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摘要:目前国内生涯教育以西方理论为主,尚未形成本土化的实践模式,侧重培养学生自我规划能力,缺乏或忽视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旨在培养出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良好的职业素养、合理的职业规划的祖国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从“全程化”、“全员化”、“个性化”三个层面入手,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方法进行了有机结合,从而形成育人合力。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2-0087-03
当前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将生涯规划理论运用到高等教育中,通过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使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职业、合理定位、提升就业能力,可以起到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作用。然而,目前国内生涯教育侧重培养学生自我规划能力,缺乏或忽视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
一、概念的界定
美国生涯理论专家萨柏(D.E.SuPer)认为,生涯是个人终其一生所扮演角色的整个过程,生涯的发展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人的一生所经历的职业及非职业的活动都应视为职业生涯的内容,职业生涯除了职业角色以外,还包括各种生活角色。[1]职业生涯规划简称生涯规划,又叫做职业生涯设计,是由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诺斯威尔曼提出的,他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制约因素,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学生在充分了解自身兴趣、爱好,认真分析自己个性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长,对未来将要从事的工作所做的方向性方案。[3]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理念和灵魂,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整个生涯规划过程之中,使学生在接受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同时,受到思想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的熏陶,进而成为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良好的职业素养、合理的职业规划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的必要性
1.使学生在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中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
传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只从学生个体利益出发去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满足自身需要的岗位,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忽视了党和国家整体上对人才资源配置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把大学生引向关注祖国需要、关注社会发展,使大学生自觉把个人利益同祖国利益、人民利益相结合,将自己的职业理想同社会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当自身利益与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相矛盾的时候,服从祖国需要,使自己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2.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创业、就业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以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教育为主,职业素养提升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使学生不仅具有知识技能和自身职业发展需要的能力,而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素养和积极主动的就业意识。
3.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和职业成就感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把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良好的职业素养、崇高的职业理想放在首位,可以使学生正确处理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长远建设与近期目标的关系,最后做出符合社会需要,响应国家号召,适应行业需求,结合个人特点的职业规划,进而能够提高自身的就业质量、职业满意度、职业稳定性、职业成就感,提高职业幸福指数。
三、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生涯规划辅导体系的途径
1.构建“全程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
所谓“全程化”,就是把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贯穿学生大学四年的始终,即根据学生的成长阶段和年级特点进行阶段引导和全程评估的辅导过程。全程化的辅导体系依托于前移的工作,系统的指导,和一以贯之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目的是带动学生后期的职业建设和长远的发展,为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奠定基础。
大学一年级:重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品德教育,唤醒职业意识,导入规划理念、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以新生入学为生涯规划的逻辑起点,强调入学适应和生涯启蒙。在正确认识国情与行业发展趋势的前提下,正确认识自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意识,提高职业能力。在这一阶段中,通过长期培养,反复训练,使学生把学校及教师所传授的教育思想和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变他律为自律,成为自觉的行动并养成习惯,为之后的大学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学二、三年级:重在引导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实习、实践、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建立岗位意识。对于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来说,引导学生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对职业环境和职位要求进行探索,并根据职位要求来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核心竞争力,根据探索结果树立职业发展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懂得为自己的职业行为负责任,不是“我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我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是“我是来锻炼的”,而是“我是来做事的”。逐步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报效祖国的信心。
大学四年级:重在提高学生的求职技能和求职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完成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针对择业期间的问题,进行就业形势、信息服务、政策咨询、面试技巧、商务礼仪、心理调适等方面的具体指导,引导学生主动走向社会寻找锻炼机会,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企业、了解工作常识,在思想上、能力上为毕业走上职业岗位做充分准备。
毕业一年:毕业后一年内跟踪回访,重在了解学生的职业现状,帮助学生解决职业困惑,修正职业生涯规划路线。
通过全程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学生时时都有自我探索的意识,步步都有具体的行动计划,抓住一切实习、实践机会,把学习践行思想道德修养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把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作为常抓不懈的重要任务,这对于解决当前大学生存在的理想信念不够远大、自我认知能力不足、职业价值取向依旧偏颇、实践动手能力依旧缺乏、职业素养还有待提高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构建“全员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
职业生涯辅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传统的职业生涯辅导工作是以职业辅导中心的工作人员为主体,学校的思想政治人员、年级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业教师齐抓共管。[3]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主力军是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与此同时,就业指导教师、职业规划课程教师、心理健康教师、创业指导教师、专业课教师、班主任等都需要积极参与其中,构建“全员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
加大对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参加职业生涯规划相关培训的力度。辅导员不但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思想品质,而且了解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和祖国的需要;不但具有离学生最近,是学生在大学期间最信任的人的独特优势;而且伴随学生的时间最长,能够见证学生四年的进步与成长,如果能够掌握职业化、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就能够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帮助,为学生的成长、成才随时随地提供专业的服务。
北京大学于2007年开展的学生生涯发展辅导师项目,即邀请具有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了解国家和学校相关就业政策和措施,参加过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培训,掌握规范的咨询方法和技巧的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辅导员加入其中,就是看到了一线工作者的独特优势。这证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接受了系统的、专业的大学生职业规划培训以后,能够为把学生培养成祖国需要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战场是学生的课堂,因此,丰富教师的授课内容,提高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课堂育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如对讲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的老师,要使他们了解国家的最新政策和对大学生的期待,这样才能在上课的时候,及时传递给学生最前沿的创业就业信息;对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讲授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师,要使他们具有职业规划的意识,掌握初步的职业规划知识;对于专业课教师,要充分挖掘专业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隐性渗透作用。从而使学生在专业课上,不但学到了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明确了专业的具体需求与发展方向,而且明确了职业素养和职业操守的重要意义。
通过全员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学生在校园里接触的每一位教辅人员都能适时给予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和思想品德方面的熏陶,使学生处于浓厚的职业生涯规划氛围当中,时时不忘规划自己的人生,加强自己的品德建设,进而把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内化到自己的言行当中。
3.构建“个性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
构建全程化、全员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的实施方式,优点是以课程为主,以学生存在的共性需求为基础,不足是无法顾及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和个性,而90后大学生群体的突出特点就是个性十足。因此,个性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既能够弥补全程化、全员化辅导体系的疏漏,又符合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还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思想,能够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更具有针对性地传递给学生,是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加深入的最佳方式。
所谓“个性化”辅导体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以学校的学科特色、历史特点为依托,另一方面要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个别需求为基础,解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个性化的辅导主要采取一对一咨询的方式进行,这样才能更加关注来访者的个体需要,能够让来访者感受到人文关怀,使来访者在开始规划时,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然而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在这方面做得还很欠缺。
传统的咨询师或规划师是不会帮助来访者做出人生决策的,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个性化辅导中,辅导师会在听完学生的职业困惑后,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自身特点,给予学生一定的建议,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在个性化服务的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的角色也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也不仅仅是一名咨询师,价值观保持中立,对学生的言行不做任何批判,更是一名人生导师。因此,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素质和丰富的学识。如具备深厚的心理学、咨询学、职业规划方面的知识,并且能够熟练运用咨询技术、咨询技巧。如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帮助学生把个人目标与祖国需要相结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知识,使学生把目光专注于事情好的一面;运用后现代叙事疗法,使学生了解自己是如何成长成今天的样子,了解自己是被社会建构出来的,而这种建构是可以改变的,进而重构自己的历史;运用后现代焦点咨询,使学生不是把目光关注在问题本身,而关注如何解决,进而找到努力的方向;运用偶发事件学习理论,让无法做出生涯决策的学生了解关键不是做出决策,而关键是去行动,在行动中寻找方向。个性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第一,面对面咨询。学校相关部门应该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咨询中心,安排咨询师为有职业困惑的学生提供面对面的咨询。这种面对面的咨询,能够使咨询师准确把握学生的需求,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内心状态,进而提供专业的、针对性强的服务,使学生在咨询过程中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关爱,进而获得前进的力量。第二,网上在线咨询。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如当下比较流行的微博、QQ等方式,占领网上阵地。通过在线咨询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网上咨询既能迎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又可以让学生感觉到安全,进而可以直接地说明自己遇到的困惑,有利于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围绕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品德建设,既有从纵向上进行的全过程、个性化的深入辅导,又有从横向上拓展到全员努力、全方位的密切配合,把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和职业素养建设贯穿始终。因此,这一体系能够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灵魂和核心要素,能够把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提高贯穿始终。
参考文献
[1]谢守成.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5.
[2]王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27.
[3]刁琳琳.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D].青岛:青岛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0:3.
[责任编辑:成方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