或手术范围过大[3]。
纤维乳管镜在临床使用上有三方面作用:①解决了乳管内病变只能间接诊断不能直观观察的难题,为乳管内病变的定性开辟了新的诊断途径;②解决了乳管内病变的定位问题,缩小了手术范围;③修改了乳腺疾病部分手术指征,使部分患者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大大提高了乳管内疾病的诊断治疗准确性,精确了手术范围和部位,减少了乳腺损伤,使乳管内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纤维乳管内视镜操作简单、 使用方便、 创伤小,可在门诊进行,费用低廉,解决了目前乳头溢液病因诊断和手术定位的难题,为临床乳头溢液患者的首选检查手段。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对纤维乳管镜的
研究热点也正逐渐从诊断性应用转移到介入治疗性应用[4],相信新型纤维乳管镜下手术治疗也将成为乳腺导管内治疗的主要方法。
[参考文献]
[1]金光华,王勤勇,涂巍,等.纤维乳腺导管镜在乳头溢液诊治中的应用[J].实用诊断与治疗,2008,22(6):454-455.
[2]纪存丽,许红霞,等. 纤维乳管内视镜在伴乳头溢液乳腺疾病中的应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3):368-369.
[3]张慧明.纤维乳管镜技术临床应用进展 [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9(1):83-85.
[4]王晓军,潘波,杨晓红,史敏,等.纤维乳管镜在诊断乳头溢液性疾病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7):119-120.
[收稿日期]2012-05-22[修回日期]2012-07-11
编辑/张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