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批判融合

2012-04-29 00:44林美群
人民论坛 2012年2期
关键词:大众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林美群

【摘要】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文化语境。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始终存在着对传统文化的重估、扬弃和整合。当前中国处在新的文化冲突与整合期,回顾历史,总结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批判融合的成功经验,能够为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五四时期批判融合

中国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文化语境。马克思主义在传播过程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基础上的吸纳和融合,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理论。回顾历史,总结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成功经验,对于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进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文化语境

从1840年开始,西方文化伴随着血雨腥风而来,战争灾难和民族屈辱沉痛打击了中华民族内敛保守、固步自封、唯我独尊的民族心理。透过军事、政治冲突,在探寻中国社会变革深层的文化根源中,在反思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功过利弊中,拉开了中国近代文化变革的序幕。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西学东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在此启发下,洋务派认识到中国正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选择办洋务以自强求富,甲午海战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慷慨陈词,奔走呼号,猛烈抨击现行的封建制度,赞美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在封建统治集权的围剿下,仅存半年就宣告失败。之后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推翻了象征中国传统权威的皇权帝制,取得辛亥革命的胜利,使中国社会结束了两千多年王朝更替的历史循环。但由于未触及到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缺乏进行与政治革命相适应的深层文化与价值体系建设,为革命后帝制的复辟保留了土壤。

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中国从此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文化也开始向着新民主主义文化转变。五四运动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扩大了在中国的影响。近代无数次的文化探索冲破了封建思想的桎梏,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文化语境。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进程中,始终存在着对传统文化的重估、扬弃和整合。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融合

在批判传统封建专制思想的过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担当起了冲击封建文化的历史任务。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先进的知识分子冲破封建主义的思想禁锢,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提倡新道德、新观念、新文化,要求改造国民素质,提倡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以民主政治来反对封建专制和军阀独裁,反对旧道德、旧观念、旧文化,虔诚地接收并热情地传播西方思想文化,为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文化与思想基础。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1915年开始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在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极力歌颂法兰西人对“近世文明”的贡献,讴歌《人权宣言》中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并声言如果要进行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方的先进文化。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重点批判三纲五常,他认为不存在万古不变的真理,应学习西方的平等和人权思想,提出废除封建专制制度。五四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接受民主与科学的基础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把马克思作为认识世界、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反映了中国近代文化的历史走向。

以传统文化的精髓为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在对传统文化批判的基础上推进的。同时又强调挖掘中国文化优良传统和中西文化结合重构中国新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迅速传播和民族的认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文化契机就是要适应中国具体的文化环境和文化传统。毛泽东强调:“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加以总结,承继这一份遗产。”①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正是处理好了民族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人民可能接受、可以理解的表达形式,才使得五四时期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历史上传播的第一个高潮。

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促进了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改变了近代中国的文化走向,成为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五四运动时期走向大众化,一方面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是因为马克思主义适应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需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契合点取得了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认同。“儒家的大同思想,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追求,讲求群体的观念以及道家无为而治的理想等,都从不同的层面折射出社会主义的因素,尽管这些因素是空想的、主观的,乃至宗教性的。这些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的认知障碍,奠定了他们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的心理基础”。②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批判融合的现代启示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成功经验,对于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和思想意识形态中有着深刻影响。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在现时代仍然具有生命力和重要价值。发掘传统文化当中蕴藏的精髓,自觉地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和文化精神。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既保持民族优秀传统,又适合当代社会特质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体系。

在文化转型的时代格局中,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处理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探寻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对接点,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为中国提供有效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只有汲取中西文化之精华,赋予时代之精神,熔铸崭新之文化,才是科学的文化选择模式,才能指引中华民族朝着复兴的目标前进。

融合传统文化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进程。回顾历史,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得以传播,与中国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实际情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被中国人所接受,并发展壮大,形成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成果,指导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历程。现在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需要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从中发掘现代价值满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使传统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形成良性互动。因此,能否合理借鉴历史经验,着力突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环境的契合点,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关键。

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关键是要丰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使其本土化,增强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增强其丰富性和时代性,提高理论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使之更加具备走近大众、贴近大众的强大力量。为此必须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认识马克思主义,有助于我们探索既立足于本民族文化传统,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面向未来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坚持文化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力,是中国人民前进的精神动力,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民为贵”、“仁”、“义”、“天下为公”的崇高理想和忧患意识,都是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和宝贵财富,与我国当前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有相通之处。因此,我们要抛弃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不断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以科学合理的态度审视中国传统文化,赋予更新的时代内涵,对构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合理文化内核有重要的意义。近代文化交流的经验昭示我们,必须坚持走综合创新之路,传统文化的合理因子应成为当今文化建设的民族性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③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提升到新的高度,并为中国文化的前进道路指明方向。

当前中国处在新的文化冲突与整合期,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综合创新之路,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体,以社会主义文化为主导,吸纳西方近现代文明的活力,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文化。(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部;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研究成果,编号:DL10CC25)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4页。

②吴雁南:《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第2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71页。

③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4页。

猜你喜欢
大众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