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娟
[摘要]当前艺术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难做已成为许多高校都普遍面临的一种情况。艺术类大学生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教育者的教学理念陈旧、教育途径狭窄,教育管理方式跟不上时代等都成为制约综合性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瓶颈。鉴于此,应通过对教学规律的探索及对教育管理的改善来促进对综合性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綜合性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2 — 0147 — 02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在校大学生数量剧增,而艺术类大学生的增长速度尤为突出。'从2004年至2007年,艺术类本、专科学生数从651666人迅速增加到1125928人,增速为72.78%,〔1〕如何开展对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许多高校都普遍面临的情况。较文、理科生而言,在对这些学生的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感到难度很大、教学效果也微乎其微。就笔者调查了解,在许多高校专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职员工中,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反映了不少的问题,老师不愿上,学生不爱听,双方处于僵持抵触的局面,这样很难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初衷落到实处。而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基础,尤其是200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布之后,如何将这项工作深入开展并能真正取得实效已成为许多高校努力探索的方向和目标。
一、综合性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艺术类学生在我国高校中大致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在专门的艺术类院校学习,一种是在综合性大学中开设的艺术类专业学习。和前者相比,后者文化基础薄弱,专业修养层次较差。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普遍感觉难度很大。以笔者教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这门课程在一年级开设,既能够起到将学生从中学时代过渡到大学时代的桥梁作用,又能够在学生对许多问题还处于懵懂萌芽的状态下对其进行适当合理的疏导。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教学上呈现出了许多问题。如许多学生对于自己眼下所学习的专业没有足够的了解、认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面对“你为什么学习这个专业”的问题时,回答的是因为自己文化课基础不好,选择这些专业可以降低对文化课的要求。甚至有的学生因为成绩不够理想,在高中时期就被家长和老师建议去改学艺术类专业。让笔者记忆犹新的是,有的学生对眼下所学的专业感到非常无奈,只想通过四年的学习得到一纸文凭,但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绝不会是和专业相关。在这样的指导思想支配下,很难想象学生会在大学期间学到什么样的知识,会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各种课程。尤其在涉及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抵触和反感的情绪非常明显。许多老师反映出的问题在这些学生中非常突出:出勤率较低,迟到早退的现象非常普遍,课堂秩序混乱。一节课很难持续上完,在课堂占用的时间有时候甚至比讲授课程内容还要多。这样的课堂秩序不仅老师无奈,而且在班级里有的学生也表示反感。时间长了,老师丧失了信心,课程的整体性和逻辑性也因为课程的中断而丧失,到了最后,师生双方都在期待下课时间快点到来中结束课程。可以说,这样的教学过程是失败的,更谈不上良好的教学效果。实际上,这样的场景在教学中也是最不愿被看到的,老师的主导性和积极性被扼杀,学生的感知和收获也无从谈起,最终只落得个“双输”的局面。
二、综合性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思想政治教学的影响
在现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多数学校仍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主。“老师讲学生听”这样的方式已沿袭多年。在教育技术不断发展的影响下,很多教师都已使用多媒体教学。但教学模式上无非是从黑板上的板书变成了屏幕上的电子课件,教学理念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这类性质的课程和其他学科不同,她的关注点不仅仅是在对某类知识的获取上,更应该在获取知识的前提下让学生真正去领悟和感知,并内化为自己内心的信念。如果教师不改变教学理念,把教学重心放在对知识的灌输上,尤其是有的教师还在沿袭“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那么也许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也还是行得通的。但是,当教学对象发生了变化,面对一群纪律涣散、自我意识突出、文化基础又相对较弱的学生时,恐怕教学效果就很难奏效。
2.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狭窄,教育工作衔接上脱节
在整个社会中,大学生是一个特点鲜明的群体,也是对社会关注较强的一个群体。学生受到社会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帮助学生捋清各种想法,给予其正确清晰的思考方向,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所在。但是,这样的系统工程绝不是单纯某一个老师或者某一个学院能够做到地。在许多学校,除去专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外,担任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工作的人员多数是在各个学院担当班级辅导员的老师,其中大多数为一些刚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这支队伍普遍存在不稳定和不适应的问题。表现在:一是思想上不稳定。待遇偏低,再加上工作难度较大,年轻教师自身要兼顾的事情又非常的多,真正能够立足干好并长期坚持下来的人非常少。二是在工作方法、知识结构、工作思路上这支队伍当中的许多老师由于不能对症下药,不能适应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往往收不到预期的效果。〔2〕三是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专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班级辅导员之间几乎没有任何交流,双方就象两条平行线一样各行其道,没有将各自工作中对学生的情况交叉汇总,无法真正了解学生。这样,如何从全局的角度去多方位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开展工作就变得非常困难。
3.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重视不够,教育管理方式陈旧
和许多技能类学科的教学不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所以在短时间内很难让学生感受到这类课程的作用。在学校,不仅学生不重视,很多在涉及到艺术类专业的学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不尽如人意,如许多老师反映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常常学生会以专业课程为由而请假,时间长了,学生难免产生轻视此类课程的想法,更谈不上收到教育实效。另外,在教育管理方式上,学校的相关职能部门及各个艺术类学院,在面对这个群体时往往没有考虑到其自身的特殊性而加以区别对待,尤其在对待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样的公共课程,往往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从班级人数的设置到上课时间的安排都可见一斑。忽视了对待这个群体应该既尊重个性,又严格管理。
三、综合性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的探讨
1.注重情景式教学
“艺术类学生思想具有一定的浪漫色彩,在考虑和处理问题时,往往忽视以现实为基础,缺少理性思考,易于感性对待,情绪稳定性差,逻辑思维弱,‘叛逆行为突出等”〔3〕 ,这些在艺术类学生身上的特点对于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是必须要正视和思考的。在传统的看法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多给人刻板、说教、空洞的印象,如何针对这些学生的特性将书本上的内容变得立体,笔者就在教学中尝试的情景式教学模式谈一点体会。
情景式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以教师为主导,用一定的方式将学生带入主题环境,以情感的烘托为铺垫,达到育于情,晓于理的教学目的。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在“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的章节中,以专题讲授的思路展开,分别从“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的要求”,“如何饯行爱国主义”三个标题讲解。将课本上丰富但对于学生来说有些繁杂的内容糅合为三个问题来铺开,这样首先在逻辑上给学生梳理出了清晰简明的思路,接下来就是如何在这三个问题上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演绎的问题了。艺术类学生情感丰富,对于以艺术形式出现的教学载体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积极参与。笔者曾经在一个音乐学院的班级任教,当播放歌曲《七子之歌》时,全班的学生一起跟唱,从学生们专注的神情中可以看到,那份对生于斯、养于斯的故土家园的依恋之情在吟唱中充分释放出来。当课程进行到这里时再将学生带入对爱国主义的理性思考就水到渠成。
2.注重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乃是一种受教育一方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运用事实上的科学方式,积极而又创造性地主动介入课堂教学活动,从而获取知識、发展能力和提高素质的教学方法。”〔4〕 艺术类学生自信心较强,表现力突出,相对于被动地接受某种思想和观点,他们更愿意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和表达。这种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制订互动目标,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在这样的过程中,不仅学生的自身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并且可以积极地接受理论从而内化为理念和行动,使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5〕教师起主导作用,但又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让学生在参与中创新思维。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教师以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思路将知识点提炼出来,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想法和他们关注的问题结合起来,提出问题并启发学生们思考,同时,给予学生发挥能动的空间,将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想法与提出的问题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实践方式找到参与的切入点,最后再由学生演绎表现,教师给予适当的点评指导。如在笔者教学中,对播音主持专业学生讲到“大学生的婚姻恋爱观”时,布置学生对校园学生恋爱状况进行调查,学生确定调查提纲并编制调查问卷,通过随机提问、匿名答卷、短号询问等方式获得一定有效问卷,最后结合课程中相关的理论要点,制作电子课件在课堂上以讲解并结合讨论的方式来展开章节内容的学习。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既把学生采、编、播、演的专业优势突现出来,也在潜移默化中育学生于情理之中,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转变传统教育管理方式
从学校的层面上,对待这一群体应该针对其特点来开展教学工作。既尊重学生个性,又能够考虑到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这样在双方之间可以形成良性的教学环境。从各个学院的层面上,不仅要摈弃过去传统理念中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轻视之风,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强化辅导员的“服务”意识,使辅导员能够真正成为学生的师长朋友,同时提高辅导员的艺术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在提供学生教育服务的过程中以自身良好的人格品质感召学生。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艺术实践的作用,与学校艺术教育产生良性互动。加强党团组织学生阵地的建立,让艺术生中的优秀分子在实际行动中成为学生的榜样力量。
〔参考文献〕
〔1〕 汪东升.艺术类大学生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成都地区艺术类大学生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0,(01).
〔2〕 李轶博. 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途径及方法〔J〕.当代教育科学,2010,(01).
〔3〕 耿学刚. 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对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06).
〔4〕 钟有为,黄伟. 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依据和特点〔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07).
〔5〕 常楷. 传媒院校思想政治教学模式新探〔J〕. 教育评论,2011,(04).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