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宇
导学案授课模式下,经过自主合作探究和成果展示,各合作小组已经将梳理出来的思考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而其他小组同学若有不同看法,还可引发新一轮的质疑与答辩,从而将思考引向深入。理论上看,整个过程中,学生的交流发自内心,讨论积极主动,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学习的乐趣,课堂教学似乎已可以在这里圆满收尾。实际上,往往探究展示之后,有的教学目标没能完全达成,有的问题没能彻底解决,有的思考没能继续深入。此时,拓展延伸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此环节可谓一节课的点睛之笔,拓展延伸到位,可将思考引向深处。
如何处理拓展延伸环节呢?因为课堂教学过程有流动性,问题生成有临时性,讨论方向也有不可操纵性,我觉得虽然教师要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这一环节的具体内容不应在课前预设,而应随课堂的流动随时生成。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来谈谈拓展延伸这一环节的生成过程。
一、如何将零散的知识系统起来,提升学生的能力?
学生的理解往往基于现象,很少上升为规律性的认知。这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将学生零散的认识整合起来,使具体的、感性的知识转化为抽象的、理性的能力。如我在教授《老人与海》时,学生在探究展示中都提到《老人与海》是不朽的经典,可当我问及《老人与海》为何是经典时,学生又陷入思考,一时答不出。这时,我觉得有必要就此问题进行拓展延伸,便设计了如下问题:探究《老人与海》等经典文学作品的共性,分析经典为何成为经典。学生在讨论时引入了大量文学作品作为参考,比较整合后发现,经典的文学作品,都为我们塑造了永不退色的丰碑式的人物形象,如“硬汉”桑地亚哥;并同时为我们留下一个永远讨论不完的问题,如桑地亚哥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我顺势引导,分析时下的流行小说具不具备成为经典的条件。学生又展开了新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提升了甄别文学作品优劣的能力。
二、如何处理课堂上新生成的问题与拓展延伸内容的关系?
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一定会分析学生的学情,将自己设定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情“一度整合”。但教师并不是学生,不可能将学生真正关心的问题都整合进导学案,所以在讨论展示之后,教师有必要给学生一个就自己最关注的问题自主提问的机会,教师将课上新生成的认识与学生最关注的问题“二度整合”,生成拓展延伸的内容。如讲《春江花月夜》时,我设计的问题重在景、情、理内容的赏析。成果展示后,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此文被誉为“孤篇盖全唐”?这个问题正好可将课上讨论的所有的问题整合起来,相较于我分散的预设题,这个问题更具高度、广度和深度。顺理成章,本节课的拓展延伸内容由此产生。
三、对于交流中生成的问题,该怎样处理?
成果展示之后,全体质疑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新的问题,这个问题若有一定的深度,就可以成为拓展延伸的内容,从而生成新的课程资源。如讲授《苏武传》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苏武和蔺相如,你觉得哪个形象更具魅力?在讨论的过程中,有几名发言的同学都认为苏武牧羊19年不值得,没有多少意义。我觉得这个关乎价值观的问题不能就这样放过,应该重点讨论,以纠正错误认识,便设置了拓展延伸题:像苏武牧羊、屈原投江这些看似无意义的行为到底有没有意义?学生热烈讨论,激烈辩论,最后达成共识:一个正直的人,不能没有高贵的气节,它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这种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要比物质财富更加珍贵。本来很难进行的价值观教育内容,就在学生的讨论中自行内化吸收了。
四、教师该如何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我不主张导学案授课模式下教师少说或者不说,生生交流固然必要,在讨论展示后,教师在更高层次上的点拨和总结更为必要。当然这种交流不应是教师一人的长篇大论,而应是将思考引向深入,引向更广阔的空间的点拨,如可辐射到课外阅读。在讲《兰亭集序》时,我布置阅读周国平的《思考死,有意思的徒劳》;在讲《我与地坛》时,我布置阅读史铁生的《好运设计》;在讲《赤壁赋》时,我布置阅读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这些,都收到了将思考引向深处的良好效果。
当然,在设置拓展延伸教学环节时,也应注意一些问题:拓展内容要有语文性,我们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艺术课或其他的什么课;拓展内容要有目标性,必须最有利于达成这节课的特定教学目标,不能为拓展而拓展,为延伸而延伸,否则,再精彩的拓展延伸,也不过是一种表演;拓展内容要有适度性,在最值得拓展延伸的时机、地方去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