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常见病的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2012-04-29 00:44:03孙静
农民致富之友 2012年19期
关键词:孢囊死苗菌核

孙静

一、夏大豆死苗原因及防治措施

近年来,夏大豆常常出现叶片发黄、植株矮缩的死苗现象,笔者通过调查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现将结果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大豆顶枯病造成死苗 大豆苗期感染顶枯病,幼苗子叶上会产生褐色环斑,生长点坏死,严重的整株枯死;开花前期感病的植株,病株节间延长,顶芽变褐,弯曲成钩状,植株开始变脆、易折倒;开花后期至鼓粒期感病的植株,芽、叶易落,靠近分枝的茎节部和髓部变褐,结荚很小,发育不良,荚内子粒不饱满,常延期成熟,直至收获前一直保持绿色。

防治措施:(一)点片发生的地块要拔除病株。(二)确认感染大豆顶枯病时,及时用64%的杀毒矾6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600倍液喷施。

2、大豆孢囊线虫引起死苗 大豆苗期发生大豆孢囊线虫危害,子叶及真叶变黄,发育迟缓,严重时全株枯死;成株期发生大豆孢囊线虫危害,植株矮化,叶片由下向上变黄,花期延迟,结荚但子粒不饱满且色泽较暗。拔出病株,可见根系不发达,须根多,根瘤很少,根上附有很多的孢囊线虫(形状为细小的黄色颗粒状)。

防治措施:(一)增施有机肥。通过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大豆健壮生长。(二)适时灌水,增加土壤湿度。土壤干旱利于大豆孢囊线虫的危害。(三)对发病的田块及时用40%的氧化乐果1000倍液对植株茎基部喷施。

3、 豆秆蝇病主要发生在施用未充分腐熟有机肥较多的大豆田或重茬地。大豆苗期感病表现为植株下部叶片正常,上部叶片全部黄化。剥开根茎,秆内可见有豆秆蝇蛆和蛆粪。

防治措施:用40%的氧化乐果或辛硫磷1000倍液,于苗期及花期各喷1次。

4、营养失调症 营养失调症主要发生在缺肥田块,或偏施、单施某一种化肥的地块,或严重干旱的地块。大豆植株发生不同程度的叶片黄化、皱缩、生长迟缓。

防治措施:每亩喷施惠满丰50~80毫升加磷酸二氢钾100克对水30~50公斤,可使症状缓解或消失,使大豆恢复正常生长。

5、上茬残留除草剂药害 一是麦田除草剂施用过晚。早春由于气温低,部分农户麦田化学除草时间推迟至4月10日,因草龄较大,相应地加大了巨星、苯磺隆的使用量,比常规用量增大0.5~1倍,增加了土壤农药残留量。夏大豆播期大都在6月5日~10日。巨星、苯磺隆的使用期限离下茬作物播种60天之后为安全期,这样部分农户的上茬施药时间到下茬种植期未达到安全期要求,导致药害产生。二是麦田使用甲、绿磺隆及其复配剂。淮北地区土壤多属中性偏碱,甲、绿磺隆在碱性土壤中很难分解,易对下茬作物产生药害。麦田使用这类除草剂后,下茬大豆轻则苗弱僵小,重则不能立苗,以至减产80%左右。尽管这类农药已经禁止使用,但因农药市场仍有销售,所以由此造成的药害屡屡发生。防治措施:发现药害后及时浇水,并喷施叶面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

六、大豆根蛆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大豆根蛆又叫大豆根潜蝇。只危害大豆和野生大豆。幼虫咬食大豆幼苗根部,形成蛆道,并排泄粪便,造成根部腐烂、豆株矮小,被害严重的豆苗枯死。此虫一年仅发生一代。以蛹在大豆根皮肿瘤内或土缝内越冬,来年5月中下旬,羽化为成虫,在大豆根处产卵,孵化出幼虫,危害豆苗根部。

防治措施:用药剂拌种预防幼虫,40%乐果乳油按种子量的0.7%拌种,对水喷雾,边喷边拌。如拌大豆种子100千克,用0.7千克药,兑水4千克,用喷雾器喷雾,边喷边拌,摊开晾开。

成虫发生盛期可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667平方米喷药液40千克。

七、黑绒金龟子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黑绒金电子俗名瞎撞子、大绒马褂。主要以成虫(金电子)危害大豆幼苗,咬食生长点或咬断幼茎,严重发生时可将幼苗吃光造成缺苗断条,甚至毁地。此虫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土中越冬,豆茬地发生的多。4月下旬至5月上旬先在杂草上取食,大豆出苗后,咬食豆苗。此虫夜间潜伏在土中,白天出来危害。午后3-5时取食最盛,无风日暖的天气虫量最大。

防治措施:可用2.5%敌百虫粉剂喷撒,每667平方米2千克。或用2.5%敌杀死、5%来福灵、2.5%功夫等药剂,每667平方米15-20毫升,兑水40千克左右,喷雾。

八、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一、症状

大豆菌核病主要危害成株大豆,茎秆变褐枯死,其典型症状茎部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茎中空皮层往往成麻丝状,病株外部的菌核颇易脱落。

1、菌核病流行规律

豆株茎上形成的菌核呈圆柱形、鼠粪状或不规则形,以落在土壤里和混在种子间的菌核越冬,越冬后的菌核,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成为田间初侵染源。子囊孢子通过风、气流飞散传播浸染大豆植株。

2、防治措施

2.1、农业措施:(1)种子播种要过筛,精选种子,清除混杂在种子间的菌核。(2)发病严重的地块,实行秋季深翻,将落入田间的菌核埋入土壤深层,使病株残体腐烂死亡。(3)轮作。实行与非寄主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4)选择优良、早熟、抗病的品种。

2.2、药剂防治:(1)40%纹枯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喷雾或50%速克灵可湿剂2000倍液,于菌核发病初期叶面喷雾,隔7天再补喷1次。(2)子囊盘萌发盛期,可喷施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作者单位:157606黑龙江省林口县刁翎镇农技站)

猜你喜欢
孢囊死苗菌核
福建福宁湾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分布与多样性研究*
海洋与湖沼(2022年6期)2022-11-25 05:29:56
冬春小麦科学防治死苗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浙江象山港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多样性与分布研究
羊肚菌菌核人工栽培实验研究*
贵州科学(2021年3期)2021-07-09 12:19:28
向日葵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核菌丝型萌发特性
不同营养条件对羊肚菌菌核形成的影响*
中国食用菌(2021年1期)2021-03-12 06:33:30
浅析水稻旱育秧死苗原因及对策
朝鲜孢囊线虫——浙江省孢囊线虫新记录种
一株产菌核曲霉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基于羟基自由基高级氧化快速杀灭锥状斯氏藻孢囊的研究
海洋学报(2017年4期)2017-04-13 05: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