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民工返乡就业问题研究

2012-04-29 03:01杨静雯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20期
关键词:农民工

杨静雯

摘要: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状况的逐步好转,农民工不再都把眼光放在大城市,而是逐渐回归乡村、回归家庭。因此,重点分析农民工的返乡就业现象及农民工所要面对的困境。在新农村建设和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农民工问题更应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解决返乡农民工问题,包括农民工、输出地政府、用工企业在内的各方都有所期待。针对农民工在返乡就业遇到的困境,从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就业;公共服务职能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0-0283-02

引言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监测调查,受金融危机影响,截至2008年12月31日,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返乡的农民工比例分别为62.4%、16.1%和21.3%。返乡农民工多为在珠三角、长三角、内地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的务工人员。农民工返乡就业的数量急剧上升。与此同时,我国沿海地区的“用工荒”现象得到大家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本文在考虑上述背景下,基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视角进行农民工返乡就业的难度分析,提出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降低农民工返乡就业难度的对策。笔者也对切实解决返乡农民工再发展问题、乡农民工的需要等现实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党中央三令五申强调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三农问题等等与农民工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规定。对于最近的“用工荒”、“农民工返乡就业”等热点话题,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几个方面。

(一)从新农村建设角度

刘修华(2006)基于城乡博弈视角下城乡统筹发展的分析,认为政府发挥其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柯柄生(2006)指出,新农村建设不同的问题领域,起作用的主体不同,政府的职能不同。按主体性质和对政府职能要求的不同,新农村建设问题领域可以分为三大类:政府为主,城乡统筹;合作为主,政府扶助;个人为主,政府服务。农民工返乡创业和投身新农村建设具有政策导向和实践需求。进一步发展劳务回归创业经济必须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创新劳务输出模式,保障打工经济收入,建立“农企对接”的就近就业保障机制,发展回归经济助推返乡农民工创业和新农村建设(李桂然,2009)。赵强、傅晗(2011)提出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其路径选择,指出部分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职责不清,部门之间存在利益冲突。

(二) 从人力资本再开发角度

杨丽波、赵玲、陈元琳(2010)提出,建立由政府、企业、职业院校、社会保障部门、农民工组成的社会伙伴关系,建立一种多向性、多层面的合作,根据不同需求,分层次开展人力资本开发。

(三) 直接从返乡就业困境角度

易清传、易园华、谭洋金(2007)提出,农民工是“精英群体”,但是农民工仍属于“弱势群体”, 维护自己利益的能力较弱。农民工“精英”返乡就业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冷艳菊(2011)指出农民工返乡就业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融入乡村等方面的不适应,并进行成因及解决困境的基本思路分析。

总的来说,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农民工返乡就业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丰富了这一领域的研究。但是,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角度研究农民工返乡就业的文献很少。

基于此,本文的核心在于:分析农民工返乡就业的现象及就业困境,从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角度结合国情提出促进农民工就业的对策。笔者试图通过上述研究,一方面丰富和完善农民工返乡就业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也希望能为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特别是对广大农民工的服务政策取向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 农民工返乡就业现象及存在的困境

我们要客观地看待“民工荒”现象,明确一方面它影响了城市化进程;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农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它促进农民工流出地区经济发展,乃至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民工在决定返乡就业后所遇到的困境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农民工家乡硬件、软件的不完备

农民工家乡一般来说是经济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较慢的地区,各方面配套设施不完善,就业体制不全,因而对一些企业公司的投资吸引力小,造成就业机会减少的后果。农民工在外积累的工作经验可能没有用武之地,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二)农民工返回乡村的不适应

融入乡村的观念和行为方式需要农村社会成员的亲身经历,是在乡村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于长期在外打工的农民工而言,他们的生活品味和生活方式更多地趋同于城市,再让他们迅速转入到乡村单调、乏味、简朴的生活方式当然有一定难度。加上农民工最初返乡后若没有及时找到合适的工作、没有找到自己的天地,很容易心态失衡[2]。 如果不及时疏导,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生产方式的不适应

长期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很少甚至没有接触过农业生产。特别是新一代农民工,他们在进城务工之前多在学校接受教育,其后又直接进入城市打工者队伍,对农村生产生活更是缺乏了解和体验,也没有学习农业生产知识的动力。此外,与在外打工的工资报酬差距明显,本地务工遭遇薪资反差,直接降低农民工的收入水平。

三、基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视角,促进农民工返乡就业的举措

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即为国家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职能。包括搞好社会治安,保护公共财物,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兴办公共工程,保护环境等。所谓公共服务就是政府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的劳务和服务行为的总称。当前,我国要完成改革行政体制、转变政府职能的重任,这就要求在继续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更加重视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所以,政府从中起的服务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政府成为农民工与家乡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

政府要加强对农民工的信息引导和就业服务,搭建农民工与就业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建立起农民工就业统计和信息发布制度及就业预警机制,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之间有效沟通,形成信息网絡互联互通。当地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将就业信息告知返乡农民工并帮助他们了解当前形势下的就业状况。各地解决农民工返乡就业问题的主要对策就是举行招聘会,一般这些招聘会的信息都登在报纸和网络上。但大部分农民工不看或很少读报,网络在农民工群体中的普及度还较低,所以农民及时获得信息的难度增加。农民工平常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看电视和手机,政府可以拓宽就业信息发布、传播的覆盖面,利用电视媒体、手机在就业信息服务方面的作用,有助于信息更贴近农民。

(二)政府优化当地就业环境

农民工家乡就业环境与他们打工的大城市相比,差距很大。这也进一步加大了农民工顺利返乡就业的难度,所以缩小差距至关重要。政府需要优化投资环境, 优化当地硬、软环境。硬环境主要包适交通、通讯、企业上下流资源等, 这些要求相对容易改善和满足。软环境方面,如社会公共服务环境, 金融服务、信息服务、会计服务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 社会治安管理, 教育的发展,生活风俗习惯的改变。

(三)政府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从返乡农民工主观意愿来看, 他们并不是希望简单地回家务农, 更希望充分利用自己在大城市积累的各种技能知识、工作经验。农民工返乡创业作为政府需要重视的一项民生工程,其需要做的工作细且多。例如:制定科学合理的优惠政策,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当地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认真落实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补贴政策。政府应该与用人单位合作,将大城市的企业引入农民工家乡,并从厂房用地、投资资金、企业税费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针对农民工返乡选择自己创业的,加大优惠政策的倾斜力度,大力协调与引领好工商、税务、银行、劳动等与返乡农民工创业相关的各个部门,共同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出台相关的配套优惠政策,努力形成政策合力。

(四)政府构建返乡农民工帮扶机制

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返乡农民工帮扶机制。当地政府要把帮助农民工就业当做社会问题来解决,积极倡导社会各界、各部门重视这个问题[3]。要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特别要充分发挥重大项目拉动就业的作用,可以通过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或是技术密集型项目,为农民工提供一批新的就业岗位;还可以将农民工就业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结合,组织引导返乡农民工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安置房等项目建设。当地政府与企业实现“农企对接”,建立一种培训就业合作制度。让农民工进入企业进行实地培训,当地政府对企业培训进行补贴,然后适当留用农民工。虽然目前国家在农民工就业问题方面已出台不少政策,但关键还在落实。

结束语

新时期农民工返乡就业问题已经凸显,我们必须勇敢面对现状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就业是民生之本,农民工就业又直接关系到农民民生和农村稳定,所以,必须妥善处理好他们就业过程中的种种困境。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广大农民工保持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提高自身职能、知识等等素质水平,把握就业机会,更需要政府发挥自身作用,完善其公共服务职能,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松盈.农民工返乡就业问题初探[J].河南教育,2006,(7).

[2]张勤.推动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職能[J].中国行政管理,2008,(2).

[3]赵强,傅晗.农民工返乡创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其路径选择[J].农业考古,2011,(3).

[责任编辑王佳]

猜你喜欢
农民工
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就业值得期待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农民工当副镇长选好也要用好
农民工梁国胜:让自己成为最坚实的桩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连云港:为农民工讨薪“撑腰”
理性看待和应对农民工“二次返乡”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以前觉得没必要,现在希望常态化 体检在农民工中越来越“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