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军话民歌的历史形态及艺术价值概述

2012-04-29 00:44赵玉生
飞天 2012年2期
关键词:军歌海南岛黎族

海南军话民歌是一门历经千年的古老民歌,与崖州民歌、黎族民歌、儋州调声竞相崛起,共同植根于海南岛民歌沃土之中,并经历了一个漫长继承、嬗变的过程,已成为军话地区群众的民间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军话民歌是中国古代戍边军人流传下来的民歌,也是海南历史悠久的民歌之一。

一、海南军话民歌的缘起

海南岛位于我国最南端的边陲,四面环海,比邻几个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史载,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四月,南越国丞相吕嘉谋反,汉武帝当年秋,派遣伏波将军路博德率10万军士平乱到达海南岛。这是汉军人最早进入海南岛的记载。东汉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又有伏波将军马援率军抵琼。两伏波将军在海南的遗迹证明了汉代戍边军人曾至于此。留守的军人将中原方言带到了海南岛,传来了军话和军话民歌。

军话民歌经过漫长历史的积淀,不断变异和发展。隋唐五代时期都曾派军队南征至琼。在海南有昌化军、万宁军、珠崖军等建制屯兵戍边。海南是移民岛,从全国各地迁入的汉族、黎族、苗族、回族的人民杂居,诸多文化相互影响,军话民歌已成为海南地方特色的古老民歌品种之一,至今仍在海南岛西部地区的民间流行,在讲军话的地区尚有“五月五下南赛歌节”的习俗。

二、海南军话民歌的界定

军话民歌是以军话演唱的民歌,主要在讲军话的地域中流传。具体分布地域在儋州市、东方市、三亚市、昌江县的部分地区,是古代军屯的所在地,讲军话的人一般都为来自北方军人的后裔。

在三亚、东方、儋州、昌江等讲军话的地区,更是歌潮如海,在海南岛凡讲军话的地方就有军话民歌在传唱。军话地区一年一度传统民俗的节日——“下南”节都要举行“军歌”大赛。“下南”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并成为军话人的传统节日。

三、军话民歌的形式

军话民歌保留着古老的中原文化特征。歌词存有很多的古汉语,古韵古朴,读音似旧时该古文字读音。句式类唐诗,多为七字四句式。四句为一首或一段,二四句压脚韵。曲调风格近似吟唱,曲调虽有多种,但大同小异,因此很容易普及和传播。

(一)按歌词形式分

按歌词形式可分为:短歌、长歌、一索歌、对歌和歌剧。短歌,一般是指四句一首,或八句一首的歌。长歌,一般是指十二句或十二句以上为一首的歌。一索歌,一般是指比长歌更长,三十首以上的短歌才能称为一索歌,它就象一条绳子一样,拉得很长很长,所以军话人叫它“一索歌”。

对歌,是两个人对唱,有一问一答的,也有你唱我和的。

歌剧,歌剧则是多人演唱,唱的时候还要有歌台布景,有解说员,有八音伴奏,主角、配角也分得很清。

(二)按内容来分

按内容来可分为:赞颂歌、劝勉歌、风俗歌、生活歌、以及情歌。

1.唱述中华民族历史的重大事件和本地区的战争史绩。从古代的筑长城、杨家将到近现代的鸦片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都有长篇抒事民歌叙述,特别是赞颂事件中的英雄人物更是动情。

2.表现军人后代的爱情生活。古代戍边军人落籍海南之后,与当地的黎族先民杂居共揉,被黎族的婚恋习俗影响,形成以歌为媒,“耍场”赛歌择偶的自由婚恋。这是军话民歌中情歌最多、感情最丰富的原因。

四、军话民歌的表演形式

(一)军话民歌演唱形式

军话地区每个村都建有大型对歌台,供对歌所用。军话地区几乎每个村庄都立有几个秋千,在秋千上演唱军话民歌也是军话人最为喜爱的一种对歌活动。

(二)军话民歌演唱场地

军话民歌演唱场合不固定,只要高兴就可以随意演唱。最盛行、最传统的演唱场所是在“耍场”和“下南军歌节”。

1.耍场。“耍场”是男女平日三五成群玩耍的地方,每个村庄都有若干个“耍场”。

2.下南军歌节。“下南军歌节”是每年农历的五月五日,纪念伏波将军的节日。

五、军话民歌的传承

军歌的传承是群众性的,没有特设的教馆,是在通过在赛歌的活动中相互学习,优秀的歌手就被人们尊崇为“歌师”。基本是口口相传的传承形式。

六、军话民歌的研究价值

军话民歌具有较高的音乐史料价值。它曲调高昂,押韵动听,迄今仍保留着古代中原音乐的古音与特色。

军话民歌具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它见证了汉唐元明清以来的古代军营生活,见证了南沙群岛、西沙群岛甚至越南半岛历史上都是中国的领土。

军话民歌对汉语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军话民歌歌词和语音大多保留了明清官话的特征,“是明代前后‘通语的‘活化石,可以利用军话民歌的这个特点对明清官话的面貌进行推断或构拟。

军话民歌对抢救濒危语言资源、保存民族文化遗产,开展军话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七、军话民歌的艺术价值

军话民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保留有古朴的古汉语和古中原音乐特色。它歌词简洁,音调悠扬,对唱形式也独具特色。

军话民歌深深根植于海南民间文化的土壤,它的形成和传承已形成自己的鲜明的区域特色,是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海南省和三亚市已经把本土音乐资源如黎族民歌崖州民歌、儋州调声、哩哩美等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昌江、东方等地也正在申请把历史悠久的军话民歌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护和开发。“下南”节已经成为海南本土音乐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这表明了本土文化意识的觉醒,相信军话民歌这种传统音乐资源的保存和开发一定会越做越好的。

【参考文献】

[1](民国)彭元藻、曾友文修,王国宪总纂.儋县志[M].海口:海南书局,1936.

[2](民国)周文海重修.民国感恩县志[M].海口:海南书局,1931.

[3](光绪)李有益纂修.昌化县志[M].光绪二十三年.(1897)刻本.

(作者简介:赵玉生,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军歌海南岛黎族
黎族小伙闯“深海”
《黎族母亲》等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军歌嘹亮
军歌嘹亮
军歌嘹亮
军歌嘹亮
56个民族56枝花 黎族
是海南省还是海南岛?
关于海南岛战役作战方针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