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建构与中国和平崛起

2012-04-29 00:44:03邹广文陈斐
人民论坛 2012年2期
关键词:实力建构文化

邹广文 陈斐

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文化环境,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不但是中国步入全球化发展时代的紧迫任务,更是落实以人为本、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我们只有自觉建构文化软实力,才能确保未来中国改革的方向,才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文化需求,才能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重要保证。

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稳定、先进与和谐的文化,对于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将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打好,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稳定、和谐、健康地发展。而良好的文化环境应该是开放、全面的。目前,我国身处世界大潮之中,已进入追求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正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一切新的积极力量。只有充分认识到建构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才能完全发挥文化的导向、支撑和动力作用,才能把各方面力量最大化地团结起来,和谐社会的美好目标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

建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步入全球化发展时代的紧迫任务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进程中,伴随着国家硬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也得到了全面迅速的提升,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积极发展。但我们同样看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才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之间仍有着相当大的差距,软硬实力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渐显现,国际国内社会对我国软实力的现状和未来也有着很多忧虑。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后,文化贸易和经济活动要遵守国际准则,对外开放的程度大大增加,无论是在国际文化市场,还是在国内文化市场,都面临一个和国外资本同台竞争的问题,如果不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建构文化软实力,不仅我们自己的文化产品输出有问题,影响力受到限制,而且还会被别人占领本土市场,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文化安全。

建构文化软实力是落实以人为本、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

发展先进的文化生产力,建构文化软实力,其根本目的还是在于服务于人,服务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根本需要。人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也是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怎样对待人,是国家软实力与国家形象的根本之所在。以人为本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主要的治国方略之一,“今天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①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使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普遍认同感和满意感,从而达到思想上的协调统一,最大规模地将人心凝聚起来,进而推动和谐社会积极构建。在全面生产中,其最终目的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②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文化的积极作用。通过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重视人、尊重人、培养人,以人为主体,有利于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政策方针。

建构文化软实力能确保未来中国改革的方向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快速发展,GDP总量位列世界前茅,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飞速。但是,正如GDP不能说明一切一样,硬实力的增长无法解决许多问题。单就经济发展而言,我国的发展起点低、起步晚,人口规模巨大、劳动者素质有待提高,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许多产品位于产业链的低端位置。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较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距离。复合型人才短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效率不高。我国高技术出口额占世界总量的5.0%,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在40%左右,与发达国家的60%~80%有明显差距。物质文明和先进文化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不仅仅是技术创新的问题,根本上还是文化创新和文化发展的问题。

目前我们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收入分配不公,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等等问题的解决都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改革没有一帆风顺的,而且改革的每一步,都伴随着新旧思想的碰撞、新旧体制的争斗。在这个改革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建立起先进文化、和谐文化,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民心,确立社会发展的方向,解决深层次问题,抵御外来文化的腐蚀。当我们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一种好的文化、制度和价值体系必然成为经济发展是否能向良性方向发展下去的深层的、决定性因素,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方向。③在这个阶段,文化的方向就会主导改革的方向,成为决定改革能否向良性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建构文化软实力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我国目前文化产业发展不足,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滞后,文化产业的市场运行机制尚未真正建立,文化竞争力低下,图书馆、博物馆、文艺演出场所等公共文化设施总量虽有增加,但依然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比如,公共图书馆仍十分匮乏。据统计,目前我国平均每46万人才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全国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仅为0.27册,一年购书经费人均不足0.3元,而在总共3000家公共图书馆中尚有600多家全年无一分钱的购书经费,大量县级公共图书馆几乎名存实亡。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一个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而现行文化状况无法适应这个要求,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需要也在不断提高和变化之中。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也就是说,在满足基本的物质层次的基础上,人们更多地关注精神上的、心理上的需要,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所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的更高级需求便会优先增长,而文化产品与文化消费则会优先增长。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文化教育消费支出在快速上升,并呈现出多样性、自主选择性的特征,而文化状况与城乡居民的文化需求严重不符,文化发展中的一系列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公共文化设施不足已严重制约了公众休闲生活质量的提高。

建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和平崛起的重要保证

在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主题的当今时代,发展文化软实力是张扬国家吸引力,赢得世界的认可和尊重的重要途径。美国超级大国的定位不仅来源于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更来源于其文化的吸引力。在这个多极化和全球化的世界格局中,我国要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不仅要有硬实力的支撑,还必须具有文化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发展文化软实力不仅能为国家软实力建设奠定基础,也为国家硬实力的增强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撑;它不仅事关一个民族的国际形象,更是中华文明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的重要保障。

文化软实力是凝聚民族力量、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国家的发展和强盛,社会的安定与团结,民族的自强和复兴,人民的安居和利益,都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支撑与推动。文化是立国之根本,尤其是在这个文化价值冲突日益加剧的环境中,文化决定了一个民族精神家园的前进方向,正是中华文化构筑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发展文化软实力才能重塑我国在全球背景中的文化身份。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核心标志之一,没有文化软实力这个要素的作用,一个国家不可能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展开顺畅积极的活动,也产生不了巨大的影响力,承担不了一个大国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从而难以发挥相应的作用和价值。

从安全性上讲,越是强势的文化就越具有文化安全性,因为它不仅对其他文化具有侵蚀性和吸引力,对自身也拥有强大的自信力和底定心。反之,越是弱势的文化,其安全系数越低,也越容易被其他文化覆盖。一个国家的和平崛起,如果没有强大文化的保驾护航,是难以想象的,没有安全系数高的文化,和平崛起就没有了保障和持续的原动力。纵观当今世界文化安全形势,一个国家的文化安全状态往往是和一个国家的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大小成正相关关系的,而这种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大小,又是与这个国家提供给世界文化产品的能力相一致的。④文化关乎主权,文化安全问题就是一个国家精神家园的安全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硬实力有了相当的提升,软实力也有了相应的增加。在目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发展阶段中,文化软实力正是凝聚民族力量度过关键时期的强大动力,建构文化软实力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非凡的时代意义,这不仅是扩大文化影响力的问题,也是硬实力发展的方向和动力问题。(作者分别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注释

①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人民日报》,2006年4月23日。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3页。

③顾江主编:《文化软实力与产业竞争力》,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4页。

④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安全》,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45页。

猜你喜欢
实力建构文化
见证创新实力的跃升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阿来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8:26
软实力致胜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实力抢镜
中外文摘(2020年18期)2020-09-30 14:47:04
谁远谁近?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西部大开发(2017年8期)2017-06-26 03:16:16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