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年鉴用户研究及创新服务模式探索

2012-04-29 00:44张丽丽
现代情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创新服务年鉴图书馆

张丽丽

〔摘 要〕本文通过对国家图书馆年鉴阅览室的读者群体进行研究,分析了读者使用年鉴的目的、需求以及年鉴的使用范围和使用年限等特点,探讨了在数字环境下,如何有效整合馆藏纸本年鉴、数据库年鉴以及互联网免费年鉴等3种不同的年鉴资源,为拓展新型年鉴读者服务模式,提高年鉴的社会价值提供参考。

〔关键词〕图书馆;用户研究;年鉴;创新服务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2.02.026

〔中图分类号〕G2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2-0102-05

Study about Yearbook User and the Innovation

of Service in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Zhang Lili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Beijing 100081,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growing bodies of literature were being digitized.It can find different yearbooks in paper periodicals,databases and the internet.In this paper,it studied the yearbook users in the reading room of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analyzed the purpose and requirement of yearbook users and try to find a new and efficient model of yearbook service for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s of yearbook and achieving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library to digital library.

〔Key words〕library;user study;yearbook;the innovation of service

年鉴是系统汇辑上一年度重要的文献信息,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1]。同时年鉴作为第一流的信息源[2],通过对大量原始信息、文献进行筛选、整理、分析和加工,集一次文獻、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于一身,形成了集数据、情报、资料为一体的高密度多元信息载体,具有“资料权威、反映及时、连续出版、功能齐全”等特点[2]。读者可通过年鉴查找学科发展的历史大事、最新动态、最新进展和准确详细的数字统计资料,还可以利用年鉴查找法规政策、当代人物生平和书刊论文线索等,尤其是由权威人士撰写的综述、述评等三次文献,参考价值极高,是能够满足读者多方面需求的全面而权威的文献。图书馆是年鉴的主要用户和收藏者,我国其他年鉴用户目前也主要是通过图书馆来使用年鉴,图书馆既是年鉴最大的用户,也是年鉴最重要的传播媒介。因此,通过对国家图书馆年鉴阅览室的读者类型及特点进行研究,将读者的需求及对年鉴编纂质量的评价信息反馈给年鉴编纂部门,探讨图书馆年鉴阅览室的创新服务模式,充当年鉴用户与年鉴编纂部门互动的桥梁,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年鉴的适用性,使年鉴发挥其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国家图书馆中国年鉴阅览室的读者构成

国家图书馆中国年鉴阅览室是国内收藏印刷本年鉴最全的特色阅览室。接待来自国内外的各类型读者。

1.1 中国年鉴阅览室接待读者数量和流通情况

从2006-2009年,阅览室接待读者数量相对稳定。2008年受奥运会影响,读者数量稍有减少,流通量却有所增加,2009年年鉴阅览室流通量比2008年增加了16.4%。从整体趋势上看,读者对年鉴的查阅需求不断增加(图1)。

1.2 中国年鉴阅览室读者年龄构成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2006-2009年到中国年鉴阅览室的读者年龄分布基本一致,以年龄在35岁以下的读者为主,约占85%,其中也不乏高龄读者,最年长者85岁,多为退休教授或科研人员(图2)。

图2 2009年中国年鉴阅览室读者年龄构成

2012年2月第32卷第2期国家图书馆年鉴用户研究及创新服务模式探索Feb.,2012Vol.32 No.21.3 中国年鉴阅览室读者身份构成

以2009年为例,中国年鉴阅览室读者以在校学生为主,约占69.8%,本科生占19.8%,在读硕士占38.8%,在读博士占11.2%;教师和科研人员占10.3%;16.6%为一般工作人员,全年还接待外宾86人次(图3)。

1.4 读者来源

以2009年为例,本室最大的读者群来自高校系统,占到全部读者人数的69.6%(其中在京高校168所,7 198人次,约占90.6%,大多集中在离国家图书馆比较近的高校;外地高校190所,705人次,占8.9%;有42人次来自国外31所高校);11.4%的读者来自科研院所和政府部门,19.4%来自各类公司、企业。

图4 2009年中国年鉴阅览室读者来源

2 中国年鉴阅览室读者对年鉴的需求分析

2.1 2006-2009年按中图分类的年鉴流通统计比较

通过调查发现,中国年鉴阅览室中读者查阅频率最高的是C类,占总流通量的53%,其次是F类,占30.3%;G类,占4%;和Z类,占5.7%;D类(政治、法律),占1.67%;X类(环境),占1.3%。C类主要是国家、省、直辖市、地级城市的统计年鉴,如:中国统计年鉴,北京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苏州统计年鉴等;F类是中央和地方的经济类年鉴和经济类统计年鉴,如:中国金融年鉴,中国汽车工业年鉴,中国海关统计年鉴,北京房地产年鉴等;G类主要查阅的是教育年鉴、教育统计年鉴、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科技统计年鉴、信息年鉴等;Z类主要是各省、市、县的综合性年鉴,尤其是县一级统计年鉴出的很少,读者查阅县以下资料主要从市级统计年鉴和县级综合性年鉴中查阅。因此,读者查阅的年鉴种类主要集中在“统计年鉴”,“经济类年鉴”,“教育及综合类”,“卫生及环保”等方面(图5)。

图5 2006-2009年按中图分类的年鉴流通统计

2.2 读者查阅年鉴的目的及需求

笔者在2006年及2009年向到室读者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分别就“读者年龄”“学历层次”、“职业”、“查阅数据的年限”、“查阅年鉴的目的”“内容需求”、“对我国目前现有的年鉴资源数据库的利用情况”、“对年鉴资源载体形式的选择”、“室藏年鉴的满足率”、“室藏评价”、“应加强哪方面年鉴的入藏”、“国家图书馆年鉴室的服务方式应如何改进”等13项进行了调查,2次调查结果基本相同。其中49%的读者为了课题需要,18%的读者为了完成毕业论文,12%的读者兼顾课题和论文;9%的读者用于市场研究,5%的读者用于决策分析,7%的读者用于信息服务。由于高校教师一般都身兼教学与科研两项任务,承担国家和各大部委的研究课题越来越多,虽然在校学生占70%,但学生中有82%都是在帮导师查阅资料,搜集、整理各类统计数据,其中有部分学生跟导师做完课题,自己的论文也就提交了。有18%学生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而查阅年鉴。科研院所、各大部委的科研人员和官员,也都是为完成国家或部委课题或决策分析、市场研究来本室查阅资料;现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咨询公司、顾问公司、投资公司、评估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外资企业、律师事务所等也都在做信息情报方面的工作,他们为委托单位收集资料,进行数据分析,为委托方投资决策提供依据,有的也申请国家或部委课题等(图6)。

图6 读者查阅年鉴的目的

读者对年鉴内容的需求集中在经济指标,分行业的经济指标,人口数据,农业数据,教育类数据和县以下的统计数据(图7)。很多读者同时需要若干类型的数据。近几年,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推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农村医疗改革等等,相应的课题应运而生,读者对县级以下的详细数据需求呈上升趋势,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人口、收入、耕地、消费性支出等项目上,比如需要类似农村沼气用户、沼气池数量等一些非常细化的数据。读者为了完成课题研究,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尤其是需要很多回溯性数据。跟据统计结果,需要20年和20年以上数据的读者达31%,需要10年和15年连续数据的读者到37%(图8),可见数据的连续性多么重要。此外,读者对年鉴中各行业运行状况、发展趋势的分析等内容的需求,为进一步研究市场、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对环境治理,能源消耗等相关数据的需求逐渐上升,说明我国有关部门对环境治理,节能减排等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年鉴编辑部门应该重视年鉴用户的需求,适时提供科学、可靠、权威的、连续性的资料和数据,从而为各级政府部门、科研单位、生产运营部门等制定方针、政策、发展规划、理论研究、投资决策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3 读者对年鉴资源认知度和评价

3.1 读者对年鉴数据库的认知度和评价

为了解中国年鉴阅览室读者对年鉴数据库的使用情况,我们对同方(CNKI)的“《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中国年鉴资源全文数据库(方正Apabi)、“中国资讯行搜数网”3个年鉴数据库的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图9、图10)。由于本室读者70%来自高校,高校系统购买同方(CNKI)《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使用权的较多,因此对读者对同方(CNKI)的中文年鉴全文数据库的认知度远远高于中国年鉴资源全文数据库(方正阿帕比)和中国资讯行搜数网;在使用过3个数据库的读者中,对3个库的评价和满足率上相差不太大。对同方(CNKI)的中文年鉴全文数据库的评价略高于方正阿帕比的中国年鉴资源全文数据库,对中国资讯行搜数网的满足率稍差一些。但回答问卷的读者中73%都没用过,最主要的原因是接触不到该库。而且查阅内容存在较大差异。笔者认为对这些数据库的宣传力度还远远不够。

3.2 读者对中国年鉴阅览室藏书评价

通过读者对中国年鉴阅览室藏书的评价发现,有19%的读者回答本室年鉴可以满足其需求,56%的读者认为基本能满足需要,有25%的读者回答能满足一部分。对本室藏状况感到满意的为54%,基本满意的为44%,不满意的为0.45%。而目前不能让读者完全满意的原因有五点:(1)读者需求的差异性较大,虽然年鉴是具有知识密集、信息密集、时间密集的特点,但并非能满足所有读者需求;(2)数据缺乏连续性和可比性。地市一级年鉴的连续性有欠缺,缺乏县一级统计数据;(3)行业数据细化不够,(4)整个社会对环境保护及治理方面,能源方面数据提供的不够全面;(5)有些年鉴出现数据错误或前后不一致,而且未作说明等。

3.3 中国年鉴阅览室读者阅读习惯调查

通过对中国年鉴阅览室读者使用纸版和数据库年鉴的调查发现,读者中有18%的读者选择电子版或网络版年鉴,33%的读者选择使用纸本年鉴,49%的读者选择两者兼顾(图11)。由此看出,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读者对网络版、电子版年鉴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它带给读者的是方便快捷,而且节省大量复印费用,并节约纸张。但是仍然有33%的读者选择纸本年鉴,49%的读者选择两者兼顾。一方面有阅读习惯的问题,另一方面纸本年鉴,比较直观,翻检容易,而且,有很多早期年鉴,和编辑单位内部发行的年鉴,还没有被数据库收录,而本室收藏相对较全,查阅这部分年鉴的读者依然要来我室查阅纸本年鉴。

3.4 读者对年鉴入藏方面的建议以及读者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1)年鉴新书更新太慢,有的年鉴出版1~2年了还未到馆或到室。

(2)有些种类年鉴的连续性不能保障,主要是地市的统计年鉴,对读者的课题论文的完成造成一定困难。纸版年鉴应保证省级、地方城市年鉴齐全,增加县级统计年鉴的入藏,各种普查资料汇编也应齐备。应加强西部各省以及西部经济、文化、资源、环境方面的年鉴的入藏,尤其是民族地区年鉴的入藏。

(3)简化年鉴资源数据库使用界面,使之更方便查阅。

(4)加强近些年国外重要发达国家和一些大的第三世界国家以及部分世界组织出版年鉴的收藏。

(5)加强行业性、专业性统计年鉴的入藏。读者需求集中在历年行业统计数据,尤其是细分行业的一些经济指标;农村基础设施、农产品物流、农业生产物资消耗或农业生产成本投入较细化的数据资料,与农业和农村生活相关的能源消耗数据、农村经济,农林采矿等农业数据;能源,交通运输,物流、港口、航运,制造业及工业统计数据;环保、排污数据;灾害、事故、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互联网用户等方面的数据等,关于外资和社会保障方面的统计应细化。

(6)加强各地行业统计年鉴的入藏或编辑一些更细化的年鉴,如通商口岸类、军队、科技、能源、环境、市场、旅游、保险方面的统计年鉴等等,行业细分得越小越好。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新兴行业产业开始萌芽和发展,如:休闲产业、体育产业、住房、餐饮业、服务业、娱乐业等,希望能加强这方面年鉴的出版和入藏。

(7)关于儿童统计资料太少,尤其是儿童图书馆方面的资料。

(8)希望能加强对台、港、澳广播、电影、电视年鉴以及亚洲国家广播、电视、电影年鉴的入藏。

(9)有些年鉴中的统计数据前后出入很大,又没有针对性地说明,年鉴编辑部门应该定期制作回溯性的数据汇总,以方便读者利用。同时应加快年鉴编辑速度,使最新的年鉴能尽快投入使用。

4 国家图书馆年鉴阅览室在网络环境下创新服务模式的探索目前我国年鉴资源早已不再局限于纸本年鉴,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一般而言,单种年鉴形不成信息优势,整合成基于大规模资源数据库的信息系统才会形成产业,赢得市场。所以,中国年鉴必须走集团化、数字化、网络化之路[3]。到目前为止,归于信息产业的年鉴,已经出现了多载体形式。图书馆无疑将整合多载体形式的年鉴资源。为读者提供服务。服务模式应该从提供实体型文献为主向提供实体型文献和数字化文献与网络资源并重的方向转型;从一般性的文献借阅服务向深层次、个性化服务推进;服务内容从提供单一形式资源向提供集成资源过度。服务手段以到馆的、手工的文献借阅服务与远程的、网络化的文献信息和知识推送服务并举。

4.1 整合馆藏年鉴资源,拓展服务模式

从2009年7月开始,在中国年鉴阅览室搭建了多载体形式的年鉴资源服务平台:在提供3 137种,17 277册纸本年鉴的闭架阅览服务的同时,还在阅览室放置1台年鉴光盘检索用机,2臺数字资源检索用机(可以检索国家图书馆购买的年鉴数据库),同时本室还整合了各地省情网、市情网、统计局信息网站上的免费使用的年鉴网络资源,并于2009年9月30日推出“互联网上免费使用的综合性年鉴资源网址导航”和“互联网上免费使用的统计年鉴资源网址导航”手册,并不断跟踪和更新。目前已经收集了200余种免费使用的网络年鉴资源,这些年鉴全部来自政府网站,具有权威性,使到馆读者在一个固定空间内既可以查阅纸本年鉴,也可以浏览、下载“清华同方知网《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制作“在线阅读年鉴”以及“光盘版年鉴”,同时,还可以不受时间地域限制,浏览各地省情网,市情网,统计信息网上免费使用的综合性年鉴和统计年鉴。

4.2 加强年鉴资源的宣传与揭示

中国年鉴阅览室从2006年6月份开始将每个月入藏的年鉴新书目录以及新创刊年鉴的内容摘要挂在图书馆“新书推荐”栏目中,使读者更方便快捷地获得年鉴出版和入藏信息。今后将进一步加强网络宣传力度,还需要制作年鉴专题导航,链接政府网站上的年鉴栏目,为读者提供全方位便捷的服务。除此之外,需在阅览室内制作宣传栏,将室藏书目提供给读者,使读者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室藏年鉴。

4.3 跟踪年鉴网络资源,及时更新室藏信息

网络年鉴资源可以弥补馆藏纸本年鉴的不足,如:南京统计局网站提供的《南京统计年鉴》从1949-2010年都可全文检索,而我馆纸本只入藏1994年、1997年、2000-2010年的年鉴;《威海统计年鉴》馆藏只有1993年、1997年、2002年、2007年、2008年的,而威海统计信息网提供2000-2011年的统计年鉴全文检索;《大庆年鉴》,本馆只入藏了1988-2000年、2009年、2010年的,而在中国龙志——黑龙江省情信息网中可以检索到从1988-2006年《大庆年鉴》的全文;尤其是可以从政府网站获取一些县级年鉴资料。对已经掌握的正在进行年鉴建档的政府网站继续跟踪,以便及时获取上传信息。

4.4 加强馆员培训,提高年鉴检索能力

中国年鉴阅览室的工作人员是年鉴信息资源与用户之间的中介桥梁,通过培训可以更好的辅导读者利用年鉴数字资源,及时反馈读者需求信息,促进各类年鉴资源的使用。通过浏览检索各级政府网站和中国年鉴网,及时获取年鉴出版信息,进一步整合年鉴网络资源,定期向采访部门提供缺藏书目,向读者宣传室藏,推荐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扩大读者对我国年鉴资源的认知度,实现传统服务向现代化服务模式的转型。

参考文献

[1]肖东发.年鉴学概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12:76.

[2]肖东发,邵荣霞.实用年鉴学[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5:3-5,9,242-243.

[3]李国新.中国年鉴的创新之路——集团化、数字化、网络化[J].年鉴信息与研究,2002,(1):12-16.

猜你喜欢
创新服务年鉴图书馆
感谢《年鉴》
免年鉴
——卯年大事件
四川31部年鉴获全国奖项
2016—2019年全国获得“中国精品年鉴”名录
图书馆
“互联网+”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
加速档案的现代化管理与实现创新服务的对策
高校图书馆核心业务与创新服务挖掘研究
基于互联网+行动的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
飞跃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