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学华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强化诚信教育的必要性不断加强,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需求。因此,要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强化诚信教育,必须不断提高语文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强课内外的联系,语文课堂应结合道德与法律进行教学。
[关键词]大学语文诚信必要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2-0075-01
诚信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灵魂。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这种美德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扬。大学生群体作为当代重要的知识分子群体,其诚信意识的强弱关系到民族光荣传统的继承与发扬的状况。强化大学阶段的诚信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人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大学生加强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一)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社会思想的进步与繁荣。在这个繁荣的过程中,大学生充分享受到了时代发展所带来的便利与实惠。然而,众多不良思想与意识也在逐渐侵蚀着当代大学生。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其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过度的物质与欲望逐渐控制着大学生的发展方向,导致众多大学生在步入社会时过分地追求物质而失去诚信意识, 丧失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加强大学阶段的诚信教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继承与发扬传统美德的必经之路。
(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需求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知识群体,其人文素养代表着国家教育的成果。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诸多方面仍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许多大学生缺乏基本的诚信意识,平常不好好努力学习,考试的时候却通过作弊的手段来获得及格或者高分;有的通过托老师的关系来提高自己的分数,完全将诚信抛到一边。这种不诚信的行为极大地破坏了校园的教育环境,对诚信教育的开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不诚信行为的广泛存在会导致学生价值观的扭曲,使整个校园作弊之风盛行。此外,这种没有诚信意识的行为势必延续到学生以后的工作当中,给学生的发展埋下隐患。
二、大学语文教学中强化诚信教育的途径
大学语文课堂作为人文素养教育的最为重要的阵地,在诚信教育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大学语文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是大学生的文化之根、精神家园。因此,大学语文应该承担起诚信教育的责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不断提高语文教师的业务水平
语文教师是学生接受语文教育的重要媒介,对于学生语文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强化诚信教育的基础。语文教师应以身作则地影响与感化学生,严格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语文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的继续教育,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贯彻诚信的教学思想,严格要求学生的诚信行为。对于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行为,应建立诚信档案,这有利于进行长期跟踪教育,确保诚信教育的长期性与持久性。
(二)加强课内外的联系
诚信意识只有在实践中践行才真正有实际价值,这就要求语文课应该充分地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大学生自身行为的随意性较大,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使其进行正面的、有效的社会实践。诚信意识的践行对于促进大学生的自豪感与成就感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语文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使其接受更多的文化熏陶,这对于诚信意识的巩固也有着重要作用。
(三)语文课堂应结合道德与法律进行教学
意识上的自我约束只是单纯意义上的“道德诚信”,即作为道德准则的诚信。而现代意义上的诚信则兼有道德诚信和法律诚信双重意义。而要达到这个现代意义上的诚信目标,不能仅靠古人提倡的当事人的道德内省,更应该依靠与当事人有契约关系的权利义务。除了人的监督,还要有第三方力量,即国家法律。因此,语文教学应在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形成法律观念的硬性约束,使学生增强诚信意识与对诚信行为的认识,这对于诚信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姜威.试论加强高校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6).
[2]张玲.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探究[J].职业时空,2010,(4).
[3]李萍.浅析普通高校学生诚信道德教育[J].科技信息,2010,(14).
[4]张丽美,刘剑.大学生诚信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贵州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0,(35).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