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情境教育模拟实验的现实依据

2012-04-29 00:44朱艳薛宁曾润梅
科教导刊 2012年19期
关键词:模拟实验校园网电脑

朱艳 薛宁 曾润梅

德育情境教育模拟实验是按照具体的教学要求,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德育案例转化为互动可视的模拟情境,并以实验的方式运用于教学,学生在实验中通过角色扮演和人—机互动的方式,完成特定的任务或解决特定的问题,以此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体悟”和理解,并突出提高理论应用能力。把情境教育模式与模拟实验方法相结合,运用于德育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这种尝试的现实依据可以从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计算机和网络硬件设施、适用对象特点等方面得到说明。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以上几方面的现实基础,德育情境教育模拟实验才是可行的。

1 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当前,多媒体与信息技术的出现改变了通信、办公、娱乐和教育原有的含义,使我们充分享受到了它所带来的便利和精彩。

对于德育情境教育模拟实验而言,它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情境德育,就是因为它借助了现代计算机与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情境认知与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进行道德体验并完成道德学习。这个阶段工作的重心是实现文本化的德育案例向模拟、互动情境的有效转化。这是建构德育情境教育模拟实验的核心部分。在这里需要分析的是,现实中是否具备这样的“转化”技术?

就目前而言,开发德育情境教育模拟实验教学软件所需要的技术基本都已成熟。作此判断是基于对多媒体互动模拟情境最终实现形式的客观考量。也就是说,单纯以将枯燥的文本、静态场景与角色通过程序设计整合成一个情节连贯、画面流畅的动态情境的要求来说,目前大多数网游或单机游戏所采用的Flash、VC、DirectX、OpenGL、Java、3D等开发语言就能完全实现。德育情境教育模拟实验教学软件的开发并不存在技术性障碍。真正需要思考及探索的是,如何组合利用这些成熟技术去创造出逼真的、互动的、符合德育教学所需要的德育情境,这是重中之重。倘若处理不好这个问题,难免会使德育多媒体互动模拟情境教育走向庸俗化或形式化。

2 计算机和网络硬件设施

由前可知,德育情境教育模拟实验是以电脑为平台开展的,而这一特性也决定了其对配套的外部设备要求很高,而这些方面在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首先,从电脑普及情况来看。据信息产业部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表明,1996-2000年间我国家庭电脑的拥有率以年均38.2%的速度递增。而从2002年的调查结果看,全国家庭电脑普及率为15.5%。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拥有率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达30%左右。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家庭电脑的普及率不高,但这也恰恰预示着我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而事实也证明的确如此, 2001年至2008年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庭电脑的台数逐年上升,由2001年的13.31台,到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电脑(不含港澳台)59.26台。而东部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庭电脑则高达74.86台。这些数据表明,电脑已进入我国千家万户,成为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

这些年随着电脑的普及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电脑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38亿,已经超过了美国总人口数,居世界首位,并有望在年底突破4亿。另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09年7月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达1.75亿,占总网民数的51.8%,是中国互联网最大的用户群体。需要说明的是,他们对电脑与网络的熟知度非常有利于德育情境教育模拟实验的开展。

其次,从校园网及多媒体教室的建设情况来看。中共中央国务院1999年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曾明确指出:“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这使得我国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各级各类学校不仅充实了大量的多媒体与计算机设备,建立了多媒体网络教室,更致力于校园网的建设以配合“校校通”工程的实施。①“根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等机构的统计,截至2002年年底,全国平均生机比为每35名学生一台计算机;而2004年这个数字达到18.9∶1。校园网建设情况也是类似,2002年年底全国已建成的中小学校园网为2.6万个,而到2004年分别有约90%、60%和40%的城市、县镇及农村学校建立了校园网。”而就高等院校而言,我们知道,其早先推进的教育现代化与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不少可喜的成绩。如各院校基本规划与建立了多媒体教室,搭建了校园网,而且将计算机网络延伸到学生宿舍等等。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室的普及、“校校通”工程的实施以及校园网的开通,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德育情境教育模拟实验的具体开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3 适用对象特点

一般来说,衡量一种教学方法或手段是否可行、有效,最简单实用的评判依据就是看其是否符合学生的成长特点与他们的需要。这在考量德育情境教育模拟实验的可行性时,同样适用。②

首先,学生好奇心理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学生处于成长阶段,具有好奇、好动的天性。德育情境教育模拟实验集合了图形、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的优势,具有超文本,信息容量大、表现形式灵活、交互性等特点,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环境和认知方式。让学生在虚拟情境中体验学习,不仅能够满足强烈的好奇心理,而且可以摆脱理论授课的枯燥,在更大的自由中获得更大的发展。可以说,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德育情境教育模拟实验具有传统德育课程无法比拟的优势,必然会受到学生的喜爱。

其次,学生主体性意识增强,渴望自己得到尊重。他们希望自己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器”,而是一个鲜活的主体,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吴康宁教授曾指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已从顺从的学生转向选择的学生,他们具有以下三大特点:其一,日趋明确地表达自己选择愿望;其二,日趋明确地强烈地主张自己的选择权利;其三,日趋明确地自愿地承担自己的选择后果。”面对学生的这些特点,道德教育必须关注和维护学生的主体性需要,从而把道德教育由社会对个人的外在要求转化为个人成长发展的内在需要。以此来审视以“学生为中心”所建构的德育情境教育模拟实验,它彰显着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这是符合学生特点及发展需要的,势必能够得到学生青睐。

猜你喜欢
模拟实验校园网电脑
电脑
电脑节来了
电脑能够自己思考吗?
数字化校园网建设及运行的几点思考
断块油藏注采耦合物理模拟实验
试论最大匹配算法在校园网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NAT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输气管道砂冲蚀的模拟实验
强化学习及其在电脑围棋中的应用
射孔井水力压裂模拟实验相似准则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