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

2012-04-29 22:29:13刘浚
人民论坛 2012年2期
关键词:科学内涵本质属性公平正义

刘浚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系具有内在逻辑。其中,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石;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谐社会理论提出的目标任务及保障条件,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径和手段。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系内在逻辑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要求,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作了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系。揭示这一体系的内在逻辑,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精神实质,具有重要意义。

立论基石: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科学理论的形成,既要有实践依据,又要有理论依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经提出,人们首先要问的是为什么,即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笔者认为最根本的理由是“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的这一“本质属性”,回答了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立论基石或理论生长点。

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虽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没有明确提出“和谐社会”,但他们设计的未来社会实质上就是和谐社会。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设想,到列宁“使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的主张,从毛泽东“生动活泼”政治局面的提倡,到邓小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都说明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就是和谐社会。本质属性既反映事物的根本性质,又反映事物的基本特征。“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科学论断,不但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深刻和全面,而且明确地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社会是“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我们可以说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统一的社会;可以说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协调发展的社会。“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①胡锦涛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言简意赅、高屋建瓴的定义,既深刻揭示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又精辟概括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面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从六个方面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面貌:“民主法治”是指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状态;“公平正义”是指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各方面的利益都得到妥善协调和处理,实现了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状态;“诚信友爱”是指全体人民诚实守信,全社会互帮互助、相处融洽的状态;“充满活力”是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和发挥,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都得到尊重、支持和肯定的状态;“安定有序”是指社会运行有序、安定团结,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状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指生产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的状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框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从三个维度勾画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框架。第一,“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属性。发扬民主,依法治国,实现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在国家政治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治理中,在处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中,必须严格贯彻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第二,“安定有序”、“充满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属性。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安定的生活环境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基础。充满活力表现为社会多样性的存在和丰富发展,整个社会大系统生机勃勃。只有安定有序的社会才会充满活力;只有充满活力的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安定有序。第三,“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属性。诚信友爱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要求,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状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调节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人对自然的态度影响着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冲突必然导致人与人的不和谐状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从两个方面说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质。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和谐状态。一方面,它不是空想社会主义所设想的“乌托邦”,也不是现代资本主义所标榜的“福利社会”,更不是封建式的“田园牧歌”;另一方面,它也不同于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而是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怎样构建:目标任务举措和保障条件

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接下来的问题是怎样建设或构建。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从以下方面作了明确回答。

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举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举措,从总体上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决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六大原则”,明确了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路、依据和方式方法,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决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任务”,把“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体要求,有重点分步骤地落到实处,把“目标”任务化。《决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五大举措”,对经过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政策措施,是“任务”具体化、操作化,对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则明确了基本思路和努力方向。

保障条件:动力机制、政治保证和精神支柱。第一,共建共享,正确回答了靠谁来构建重大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机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靠谁来建设?胡锦涛强调,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只有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才能使这一宏伟目标变成现实。”②我们要把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③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和手段,共享是共建的结果和目的。共建的水平越高,共享的成果就越多;共享的程度越高,人民群众共建的动力就越大。这样,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共创和谐伟业的生动局面。

第二,“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回答了由谁来领导、以什么方式来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党内和谐是指党内生活健康、党内关系融洽、党建和各方面工作运行有序,是既有集体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党担负着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责任,起着领导核心的作用。实现党内和谐,能充分发挥党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只有实现党内的和谐,党才能担负起领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责任。

第三,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道德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和谐文化,是以和谐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体系。它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以和谐为价值取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赖于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有赖于树立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有赖于各种矛盾的化解,有赖于和谐文化精神的形成。这一切都需要和谐文化来引导,需要和谐文化精神来滋润,需要和谐文化氛围来营造,需要和谐文化秩序来维系。

第四,和谐世界,回答了怎样创造一个有利于我国的良好的国际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外部条件。和谐世界是指民主、和睦、公正、包容的世界。“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这两个概念,前者是“治国”,后者是“平天下”,但就内在联系看,“和谐世界”是“和谐社会”的延伸。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已离不开世界。胡锦涛提出“和谐世界”的主张,表达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建设和谐世界,是中国首次以一种全球视野,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的终极目标所做的价值思考和人文关怀,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如何处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的一个新视角。(作者为西南石油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本文系西南石油大学校级科技基金项目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010XJR079)

注释

①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2月20日。

②③胡锦涛:“在参加全国两会政协联组讨论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7年3月7日。

猜你喜欢
科学内涵本质属性公平正义
试论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准确理解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
当代陕西(2020年13期)2020-08-24 08:21:34
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提速
人大建设(2018年11期)2019-01-31 02:40:52
浅论人才的本质属性
市场周刊(2017年1期)2017-02-28 14:13:42
农民专业合作社本质属性及实地考量——基于浙江省1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
关爱弱势群体 维护公平正义
『四个全面』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学习月刊(2015年21期)2015-07-11 01:51:36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及其启示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08
遵循法治 促进公平正义
浙江人大(2014年2期)2014-03-11 20: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