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2-04-29 00:44:03王应治
成才之路 2012年2期
关键词:个性发展创新能力

王应治

摘 要:新的体育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多涉科、广积累、勤练习,这样做才能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习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特别是在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更要注意引导和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体育新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更能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个性发展;创新能力;创新态度;创新技能

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是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体育课教学环境的开放性、教学目标的全面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选择性、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在发展学生个性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在体育教学中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体育活动大多是以集体协同方式进行的,学生在互相配合、协同的集体活动中,以身体活动为媒介,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可依赖感、信任感以及相互了解、尊重和自尊,对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体育运动有着显著的竞争特点,也同样推动着学生好强心、进取心、创新精神、英雄主义等的发展。

一、如何通过体育课教学来培养学生的优良个性

世界上没有各种心理特点完全一样的人,即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个性,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既然如此,在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优良个性,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适应学生的个性。在分析学生心理差异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良好品质与个性,即因材施教。

1. 了解学生的心理水平和身体素质水平,提出适当的要求

只有根据学生具体的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跳起来,够得着”,才能使优秀学生发挥长处,更上一层楼,使中等生再提高一步,使后进生有成功的希望。唯有这种对每一个学生都“适当”的要求,才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心理发展。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仅不能达到规定的目的,反而会阻碍学生的心理发展。

2. 了解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及时进行激励

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或不参加体育运动的动机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学生的需要、兴趣和体育健身观。然后,一方面针对他们的需要进行激励,充分调动其参加锻炼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克服消极因素,培养高级需要,形成强大而持久的积极做好各种训练动作的学习动力。

3. 了解学生的优缺点,通过体育活动帮助学生以长补短

每个学生的个性中都存在不同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因此,教师首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优缺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安排体育活动,有的放矢地进行训练,通过各项运动帮助他们扬长避短。这种有针对性的体育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了他们的体育特长,还能帮助他们展示优良个性,克服缺点,弥补短处,使他们更好地成长。

4. 了解学生的个性,培养个性充分发展的体育人才

学生的个性各种各样,有爱运动的,有不爱运动的;有内向的,有外向的;有能力高的,有能力低的。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个性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体育特长生,更应当做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因为个性不仅决定人对环境的顺应,还左右着人去改造环境,同时改造着自己。一个先天身体素质优越的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个性,或是没有充分发展的个性,也很难成为优秀体育人才。只有让他们的个性充分展示,体育潜力才能充分挖掘出来,成为个性优良的体育后备人才。

二、如何通过各种学习方式,在个性得到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培养体育创新的态度

(1)教师必须富有创新精神并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态度,教师必须首先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只有自身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造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的学生。就教师的“创新精神”而言,它主要包括:创新思维、首创精神、成功欲、甘冒风险、以苦为乐精神。

(2)创新要以人为本。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还未想到,但必会喜爱的活动。要从学生喜爱的活动中找突破口,不因循守旧。主动突破教材定式与习惯性框架,在教学内容上要由以单纯的执行和完成《大纲》向以《大纲》为基础,补充具有当地特色、学校特点或时尚活动的灵活丰富的教学内容转变。

(3)创新必须大胆探索、求新。体育创新是他人未曾想过、做过的,常常突破传统方法,打破平衡格局。创新者的思想和行为,难免不为多数人所接受。在活动中,学生的种种创造性表现常常与错误、缺陷、顽皮、任性、争吵等联系,学生不断“犯错”的过程,其实是不断改正错误,完善方法的过程。如不给予这类机会,轻易代替、否定,非但剥夺了学生探索的乐趣,尝试失败、内疚、挫折的情感体验也会使学生变得懒于动脑,疏于尝试。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正确对待“良性争吵”,多给学生创造“犯错”的条件和机会,大胆求真、求新。

2. 培养体育创新的技能

创新是一种学习过程,需要技术知识的积累。因此创新过程是一种有组织的、时间序列的、不可逆转的和路径依赖的过程。创新是与教师的“干中学”和学生的“用中学”等活动紧密相关的。因此创新所需要的技术、技能、知识与其说是一种大家都可获得的公共知识,还不如说是一种特有的和带有地方、学生特色的知识,学生的技能创新有其本身自然的路径。尽管某项技术、技能的创新发生在某一时刻,但是我们追溯上去,这个实现技能创新的学生一定已经有了较长过程的该项技能知识的积累过程和学习过程,没有这样的知识积累和学习过程、没有任何渊源关系,学生要根据公共知识,实现某一活动的突然的技术创新是极其困难的。

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技能形成规律的定性和量化研究。例如,影响学生动作技能的因素包括哪些(如学生形态、身体素质、课堂教学结构、教法研究、学法指导、发展身体素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弄清楚哪些是主要因素,然后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较快地形成动作技能的动力定型。没有体育技能很难有体育活动的创造力,在创造性的活动中,技能越高,就会产生更多的新设想、新活动。

总之,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认识,不断地转变思想观念,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有意识的培养他们创新的态度、创新的技能、创新的思维,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新课标理念下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鑫刚.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2).

[2]王杰尘.对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体育教学,2005(2).

(洛阳市第四十中学)

猜你喜欢
个性发展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化工管理(2021年7期)2021-05-13 00:44:44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信息化建设(2019年2期)2019-03-27 06:23:58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28
加强班级教育有效管理,激发学生追求幸福指数
考试周刊(2016年91期)2016-12-08 23:15:45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
数学课堂的自主化教学
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16:23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