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陶然
【摘要】科技新闻是专业性很强的一类新闻,表述上失之毫厘,常常会导致新闻整体的失实甚至虚假。因此科技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密切相关,后者是前者的基础。本文借助对《新闻记者》10年来评选出的“十大假新闻”的统计,分析了科技报道的三种“失准”类型,即解释性偏差、倾向性偏差、引用性偏差,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还探讨了如何准确把握争议性题材的方法,指出不能回避“疑似成果”,而是要深入调研,听取各方观点,从而做出客观、全面的科技报道。
【关键词】科技新闻;真实性;准确性;假新闻
中国新闻界开展的“杜绝虚假报道”活动,让我们再次认识到了捍卫新闻真实、防范虚假报道的重要性。作为一名科技记者,笔者思考了科技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问题。
众所周知,科技新闻是专业性很强的一类新闻。由于科技新闻所报道的科研成果、科技政策对外行来说,是颇为艰深、较难理解的,而且科研工作十分严谨,一个概念、一个数据如果失之毫厘,便会谬以千里,因此与其他类型的新闻相比,科技报道对准确性的要求更高,其落实难度也更大。
常见的三种“失准”类型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虚假新闻是指未能客观反映事实,带有虚假成分的报道。准确性与真实性密切相关,准确性上存在问题的报道,其真实性注定难保。在各类新闻中,科技新闻的准确性是比较难把握的。因臆测、夸大带来细节失实、整体失真的科技新闻并不罕见。如果一则科技新闻在表述中有一处或多处与实际的科研成果不一致,那么就可能跌入“失实”的泥淖。
根据失实的程度差别,可以把失实新闻分为一般性失实新闻和严重性失实新闻。“一般失实”是指新闻报道中被遗漏的,但却是应该包含在其中的事实片断、侧面、事项等的信息,还不足以造成人们难以把握新闻事实的大致真实面目;“严重失实”是指新闻中遗漏了决定某事实之所以是某事实的关键片断、侧面、事项等的信息,使人们难以通过新闻报道来把握新闻事实的大致面貌,这样的失实新闻几乎就是假新闻。[1]由此可见,在准确性上有严重偏差的科技报道可被视为“虚假报道”。
常见的科技报道“失准”有以下三种情形:
解释性偏差。笔者以《新闻记者》杂志近10年来评选出的“十大假新闻”为样本,对各类假新闻作了统计(见表1)。
以上统计显示,科技假新闻从2001年到2010年总共出现了6条,占“十大假新闻”总数的6%。与体育文娱、社会新闻等新闻类别相比,造假程度严重、影响恶劣的科技假新闻近10年来相对较少。但这个统计结果并不表明失实科技报道的数量较少,只是表明完全失实、严重失实且流传广泛的科技报道数量比其他类别的新闻要少。
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这6篇登上“十大假新闻”榜单的科技报道内容(见表2)。
“地球生命只剩50年”?!看到这个标题,稍具常识者一眼就知不可信。《地球生命只剩50年》报道出自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一份调研报告,这份报告的核心观点是,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以及对资源的掠夺性利用,地球将难以承载人类无休止的索取,多种生物可能会在未来50年内灭亡。记者未能理解这份报告的本意,在对报告的解读过程中做了夸大和歪曲,编辑又加上了耸人听闻的标题,使原本带有警示性的调研报告演变成虚假新闻。
《秦始皇兵马俑腐蚀严重专家担忧百年后变煤坑》一文,则是记者省略了科学结论的前提条件,对专家观点随意解释导致的。事实上,接受采访的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专家并没有说过“兵马俑百年后会变煤坑”这样的话。
首先,夸大、歪曲的科技报道对社会的影响是负面的,给相关科研人员也造成了很大压力。笔者认为,为杜绝此类报道,科技新闻工作者首先应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无论是“兵马俑变煤坑”还是“地球生命只剩50年”,记者未必不知道专家的真实观点,但他们还是在报道中做了夸饰和臆测,让稿件变得更夺人眼球,以博得编辑的“垂青”。因此,提升职业道德素养是杜绝虚假失实科技报道的第一要义。
其次,要提升记者、编辑的科学素养。新闻传播存在编码、译码过程,而科技新闻的一大难点,在于通过译码工作,将专业性的科学术语转化成通俗易懂的日常语言。要做好这项话语转化工作,记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对科学共同体的运作体制、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展至少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才能在译码过程中不至于犯低级错误。
无论科学素养有多高,科技记者毕竟不是专业的科研人员,所以为避免稿件出现不准确的表述,审稿是记者应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通常情况下,科研人员会对报道自己观点、成果的稿件抱有负责任的态度,所以记者如果对报道的准确性不是很有信心,就应该给科研人员审稿,让他们为稿件把关。如果科研人员在采访中提出要审稿,记者则必须满足其要求,这既是为了确保稿件的准确性,也是对受访对象负责。
倾向性偏差。由于企业发布的科技信息与经济利益密切相关,因此这类信息可能存在“倾向性偏差”。记者在报道时更要注意客观、准确,不要让自身沦为利益的“共谋者”。
在《微波炉是恐怖杀手》、《中国每年有220万青少年死于室内污染》等假新闻的背后,不难发现企业的身影。“微波炉是恐怖杀手”谣言的始作俑者被认为是一家跨国企业,该公司通过媒体发布谣言,是为了打击微波炉生产企业。“一项权威机构的最新调查显示,中国每年有220万青少年死于因室内污染所引发的呼吸系统疾病”——这个数据其实是由一家公司提供的,目的是凸显该公司生产的快速除甲醛空气净化器的价值。然而,记者对这一数据没有求证,而是直接引用,导致了假新闻的出炉。
这两个案例告诉我们,记者在涉及企业的科技报道中要十分谨慎,不能“轻信”其科研结论,因为企业为了获利,在科技信息的发布中可能提供不真实、不准确的内容。为避免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可采用“比对采访”的方法,即在采访企业后,还需采访相关领域的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将双方或多方的说法进行对比,以求得事实真相。
引用性偏差。当下,信息多元,外媒科技新闻因所在地科技领先而受到采编者的青睐,但外媒信息来源多样,求证困难,稍有不慎,就会闯祸。
2001年7月22日,《北京青年报》刊登大篇幅报道《美国医生操刀换人头》,称美国医生罗伯特·怀特教授将赴乌克兰进行人类历史上首次人头移植手术。7月25日,方舟子将这则新闻收入新语丝网站,并批注:“智力稍正常者都不会相信。”方舟子“考证”后指出,有关怀特医生换头术的报道最早出自美国超市小报《全国探究者》,也有媒体认为该报道的始作俑者是美国广播公司。
不管始作俑者是哪个媒体,国内媒体的编辑在编发国外科技新闻时,首先应查找信源,如果信源是《全国探究者》这类小报小刊,那就得“严重存疑”。一般而言,《自然》、《科学》等严肃的科学期刊才是最可靠的信源。其次,编辑应咨询相关领域的国内专家。像换头术这种难度极高而且存在明显伦理争议的手术,如果已没有技术障碍,那么国内专家应该是知晓的。向这些专家咨询一下换头手术的可行性,就能对这个新闻的真伪有一个初步判断。
争议性题材的准确把握
在科技报道中,除了要在准确性上严格把关外,还要做到对争议性科研成果的准确把握。争议性、开放性题材,在科技报道中大量存在,这是科技报道的一大特点。诚如恩格斯所言,“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2]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推进完善的,严格地说,任何科研成果都是开放的,而非终极性的。因此,科技报道面对科研人员的正确或错误的研究活动都有报道权,只要它表现的是科研人员的行为和结果,就是一条真实的新闻。这类新闻注重的是报道科技工作者的探索,它能否反映真实的科学规律则另当别论。[3]这种带有不确定性的科研活动,对记者把握题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为科技报道见水准、分高下的一项挑战。
笔者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在采访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时,笔者听说了一位很有争议的发明家,他学历不高,是一家不知名的科技公司的老板,却拥有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发明——十进制网络协议IPv9。与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互联网协议IPv4、IPv6相比,它不但能分配更多的地址,还能把根域名服务器从美国“搬”到中国,使我国拥有对互联网的主导权。“科学骗子”、“愚人节的发明”……十进制网络问世后,被很多专家指责为一场科学骗局,可也有一些专家认为这是个意义重大的发明。听说这一事件后,笔者本不想去采访这个发明家,因为这可能导致虚假报道,但万一这是一个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呢?在好奇心和责任心的驱使下,笔者还是走访了发明家,深入了解十进制网络的来龙去脉,并走访了多位支持十进制网络的专家和政府官员,并听取了反对它的专家的意见。经过一番调查后,笔者认识到十进制网络并非“彻头彻尾的骗局”,它也许存在缺陷,然而它确实是一个有科技含金量的发明。
2007年年底,笔者发表了题为《上海专家制造网络“新规则”》的报道。2008年,人民日报、新华社也对十进制网络作了报道,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重视。上海世博会前夕,笔者又了解到这位发明家发明了一种安保设备,它利用十进制网络联网,有望为世博会安保工作作出贡献。笔者就此发了一篇内参,得到了市委领导的批示,结果这套设备在世博会期间得以采用。
科技新闻需要去伪存真,但对有争议的“疑似成果”不闻不问,也是不可取的。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是:实事求是、深入调研,既不偏听单方面意见,也不能心态过于保守。如果某个科研结果确实争议很大,记者无法判断,那么可暂不公开报道,继续跟踪,或通过内参向有关部门反映。
总之,科技新闻采编人员应领会“杜绝虚假报道”的精神实质,即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在工作中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媒体专业素养,深入采访,求真务实,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实、准确、全面、客观的报道,从源头上杜绝虚假失实科技新闻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张涛甫.十年百条虚假新闻的样本分析——《新闻记者》“年度十大假新闻”评选十年分析报告之一[J].新闻记者,2011(5).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218.
[3]刘建明.科技新闻的真实意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3(2).
(作者为新闻晚报记者、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硕士生)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