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机遇促发展 壮大建水农村集体经济

2012-04-29 08:47张秀梅冯莉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18期
关键词:集体经济对策农村

张秀梅 冯莉

摘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服务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村组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关系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大局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提高对新形势下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认识,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加强理论和政策上的引导,千方百计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主要对建水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发展对策方面作了一些探讨,以期更多的人关注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049-03

建水县位于云南南部,红河中游北岸,县境东接弥勒县、开远市、个旧市,南隔红河与元阳县相望,西邻石屏县,北与通海、华宁县相连。县境东西宽58公里,南北长107公里。总面积3 789平方公里,全县辖8镇6乡、142个村委会、1 181个自然村、1 562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44.7万,占总人口的86%。光热资源丰富,适于水稻、玉米、烤烟、蔬菜、水果等多种农作物生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建水农业根据“农业发展、特色为先”工作要求,支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大力实施种植业“4825”、“128”工程和畜牧业“123”规划,着力建设新农村,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当前,建水县已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发展机遇期,是实现“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工业强县、人力资源大县向县域经济强县”跨越的关键时期。因此,要抓住这一大发展机遇时期,来发展建水农业经济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一、建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基本情况

建水县整个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各项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民家庭逐步富裕,但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并不平衡,收入普遍增长很慢,有部分村的集体经济还是一片空白,是事实上的“空壳村”。 建水县农村集体到2011年底资产总值53 110.33万元,其中:集体资金总额13 164.97万元,负债7 864.37万元,所有者权益45 245.96万元。2011年无经营性收入的村有67个,占行政村总数的47%;有经营性收入的村75个,经营性收入为2 667万元,其中:经营收入1 454万元,发包及上交收入1 188万元,投资收益仅为25万元。75个村中经营性收入1万元以下的村12个,占行政村总数的8%;经营性收入1万元~3万元的村12个,占行政村总数的8%;经营性收入3万元以上的村51个,占行政村总数的36%。

(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措施

1.扶持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建水县扶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工作始于2005年,建水县委根据云发[2005]8号、红发[2005]9号文件,结合建水县实际及时制定建发[2006]1号文件《中共建水县委、建水县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意见》下发各乡镇、各部委办局、各人民团体认真组织实施。从 2005—2011年,先后按省要求展开工作,共承担建设项目实施单位18个村委会,农业型项目建设9个,占总数56%。项目总投资326.72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扶持资金176万元,占总投资的53.9%;各级地方财政和项目承担实施的村委会投入资金150.72万元,占总投资的46.1%。目前18个村委会都能增加集体经济经营收入,吸纳解决本地区剩余劳动力就业1 763人。

如2008年省级扶持的贫困村曲江镇水寨村委会,建立农产品交易市场项目。申报项目前,货币资金仅为0.8万元,无任何经营收入,全部靠补助工作经费开展工作。通过立项目争取扶持,经过两年运作后,集体经济总收入30 563元、比实施前增22 363元;集体资产总额73.2万元,比实施前增22.37万元,增长44%。同时招聘了4名工作人员管理市场,还杜绝了交通堵塞和环境污染现象,保证了广大村民生产生活及道路交通安全,本地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2.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壮大集体经济。按照“发展一个龙头、树立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拉动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重点培育扶持发展优质无公害蔬菜、果品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和出口企业。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同时加强完善组织管理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监督机制,提高自我规范、自我管理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目前建水县有农业龙头企业38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州级7家,县级28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95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83个,专业协会12个。农业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22 372万元;龙头企业基地面积15.52万亩,并认证了无公害原料基地4.68万亩,绿色原料基地0.7万亩,有机食品原料基地1.02万亩;出口创汇4 360万美元,带动农户近8万户,带动了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但实际上村组集体与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联合很少,只有5~6家村委会与之联合,且增收效益不明显。

3.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取得成效,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发展。2008年对临安镇城郊23组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按照“依法、民主、公正、合理、稳定”的原则,构建起“产权明晰、股权固化、按章管理、按股分红”的管理新框架,实行股份制改革。2009年又与某公司合作投资城陈路上的度假村,到2011年底,集体资产总额1 015万元,比改制时增加了164万元,增加了19%;经营收益总额45.73万元,比改制时增加了12.06万元,增加了35.8%。股份制改革既增大了集体经济,又增加了农民收入,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解决集体和农户之间的分配矛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4.推行委托代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集体资金积累增值。1984年4月,建水县实行村组财务委托村级农经服务站代管的试点工作,到1996年7月止,在全县的12个乡镇建立村级农经服务站93个,代管了1 409个单位的资金和账目。2001年5月,开展村组财务委托乡镇代管试点。2005年4月在临安镇推行农村财务代理且实行电算化,2009年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到2011年底,14个乡镇已成立农村财务委托代理中心,已代管125个村委会1 015个村民小组的资金和账目,代管的农村集体资产占全县总额的83.3%,从而理顺了农村经济关系,规范了业务操作,完善了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公开及时,严把资金支出关,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有效地保障了村集体资金的正确使用,确保集体资金积累增值,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认可。

二、村级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

1.收入来源不稳定,收入渠道少。目前,全县村集体除了少数村有机动地承包收入、矿山管理费、房屋出租收入外,其他经营性收入几乎空白。财政转移支付成了那些资源匮乏村的唯一收入来源。如有一个乡辖9个村委会,无经营性收入村委会有5个,有经营性收入的村委会有4个,一年的收入分别为5 000元、6 745元、11 970元、29 642.5元。农村税费改革后,村提留、“两工”被取消,村可用集体资源匮乏,村级集体收入来源趋少。

2.换届选举频繁,村干部变换快。实行村民自治换届选举频繁,村干部变换快,大多数干部政治素质好,为民办事的愿望比较突出,但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方面缺乏相应的能力,缺少现代经营理念和商业思维。

3.公益配套项目,债务沉重。部分村委会政绩优先,配套项目工程繁多,不得不举债行事,给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有一个半山区乡镇,辖10个村委会就有8个村委会出现现金红书,拉用其他村民小组资金金额达86.7万元。

4.发展不平衡,差距越拉越大。由于受自然环境、基础条件、区位优势、班子状况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部分村社交通不便,网络不灵,信息滞后,资金、人才缺乏。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村与村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

5.开发投资不足,缺乏发展后劲。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由于收入少,大部分村委会把仅有的一些钱投入到基础设施、维持开门办公中,根本拿不出资金用于开发项目及投资。在资金使用上普遍存在重眼前建设、轻发展壮大的现象,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增长缺乏后劲。

6.实体经济收益缓慢,经济增收不明显。从这些年建水县扶持壮大项目的实施情况反映出,从事种植业示范建设项目、创办实体经济收益缓慢,经济增收不明显。

三、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几点建议

1.领导重视,齐抓共管。各级领导要把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强农村发展后劲,推动三农工作健康发展置于农村工作的首位,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自觉性。要根据实际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方法措施,把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目标、任务、责任具体落实到各级领导成员,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抓好村集体经济发展局面,解决发展集体经济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各涉农部门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人才优势,开展智力支农。同时有关部门要积极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大开绿灯,要提供宽松、优惠的政策和必要的服务与支持,形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良好氛围。

2.强化班子建设,挑好带头人。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关键在于有一个好的村级领导班子,切实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1)要选好一把手,要选拔群众信得过,有思想觉悟,有开拓进取精神,善经营、懂管理的优秀党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要从那些年富力强,具有实干精神,富有经济头脑的农村专业户、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选配村干部,充实村级领导班子。(2)加强培训。要加强村干部政治思想教育、市场经济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大力培养和建设一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热心于集体事业的经营技术人才队伍,为村级集体经济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3)要建立村干部的激励机制,把村干部的报酬与集体经济的发展、积累的增加、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结合起来,并解决好村干部养老保险等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从而形成内在的激励机制。

3.机制创新,发展集体经济。(1)大力发展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经济。可实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按土地、资本以及福利股份相结合的股份制度,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现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相分离,聘请社会经营人才来经营管理,提高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活力和竞争能力。(2)尽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城郊23组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取得成效的基础上,2011年韩家1组、城郊12组已进行股份改制。积极探索土地资本化的多种实现形式,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化、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效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强农村的发展活力。

4.强化服务,增加收入。(1)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采取各种积极优惠政策和措施,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民间协会等各种村级产业化组织的发展,通过建立各类中介合作服务组织架起沟通农民与市场之间的桥梁,有效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整体实力。同时,通过合作组织为其成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各种农业技术和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关键,要培植一批辐射力强、带动面大的龙头企业,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与农村产业经营相结合,围绕实施农村“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带动示范作用。在培植主导产业的基础上,村级可以在科技贮藏、加工、销售等环节上发挥集体经济的优势,帮助农户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或办不好的事情,通过有偿服务的形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而实现富民强村的目标。(3)招商引资促发展。村支部和村民委员会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其主要职责是服务于广大村民。因此,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还是应立足于创造环境,可以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首要措施和最重要的突破口来抓。村自治组织可以以参股和提供服务的形式参与利益分配。(4)开展营销服务。营销组织是农业产业化中联着农户和市场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民需要一支完善、规范、专业的营销队伍,由村委会组建营销队伍,为农户提供专业服务,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5.加强“三资”管理,构筑资产增值机制。(1)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收支审批,努力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完善村级财务委托代理制度。(2)加强村级民主管理,规范和完善民主决策的内容、形式和程序,重大投资决策和建设项目须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真正让村民拥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3)村务公开要再透明。提高村务公开的质量,要加大公开的真实性,改变目前假公开和半公开的现象;特别是在重大投资决策和建设项目上,必须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提高村务公开的透明度。(4)资产清查要再继续。坚决清理集体资产,采取变卖、租赁、抵账等手段,化解村级不良债务,增加集体经济,维护法律的严肃性,达到壮大集体经济的目的。

总之,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要坚持持续发展的原则。发展村集体经济,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整合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坚持走高能低耗,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后劲。

[责任编辑 陈丹丹]

猜你喜欢
集体经济对策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诊错因 知对策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对策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新时代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
奔跑吧,村集体经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