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资料?总结成就?发现缺失

2012-04-29 02:03吕寰
中国美术 2012年2期
关键词:批评家世纪中国画

水天中先生在1985年写过一篇短文,题目是《迎接美术理论的春天》,刊登在1986年1月20日的《中国美术报》上。他在文章中写道:“也许是因为三十多年来,预报文艺的春天即将到来的通知发得太多,以致人们对于世界上是否会有真正的春天,也产生了怀疑。但改革和开放政策确实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气候,大好形势已经泽及文学艺术。美术史、美术理论和美术批评的迅速发展,预示着春天的来临,而最能传达春消息的‘物候,便是青年理论工作者的出现。他们未发预告,不待批准,蓦然绽开,破土而出。等到人们感觉到他们的存在时,风霜冰雪已经奈何他们不得了。以他们为代表的理论新风,猛烈冲击盘踞艺坛多年的‘经学的思想方式。”美术理论春天的到来,让更多的理论工作者参与到中国美术的现代化进程中来,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理论工作者们和美术家共同用理想与激情推进了中国艺术的民主化、多元化和现代化。在这个春天里,孕育了很多的种子,催开了很多的花;几十年来,寒来暑往,四季轮回,中国的美术理论建设、美术研究和美术批评终得硕果累累。当然也有不足与缺失。三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青年理论工作者如今已进入耄耋之年,在21世纪之初,将10位打着共同时代烙印的美术理论批评家聚集在一起,将他们在过去三十年来思考的成果出版成丛书,无论对批评家、学术界还是出版界,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它为中国美术史的发展“积累资料,总结经验、成绩,发现缺失,以进一步推动中国美术批评事业的健康发展”(邵大箴语)。

人民美术出版社以高远的学术眼光推出《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10卷本)丛书,分别是《邵大箴卷》、《李松卷》、《水天中卷》、《郎绍君卷》、《薛永年卷》、《贾方舟卷》、《刘骁纯卷》、《刘曦林卷》、《皮道坚卷》、《翟墨卷》。这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美术理论及美术批评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美术理论家及批评家近二三十年来发表过和未发表过的理论批评文章的集结与收录,内容涵盖美术理论、美术史研究与美术批评三个方面,时间跨域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论著入选该丛书的10位美术理论批评家是邵大箴、李松、水天中、郎绍君、薛永年、贾方舟、刘骁纯、刘曦林、皮道坚、翟墨。他们都是20世纪70年代末乘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成长起来的艺坛劲笔,时代赋予他们勇气与激情,使其于中国美术的现代化进程中,不畏牺牲,摸索前行。正如邵大箴先生在为本套丛书撰写的“总序”中所说:“美术批评和美术创作一样,需要有探索精神。探索的过程是艰苦的,探索的结果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同样充满艰辛,并带有冒险性。正是因为包括美术批评在内的一切探索具有这一特点,它对从事探索的人是一种乐趣,并对社会大众产生吸引力和刺激力,从而对他们有所启发,引起他们进一步的思考。”

当前活跃在我国的美术理论批评家们,正是怀着这样的精神和勇气,在中国的美术现代化进程中,以其客观、冷静的观察,敏锐的思维,睿智的剖析,共同关注着20世纪中国现代、当美术的发展,发表批评意见,提出问题,引起关注,发起讨论,探索真理;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开阔的史学视野,辩证的历史观点,梳理着繁杂的美术发展脉络,披荆斩棘,大浪淘沙,厘清现象与本质。他们的探索活跃了美术创作的氛围,推动了我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的美术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学术支持。美术批评家在对美术创作和美术现象发表批评意见的同时,他们的批评文章又成为被批评的对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物的变化,人们的认识和意识也在变化,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也将改变。但是,其历史价值和意义不容否定。这一点,邵大箴先生的阐述精辟实在:“美术批评家们发表的见解,要受客观的检验,受历史的鉴定。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批评文章又都是被批评的对象。回过头来看批评家发表在几年前或几十年的前的文章,时过境迁,有的也许已无现实意义,但倘若它们当时曾经在艺坛引起过关注和争论,在今天还是有价值可言的,价值主要在于批评家对现实问题的敏感回应,在于探索真理的精神,还有分析问题的方法。”任何一段艺术史,都是由当时问世的艺术作品和时人对它的品评和记载构成。因此,当代美术理论批评家的理论批评文章便成了今人及后人观看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和编写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史的必备文本和借鉴。

当然,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活跃于艺坛的美术理论批评家们,还有很多人也为中国的美术研究和美术批评事业贡献了自己的才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美术理论发展和美术创作添砖加瓦、推波助澜,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但由于出版规模有限,我们暂时无法入选更多。从这个角度上说,仅仅10位美术理论批评家的学术成果,是不能涵盖中国现、当代美术研究和美术批评的,更不能代表中国当代的美术理论与美术批评总成果和水平。它只是“美术理论的春天”(水天中语)以来,中国现、当代美术研究和美术批评领域盛开的其中“十朵奇葩”。

改革开放后的当今时代,是对于过去政治为先的时代中所犯的错误的集体反省、纠正、平反的时代,是西方老的、新的艺术流派、思潮纷纷涌入我们意识领域的时代,更是引发美术界再次革命并与体制和传统对抗的时代。从1979年“星星画展”到1985年、1986年的“新潮美术运动”,从1989年的中国前卫艺术展到20世纪90年代艺术观念的多元化和艺术语言的日趋成熟,期间之跌宕起伏,艰辛坎坷,抗争与欣喜并存,迷茫与问题同在,夹杂着纷杂喧闹的的争议与论辩。时代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为理论批评家们提供了大展身手的机遇。他们站在时代的前沿穿越古今,比西谈中,纵优横虑。入选文丛的每一篇文字都是作者们的心血之作,是他们不同时期在面对不同的现实情境中所做不同思考和对现实问题的敏感反应。其学术思想、历史观点与批评意见均寓于其中。作者们对入选丛书文字的精挑细选和精心编排,使丛书成为展现理论家批评家们美术理论研究与批评成果的最好读本。丛书按照专题来分章断节,结构明确,脉络清晰,问题明了。具体章节如下:

《邵大箴卷》:新局与问题,新潮与批评,借古开今,史论与美育;

《李松卷》:世纪回望,辐射交融,追流溯源,个案研究,民族民间,展览出版;

《水天中卷》:历史回顾与现实思考,当代绘画评论,时代、社会与艺术,放眼域外;

《郎绍君卷》:中国画面对的情境,中国画革新的历史经验,中国画教育,论笔墨,中国画的研究与批评,谈书法,画家研究;

《薛永年卷》:综论、专题、短评,前辈风范探寻,中青年名家研究,史论学术论评;

《刘骁纯卷》:由外向内,由内向外;

《刘曦林卷》:世纪纵横,个案背后,两峰分合,思潮辨析,油画二题;

《贾方舟卷》:批评:回顾与反思,艺术与体制,“架上”与“非架上”,性别视角,水墨画的现代进程,个案解析;

《皮道坚卷》:批评理论与问题研究,实验水墨研究,批评个案;

《翟墨卷》:美学大一论,设计创悠论,艺术因变论,童话天元论,摄影多瞬论,文明融通论,随缘韧游录。

从上面列的章节标题就可看出每个美术理论批评家对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不同的关注角度,他们的思考与探索,为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提出了很多的问题和研究课题。对近百年来中国画的历史脉络的梳理,对中国画前途的几度论争的思考,对中国画的艺术规律的探讨,对中国画发展中所遇到的古今中西等问题的清理与分析,对文人画的研究,对中西融合论的探讨,对当代美术创作思潮的批评与思考,还有中国现代油画的史论问题、当代艺术发展的现状与不足、体制对美术创作的影响、美术批评体制与建设、名家个案分析、当代画家评论、美术史研究成果等,都是中国近现代及当代美术研究的重要成果。10位批评家学术出身不同,经历不同,批评视角不同,切入点不同,方法不同,正所谓“十家争鸣”,“百花齐放”。不同的思想、见解、方法、智慧在这里交汇融合,共同展现出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发展的脉络、主线、主要问题和主要人物等,构成了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进程的清晰画面,让读者从纷杂庞芜的艺术现象中清晰地看到了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脉络与现状。这正是他们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使命所在。

10位美术理论批评家们的“自序”同样精彩,批评家们将他们的从学经历、学术思想、学术方法、思考角度毫无保留地向我们娓娓道来,文字平实中透着谦卑,字字句句无不充满了他们对艺术沉重的责任感和神圣的使命感。在这次他们对自己半生学术生涯的回顾中,更不乏深刻的人生感悟,让读者感动之余又颇感受用。作为时代风口浪尖上的弄潮人,他们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和学术历程都是20世纪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可观视点。于书于人,我们都可观看、领悟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进程中的纷纷攘攘、是是非非,于历史中感悟人生,于人生中体味历史。

(吕寰/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

猜你喜欢
批评家世纪中国画
中国画
世纪赞歌
新锐批评家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1999,世纪大阅兵
今日批评家
My School Life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