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术创新扩散理论的高校教育技术扩散过程模型构建

2012-04-29 00:44:03刘红宇樊文强
现代教育技术 2012年2期
关键词:教育技术组织高校

刘红宇 樊文强

[摘要]基于罗杰斯的组织创新过程五阶段模型构建了高校教育技术扩散阶段模型,将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过程分为五个阶段。从目标、任务、资源、管理、评价等高校教学组织活动的核心要素入手,构建了高校教育技术扩散过程的“阶段一要素”矩阵分析表,为高校推进教育技术应用提供了分阶段的参考。

[关键词]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过程模型;组织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097(2012)02-028-05

一引言

根据采纳主体的不同,教育技术采纳可以分为个人(Individual level)采纳、团队(Group level)采纳和组织(Organizational level)采纳。其中,个人采纳主要以学生、教师为研究对象;团队采纳主要以教研室、院系、专业为研究对象;组织层面的采纳主要关注学校整体的采纳行为与扩散过程。高校作为典型的学术组织,其组织理念、组织结构、组织方式等对教师和学生产生直接的、重要的影响。高校教育技术采纳与扩散不仅需要关注教师、学生的个人采纳行为,还需要高校从整体上有组织地对采纳和扩散的过程加以引导、管理和评估。

组织层面上,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与一般的技术创新扩散具有一定的同质性,关键并不在于组织决策,而是在于技术创新在组织内部的实际应用。当前,随着人力、财力、物力的大幅度投入,高校教育技术发展进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硬件环境大投入而没有得到应用效果大产出问题,教育系统内各要素发展不均衡导致系统无法协调运转问题等等。对此,高校必须认清自身教育技术发展所处的阶段,把握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规律,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措施。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教育技术扩散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李新晖从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的角度,对我国教育信息化不同历史时期的绩效成熟度、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并建构了相关模型。马宁等在“面向过程”的评价理念和评价原则指导下,构建了学校信息化建设成熟度(ICS-CMM)模型。管恩京等、黄海等、赵国栋等分别以山东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为例,探讨了高校教育技术采纳和推广的过程及其经验。我们认为,高校教育技术扩散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应该从组织内部活动和行为主体角度进行深入剖析,找出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为此,有必要构建高校教育技术扩散的分阶段模型。本研究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基于技术创新扩散理论中的传播论学者罗杰斯(Rogers E M)等人的组织创新扩散过程分阶段模型,构建高校教育技术扩散分阶段模型,以期为高校教育技术应用推广的深化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组织层面技术创新扩散分阶段模型简介

20世纪初,学界就开始关注技术创新采纳和扩散问题。创新采纳和扩散活动会同时在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进行,但二者的关注点和过程有所不同。个人的创新采纳过程是一个伴随着对创新认识和评价等种种不确定性的消除并进而做出一系列决策的过程;组织层面的创新扩散研究重点通常放在创新的实际应用过程,而非采用决策上。就组织而言,技术创新扩散往往经历由点到面、由少数采纳者到多数采纳者的发展过程。

以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技术扩散传播论认为,扩散是创新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某种渠道,在社会系统成员中进行传播的过程。罗杰斯构建了组织创新扩散过程模型,按照他的观点,组织创新过程通常由按先后次序的五阶段组成,即:(1)问题设定(agenda-setting);(2)匹配(matching):(3)磨合(redefifing/restrueturing);(4)厘清fclarifying);(5)日常化(routinizing)。

在这五个阶段中,技术创新扩散的效果(如采纳者数量、技术创新扩散成果数量)与时间的关系成“S”曲线。1903年塔德(Tarde)在《The Laws of Imiation》中就指出新技术被采用的速度是以时间为横轴的s型曲线。1983年罗杰斯将塔德的s型曲线引入创新扩散研究,提出技术创新的采纳速度在经历早期的缓慢成长后会相对快速的增长,然后又趋向于平缓。他在其著作《The Diffusion of Inaovations》中指出,创新刚开始发生的时候,在整个社会系统个体之间的传播很慢,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采纳创新,创新的扩散速度越来越快;当早期采纳者达到占总人数的5%,15%的临界点后,技术的采纳过程就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组织创新过程五阶段模型实际上是把组织创新扩散过程分为两大阶段:以采用决策为分水岭,分为组织层面的创新采用初始阶段和组织内的创新应用阶段。初始阶段一般涉及对采纳决策的准备性工作,包括对创新技术的了解、分析自身需求和潜在效果,具体又分为问题设定阶段和匹配阶段。问题设定指组织要对自身的问题有“自知之明”;匹配是进一步把“问题”与“创新技术”加以联系,论证新技术是否适合问题的解决。组织创新扩散的重点在应用阶段。应用阶段主要是对创新技术的推广,是创新技术在组织内部获得效益的关键阶段,涉及众多障碍和不确定因素,工作难度非常大。例如,组织斥巨资引进新技术,但组织内部成员对新技术的热情不足,甚至敌视,使技术无法起到真正的革新作用。应用阶段包括磨合、厘清、日常化三个小阶段。在磨合阶段,组织层面的创新采用决策已经完成,来自组织外的创新面临着和组织内部环境和功能相互适应的问题。一方面,创新被进行本地化改造或二次革新以更好地适合组织需要和组织的特点;另一方面,组织结构也会作相应调整以适应创新采用带来的新情况。进入厘清阶段,人们逐渐接受和认同创新,实现了创新的社会建构。最后的日常化阶段,是指创新已经不再被认为是创新,已经完全为组织吸收。

三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过程模型构建

1.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五阶段模型框架

在教育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中,高校作为一个组织整体,全过程、全方位地推进技术的应用扩散。这与高校教育技术发展的战略目标密切相关——教育技术发展目标不仅仅聚焦在教育技术的某方面应用,如建立网络课程、建立教学资源库等,也不仅仅是满足于个别师生灵活使用教育技术,而是定位在促进学校整体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高校教育技术扩散过程与技术创新扩散过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往往也经历以下过程:

(1)分析自身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问题设定);

(2)寻找合适的教育技术发展路径方法(匹配):

(3)进行教育技术应用与传统教学的有效整合(磨合):

(4)师生教育技术应用的地位和作用的认同(厘清):

(5)普及教育技术应用(日常化)。

结合罗杰斯的组织技术创新扩散五阶段模型,可将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过程描述为图3所示的模型。

2.高校教育技术扩散过程的“阶段一要素”矩阵分析

由于高校教育技术的扩散关键在组织内部的扩散应用,而不在于决策,所以,高校教学组织要素和行为主体会对教

育技术应用产生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在不同阶段,教育技术应用扩散的特点不同,组织要素和行为主体应承担的活动也不同。结合目标、任务、资源、管理、评价等高校教学组织的核心要素,以及教学管理者(G)、教育技术教辅人员(F)、专业教师(Z)和学生(X)四大行为主体,形成高校教育技术扩散过程的“阶段一要素”矩阵分析表,如表1所示。

第一阶段:问题设定阶段。这一阶段,高校主要的任务是组织师生进行需求分析,明确本校的教育技术应用起点和需求。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务处以及教育技术中心等共同在发展规划上对教育技术的采纳进行明确定位,对师生进行需求调查分析,了解兄弟院校的发展状况和经验,确认学校教育技术发展的起点和基本目标,并将这些任务的实施评价列入个人和部门的年终考核,有效保证教育技术采纳平稳起步,以及决策的科学性、明确性、可操作性。一般而言,这一阶段会经历1-2年。学校内一些师生已经使用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但主要是“散兵作战”,采纳率并不高(不超过5%),学校并没有统一组织的行为和要求,大部分教育技术采纳属于“个人采纳”,具有明显的自发性、随意性、零散性等特点。不同教师、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的教育技术采纳差异显著,教育技术的教学应用效果整体水平不高。

第二阶段:匹配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实现三方面的匹配,一是学校教育技术应用发展战略、路径和方法与学校起点水平、特点和目标的匹配,二是教育技术产品功能(包括软件、硬件)与师生需求的匹配,三是学校教育技术应用的配套制度机制与现有的教学制度机制匹配。第一个匹配主要是由学校组织相关部门如教务处、教育技术中心等,在第一阶段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学校教育技术发展战略、路径和方法,这是匹配阶段中最重要的环节,属于教育技术应用发展的项层设计。第二个匹配是学校组织教务处、教育技术中心和教师代表等相关部门和人员,对教育技术产品进行市场调研,并对各种产品进行试用、评价。高校一般会经历为期1-2年的市场调查和产品比较,经过反复的试用和综合评估后,做出产品购买决定。在产品购买之后,要进行产品的安装调试,并与本校的各种管理系统如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等进行整合,选择部分有经验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产品的试用,在小范围内对第一阶段的需求分析及本阶段的使用效果评价进行比对,以此判断产品的选择、使用是否可以满足需求。如果试用表明比较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能在满足学校规划发展的基本需要,即获得了较高的匹配程度,可以进行全面推广。第三个匹配是配套制度机制的制定,一般与第二个匹配同时进行,学校组织教务处、评估办、教育技术中心等部门,结合现行的教学制度机制,商讨制定教育技术应用推广的系列办法、计划、实施方案以及激励措施等,并以学校规章制度发文的形式全校宣布,为全面推广教育技术作制度机制(也往往称为“潜件”)上的准备。

第三阶段:磨合阶段。在磨合阶段,高校教育技术扩散的组织决策已经完成,高校教育技术扩散进入到具体应用阶段,即教育技术要进入教学一线应用,难度较前两个阶段陡增。许多高校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做好推广前期的硬件、软件和相关制度准备后,在磨合阶段就“举步维艰”,教育技术扩散效果不佳。常见的现象是,一方面学校每年花费巨资进行教育技术硬件、软件资源的采购、维护,另一方面校内师生对可行的教育技术缺乏热情,甚至敌视或恐惧,使教育技术得不到真正有效的使用。这实际是来自组织外的创新面临着和组织内部环境和功能相互适应的问题。面对这一情况,高校可以从两方面入手进行组织协调,一方面是组织教务处、教育技术中心等部门对引进的教育技术产品,特别是软件产品,如网络教学平台、多媒体课件开发工具等,进行改造或二次革新,使产品更好地适应师生需要和学校特点;另一方面,高校本身的组织结构也要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教育技术创新扩散带来的新情况。例如要设立专门的教育技术应用推广组织,要加大对教师培训的力度、对教育技术应用的激励、对教育技术应用帮扶等,做好“牵一发则动全身”的充足准备,正确处理教育技术推广带来的一些新问题。一般而言,磨合阶段会经历3-5年,表面上是传统教学与教育技术的整合,但实际是师生的教学方式、教学习惯乃至社会心理与新的技术进行多重磨合。这一阶段的技术扩散并不会顺利,还往往出现教育技术应用推广的瓶颈。这是由技术创新扩散必然带来组织内部一系列的不确定性所决定的。

第四阶段:厘清阶段。厘清阶段是教育技术扩散的价值认同期和质量提高期,将会持续3-5年。当教育技术扩散的效果获得师生的认同,将会带来教育技术应用质量的提高。学校应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教师和学生充分应用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使教育技术成为教学交互的基本手段,使教育技术扩散的成果最终落到实处。教育技术扩散会逐步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基础开发向教学应用转变、从行政推广向自主选择转变、从学校行为向师生行为转变。教育技术采纳的成效初步显现,进一步提高技术采纳的效率、质量成为此时应该关注的重心。

第五阶段:日常化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育技术已经基本为高校内的师生所采纳,新技术不再被认为是创新,已经被日常教学活动所消化吸收,成为日常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部分。从问题设定阶段到日常化阶段,一般会经历10年以上,但从学校发展的历程看,这并不算漫长,甚至属于较快适应了教育信息化发展变革。到达这一阶段后,学校的相关激励措施、教师培训可以做相应调整,使之更符合日常运行需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组织都能达到技术创新扩散的日常化阶段,有些技术可能随着组织的战略转移而搁置,有些可能因效果不好遭到组织成员的排斥等等,不确定因素越多,技术扩散的阻力就越大,这也是高校教育技术推广具有较大难度的根本原因。

3.高校教育技术扩散“S”曲线与扩散的黄金时期

高校教育技术采纳扩散效果与时间的关系,也可以用技术创新扩散“s”曲线描述,即以高校师生采纳率和教育技术推广年限分别为纵轴和横轴所得的曲线,其中师生采纳率可以通过师生采纳者数量除以师生总数获得。假设某高校从2004年开始全面组织实施教育技术创新扩散活动,到2014年10年间,它的师生教育技术采纳率可以用如图4所示的“S”曲线描述。2004-2006年处于问题设定阶段和匹配阶段,师生个别自发采纳教育技术,整体采纳率不超过5%。2007-2012年处于磨合阶段,高校的教育技术扩散组织行为会促使师生采纳率大幅提高,一般会有超过60%的师生采纳,是采纳率提升的黄金时期。如果在这一黄金时期,即教育技术扩散启动的第3年至第8年,高校的教育技术采纳率并没有出现明显上升,至少可以说明高校原有的传统教学和教育技术应用磨合出现了问题,高校的教育技术扩散组织工作不到位,甚至是更早阶段的教育技术需求分析、产品购买与匹配出现了问题。如果推广过程中连续3-5年都持续出现低采纳率(不足

30%),那么,师生会出现对教育技术的疲乏态度。师生心理上的倦怠对教育技术推广极为不利,学校应及时调整,包括从需求分析开始的新一轮调查、分析、匹配。2013年之后,即教育技术扩散的第9年以后,一般会出现采纳率增长变得缓慢的情况,高校即进入了厘清阶段和日常化阶段。

当然,各高校的发展情况因校而异,本研究只是给出一般描述。如果某高校所经历的相应阶段时长在1-3年浮动,例如磨合阶段经历了长达8-10年之久,只要还可以观察到采纳率呈上升趋势,就并不影响高校教育技术扩散的整体推进。

四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过程模型的应用建议

上述分阶段模型的剖析,展示了高校组织层面上教育技术扩散的清晰过程和特征,有利于指导教育技术的推进工作。

1.明确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中的组织结构和分工

高校教育技术采纳的组织结构是教育技术采纳推广、效果评价、运行管理所需的基本架构。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技术扩散一般是自上而下的推广过程,在此过程中,各部门和主体应分工明确,行动协调统一。在教育技术应用筹备期,一般由学校党委会讨论通过教育技术应用发展决策的提案,由校长签署教育技术应用的推广计划并审批专项采购经费,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负责部署产品购买和推广的具体工作,最后由教务处、教育技术中心、评估办等部门共同执行。教务处和教育技术中心共同负责学校教育技术需求分析、考察市场并提出产品购买建议;同时,起草教育技术应用推广计划、教师培训计划和相关的管理办法等。在教育技术扩散应用期,教务处主要负责组织各院系、部、中心进行各批次的教育技术应用的管理、经费分配,并指定各院系、部、中心的责任领导和责任教师;教育技术中心主要负责教育技术硬件维护、软件管理等技术支持,以及教师培训和考勤;评估办主要负责教育技术应用效果、质量的评价和反馈。各院系(部)分别制定本单位的教育技术应用计划并落实到教师个人,并开展专场辅导和跟踪服务;教研室组织教育技术具体应用的讨论交流,如教学设计、网络课程设计等,确保本教研室教师掌握具体的应用。

2.把握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各阶段的主要特征和规律

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从做出推广决策到师生基本采纳认同,一般会经过8-10年的磨合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教育技术采纳基本完成了从被动到主动,从个人到学校、再从学校到个人,从教学资源开发到应用的转变,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基本实现预期目标。学校的教育技术推广决策并不能代表教育技术已经被师生所接受采纳,实现教育技术学校采纳向师生采纳的转变是教育技术扩散的关键。在问题设定阶段和匹配阶段,网络教育技术采纳需要学校周密的组织和全面的需求分析,分析的层面和对象应该包括学校、院系部、教研室、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管理人员,每个群体代表技术扩散的不同诉求,应充分考虑;在磨合阶段,极有可能出现学校教育技术推广的黄金发展期,师生教育技术采纳率会快速上升,学校要组织相关部门建立教师教育技术应用培训的常规机制和激励机制,同时要注意教学资源的维护、更新和使用评价,关注师生的使用反馈,并及时给予帮助。

3.完善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的配套机制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组织,也具有一般社会组织的特点。组织创新采纳的社会市场学代表人物马丁内兹,布劳莱(Emilia E,Martinez-Brawley)认为:组织和个人都是广义的实用主义者,是利益导向的。无论是有形的即时的回报,还是无形的长远的影响,组织和个人都会对技术创新采纳与否作广义上的得失权衡。当前,高校教师发展评价的科研导向倾向过重,使教师无暇顾及教学,网络教学更无法得到保证。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中,科研成果、论文是晋升首要条件,许多教师“不愿意将时间耗费在与职称评定无关的事情上”。因此,高校不管是考虑当前工作推进还是学校长期发展,都应该从教育技术扩散初期,就重视完善教育技术扩散的配套机制,特别是激励机制,例如:设立每年对教师开发网络课程的专门经费、奖励资金、培训机会等等,减少当前高校教师发展的评价机制固化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闵庆飞,刘振华,季绍波,信息技术采纳的元分析:2000-2006[J],信息系统学报,2008,(2):22-32

[2]高峰,网络教育技术采纳与扩散研究的元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0,(2):52-59

[3][5]马宁,余胜泉,面向过程的学校信息化建设评价及成熟度模型建构[J],远程教育杂志,2010,(1):13-17

[4]李新晖,教育信息化绩效成熟度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7):25-27

[6]管恩京,李静,郑海峰,促进高校网络教学与教学资源应用的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12):126-129

[7]黄海,蔡筱青,高校E-learning教学平台的规划、管理和服务[J],现代教育技术,2010,(11):100-104

[8]赵国栋,原帅,李志刚俐用E-learning创建研究型大学教学新体系——以“北大教学网”为例,现代教育技术2010,(8):5-10

[9][12][15][1 6]金兼斌,技术传播——创新扩散的观点[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编辑:小西

猜你喜欢
教育技术组织高校
在项目管理中如何做好项目经理
品三口而知味
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院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4:25:16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
从教育技术的视角看数字化教育出版
出版广角(2016年15期)2016-10-18 00:16:12
农民合作组织问题分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