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邓磊,教育学博士,参与了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研制,西南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物理教学探讨》杂志编辑,主编助理。《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主编之一;参与了“司南版”《物理》(8年级)以及高中《物理》选修3-5教材和教师用书、学生用书的编写工作;参与编著《中学物理教育改革》等6部论著。参与了教育部四项课题研究,主持了两项重庆市级课题以及一项横向课题。在《教育学报》和《中国电化教育》等核心期刊上发表数篇学术论文。2010年作为国家青年骨干教师在华东师大访学一年。
摘要:初高中物理教材的衔接对于师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以“司南版”初高中物理教材为例,从教材编写的理念、内容和体系的设置、教学策略的延续以及版式和栏目的安排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在传承、扩展上凸显着教材衔接的螺旋上升性。
关键词:教材:衔接: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12)2(s)-0001-4
初、高中物理教材的衔接一直是一线教师们非常关注的问题。由于近年来物理教材的选择更加自由,经常出现不同版本的教材在不同的学段使用,导致教师在短时间内很难把握教材的变化,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障碍,本文以“司南版”物理教材为例,希望从该套教材的衔接出发,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1教材理念的衔接
从教材的编写理念上,“司南版”初高中物理教材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为宗旨,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教材设计的出发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培养目标体现教材的设计。无论是八年级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中,对三维目标从“走进神奇”到“探索之路”,继而“站在巨人肩膀上”一一的展示:还是必修绪论中“撩开物理学的神秘面纱”里,“物理学与自然规律”、“物理学与社会发展”、“怎样学习物理学”、“高中物理教材的特点”,无不体现着对新课程下物理课程理念的充分融人。
在教材的呈现方式上,初高中教材都体现着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特点,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促进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初中八、九年级的教材中几乎每一章都有专门的一节以科学探究做为节名,体现着新课程下对科学探究的注重。高中教材中,虽然在节名上不再出现“科学探究”的文字,但是在对关键概念和规律的解析上,仍然凸显着对科学探究的重视,其主要以“实验探究”的段标或“实验与探究”的栏目来呈现。总的来说,“司南版”初高中教材一以贯之教学方式多样化的追求。
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突出了物理的时代性。既融人了现代科技的内容,又讨论了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还探究了物理学进步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呈现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如:在八年级第三章第三节“超声与次声”中,不仅有“蝙蝠发出的超声导航”,同时也包括“超声探测鱼群”、“超声诊断仪观察母体胎儿情况”等关于学科渗透、sTS的内容。同样,在高中必修2教材第五章“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第三节“人类对太空的不懈追求”中,就从“古希腊人的探索”、“文艺复兴的撞击”、“牛顿的大综合”、“对太空的探索”等内容设计上体现着该套教材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总的来说,在理念上该套教材较为统一地实践着新课程对物理学科的要求,在物理知识与技能、探究过程和研究方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科技进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终身发展以及科学观等方面有着统一的设计和延续。
2教材体系和内容的衔接
初高中物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高中物理的学习以义务教育物理为基础,通过必修模块对初中物理进行延伸和拓展,再通过选修模块使学生的物理学习获得螺旋式的发展,最终建构其知识框架。
在体系和内容上,“司南版”教材的衔接也很注重螺旋式的发展。初中教材根据课标按照“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设置了“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运动的世界、声的世界、多彩的光、熟悉而陌生的力、力与运动、密度与浮力、压强、机械与人、小粒子大宇宙、从水之旅谈起、内能与热机、了解电路、探究电路、从预测家庭电费说起、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电从哪里来、走进信息时代、材料世界、能量和能源”等二十章。从体系来说,基本上延续了光、声、力、原、热、电的结构划分,也融人了主题式体系的特点,有一定的学科内和学科间综合。
高中阶段的物理教材在必修模块中。主要从“运动的描述、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机械能和能源、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这五个二级主题来组织教材内容。包括“撩开物理学的神秘面纱、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与运动、功和功率、能的转化与守恒、抛体运动、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相对论与量子论初步”等十二章的内容。从内容来说,高中物理在知识水平、内容深度及难度方面较初中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从对初高中教材体系设置上的比较(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该套教材在编写体系上基本上进行了传承。从运动展开整个力学的研究,进而描述力、再将力与运动联系起来,再到机械和能量,这种初中铺开、高中升华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来说体现着认知心理学从实践到理论再到思维的飞跃过程,更能帮助学生认识问题的深人和层次。
从对该套教材知识体系的梳理可以发现。在教材内容上,初高中之间确实存在较大的差异,比如:高中扩充了抛体运动、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相对论量子论等新内容。但是这种差异依然存在着紧密连接,分层递进,高中内容是初中内容的扩充和深化。从现实对比中,可以看出该套教材在内容体系上的衔接非常自如。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初高中教材都有该节内容,初中八年级以“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为节名,包括“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两个段标的内容,主要希望学生通过探究发现物体在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而在高中阶段则直接以“牛顿第一定律”为节名,包括“力与运动状态、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物体的惯性”三个段标,从段标的设置上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初高中内容的传承。也能体会到初高中内容的衔接,高中主要从运动状态变化的角度去反思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内容,体现着力与运动相结合的本质要求。也体现了高中物理对力的矢量性的要求。
总的来说,从对“司南版”初高中教材编排体系的研究可以看出,高中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内容之间存在一定的螺旋性,是一种往复提升的创设,而这种衔接更适应高中学生的物理学习。
3教材在教学策略上的衔接
“司南版”物理教材非常关注师生的教学策略问题,在教材的编写中体现着目标教学策略、新的教学模式以及多样化的学习策略和教学策略。
“学习是知识的建构”的观点是当前教学理
论中一个比较主流的观点,其强调知识的建构性、社会性、情境性和复杂性等。因此,在“司南版”初高中物理教材上延续着对学生问题解决与推理分析能力、记忆与构建知识的结构能力的要求。
3.1重视探究学习
科学探究是建构主义学习方式所提倡的教学方式之一,这种以问题解决为基础的学习是当前理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极为重要的教学策略。在“司南版”教材中,对科学探究的关注尤为突出。在八年级教材中,几乎每一章都有专门的一节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各种能力——“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培养学生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的能力、“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则以培养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能力为主、“科学探究:摩擦力”以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为重、“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培养学生分析与论证的能力……在每章节的科学探究中,教材渗透着对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要求,充分体现着探究教学问题、情境的核心要素。
在高中必修物理教材中,科学探究的教学设计也非常突出,比如在“动能的改变”一节中需要通过“实验与探究”去认识“恒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教材中就以“设计实验、实验方案、记录并分析数据、由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等环节来体现探究的内涵。
虽然与初中科学探究中以探究的要素来进行设计有所差异,但是更体现着初高中教材的衔接性。高中探究的整合和深入,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科学探究的本质,使他们获取科学探究的能力,但是该能力的获得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在初中探究要素的掌握上深化,所以这种基于问题的探究学习策略,在“司南版”的教材上非常明显。
3.2重视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这也是当前物理教学中非常受人关注的一种学习方式。“司南版”物理教材非常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无论是初中阶段的“交流与讨论”还是高中阶段教材中的“讨论与交流”栏目,都体现着讨论式合作学习的要求,这种让学生对某一内容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实施自我教育,以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目的的教学策略在整套“司南版”教材中也反映得较为明显,比如:九年级教材中让学生交流与讨论“什么情况下蒸发快”、“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节水的方法”等,充分体现着对初中生创新意识、合作意识、交往意识的培养。此外,高中必修2教材中讨论与交流”重力做功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有关吗?”、“跳水过程中的能量转化问题”等则从更高要求的思维角度来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演绎、分析等思维能力。而这种以栏目的形式体现教学策略的方式,也体现着该套教材教学策略衔接的巧妙性。
当然,该套教材也体现着重视自主学习和STS学习策略的思路。比如:“请提问”这个栏目就体现着需要学生自我监控、自我管理的元认知培养要求,对于学生来说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是一种开放性的设计,并没有太过统一的要求,这种模糊的要求反而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丰富多彩的STS内容学习也是该套教材非常凸显的部分,比如:“能量和能源”一章中“能源与社会”、“开发新能源”;“走进信息时代”一章中“让信息飞起来”、“踏上信息高速公路”:“内能与热机”一章中“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从水之旅谈起”一章中“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等内容无不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新理念和新策略。
总的来说,在教学策略的延续上“司南版”教材非常协调,这也为学生和教师的学和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种通过不同学段教学方式的衔接更能帮助学生体验新课程下对其进行三维目标培养的要求,也有助于其形成学和教的新策略,从而达成教学相长的目的。
4教材栏目和板式的衔接
教材的板式是教材的外观呈现,美观、新颖的版式设计应该体现艺术性,这样才能给学生视觉和美感的冲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司南版”教材在板式设计上非常统一。首先它们都有统一的“司南”图标,模式上较为一致的精美图片,板块栏目的分割,这些都能让人感觉到从外设上物理学习的统一性。
需要强调的是在栏目的设置上,初中教材设置了如“探究点拨”、“实验探究”、“交流与讨论”、“迷你实验室”、“信息窗”、“加油站”等丰富多彩的小栏目。这些栏目的内容具有强烈的互动性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意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角度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有趣、有用的物理。
而在高中教材上,设置的栏目有“讨论与交流”、“方法点拨”、“信息窗”、“作业”、“迷你实验室”、“拓展一步”、“例题”“请提问”、“实验与探究”。这些栏目与初中教材中的栏目有的完全相同——“信息窗”、“迷你实验室”、“作业”、“请提问”、“例题”;有的似曾相识——“交流与讨论”、“方法点拨”、“拓展一步”。其实,这些都说明它们存在一定的传承和改革,这是因为有的栏目如“加油站”和“拓展一步”,其实从功能上较为接近,但是从语言上他们各自更具有针对性,对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分别占主导地位的不同学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更喜欢具有其语言风格的教材,所以这种栏目上的衔接对教材的整体性发展而言是非常有益的。总的来说,初高中物理教材的衔接是一个较为重要的课题,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教材的衔接来减小学生初高中学习之间的坡度,让学生的学习更有兴趣,这不仅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物理8年级[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8.
[3]物理必修(1、2)[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8.
[4]张丽萍,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使用体会[J],物理教学探讨,2009(1):75-76.
(栏目编辑:廖伯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