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成
摘要: 学科服务是新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转型的重要体现,是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的新契机。学科服务在我国还处在不断尝试、探索,并与用户需求逐渐磨合的过程。本文分析了学科服务的发展情况,学科服务的定义,提出了开展学科服务的内方法,并分析了当前学科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学科馆员
在知识更新日益的信息时代,读者的需求更加专业化、个性化,图书馆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也应随之改变,学科服务是顺应时代变化而出现的。它是高校图书馆根据院系各学科用户的文献信息需求开展的一系列文献信息服务,而学科馆员是开展学科服务的主要力量。
1.学科服务的发展
学科馆员与学科服务是国际图书馆界一种先进的办馆理念和全新服务模式。学科服务是由学科馆员来具体完成的。学科馆员,也称专业馆员或具有专业背景的参考馆员,是指高校图书馆委派的,具备一门或几门专业学科知识背景,并精通图书情报知识,能够主动为院系或学科进行对口联系,为用户提供针对性文献信息服务的图书馆馆员。学科服务首先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提出的,1981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图书馆率先推出跟踪服务。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在国内率先实行学科馆员制度。2003年,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在专业图书馆领域建立学科馆员制度。2005年后,全国各高校普遍开展学科服务。目前,学科馆员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环境中及网络条件下高校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水平的一种创新模式,赢得了读者的赞誉。
2.学科服务的定义
学科服务是以学科馆员制度为基础,以学科资源服务为基本模式,向院系师生读者按学科主动开展的全方位服务。这些服务包括:有针对性的特色资源信息服务、资源到馆信息服务、读者资源满意度信息服务、资源利用信息服务、资源建设评价信息服务等集成的资源建设信息服务。学科服务的特点主要是以用户为核心,主体是通过学科馆员,依托图书馆和公共信息资源,面向特定机构和用户,建立基于科研与教学、多方协同、面向一线用户的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和服务机制。
3.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服务形式
3.1引入学科用户参与馆藏资源的构建。
在馆藏资源建设时更广泛调研和收集文献资源订购意见,为图书馆资源建设提供依据,使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变得更为合理。
在调研前要先了解读者的情况,对调研的内容要做充分准备,不要占用读者太多时间,态度要诚恳,有交流互动。调研的对象要选择有学科代表性的读者、对图书馆热心的读者和自己熟悉的读者。调研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浏览院系主页、走访院系领导、与相关学科教师访谈、向该院系资料室和行政办公室了解情况等。调研完成后要建立完整的调研档案。然后对于不同的文献资源调研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如:对一般文献资源的调研,可以通过书评、专业出版社、网上书店等;对核心文献资源的调研,可以通过国图目录、联合目录、核心作者、核心期刊CSSCI、JCR、馆藏现状,对特色文献资源调研可以通过馆藏目录检索、馆藏与核心作者、核心期刊对比来做。调研完成口要做好相关文献资源文档的建立和分析评审。
3.2针对学校的不同的学科,开展个性化服务。
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学科的不同开展个性化服务。
3.2.1对于弱势学科,学科服务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文献资源宣传、文献传递、学科专业数据库试用开通联系和文献资源利用教育,与院系科研秘书联络或相关老师联络来展开工作。如开展新生入馆教育;根据需求举办数据库使用培训讲座;为在有限的文献资源经费下更好地保障学科文献需求,开展文献传递、联系试用专业数据库。
3.2.2对一般学科,除一般的文献资源宣传、文献传递、学科专业数据库试用开通联系和文献资源利用教育外,还要开展参考咨询及文献资源建设等服务。如建立学科QQ群及时解答用户在利用文献信息资源中遇到的问题,发布信息;下到院系调研文献信息需求,以此来组织学科资源的采购。
3.2.3对重点学科,在一般学科的服务内容上,加大信息服务的深度。如课题检索服务,课题检索服务一种高层次的服务。主要是服务于科研。课题检索是对教师所委托的研究课题、学位论文课题等进行检索,然后以书目、索引、文摘、全文等形式提供给教师,并根据教师要求出具检索报告。根据教师的科研需要,对教师事先选定的课题题,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文献跟踪检索,把经过筛选的最新检索结果,以书目、索引、全文等方式提供给该课题组;可为教师提供从课题前期调研、开题立项、项目进展中和成果验收的全过程的文献检索服务。
3.3用多种形式来推广介绍相关学科馆藏资源。
采用多种形式加强与院系师生的联系,宣传与通报文献信息资源,来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可以通过以下形式:(1)编写、更新相关学科的读者参考资料,包括学科服务网页、资源使用指南等。(2)除了电话、E-Mail和面对面的沟通外,采用建立QQ群等方式与学科用户实时联系,回答有文献信息利用方面的问题,并利用群社区中的论坛设置不同栏目。如:新书报道(一周一推);国际会议通告;数据库培训通知和课件;各大研究所开放课题研究;学术焦点探讨;学科主流期刊评价(可以利用JCR)。
3.4建立“学科服务组——图情教授+研究生”的复合学科服务模式来提供服务。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工作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代表的学科馆员单一服务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聘请院系教师和研究生作为学科联络人和学科专家。另一种是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学科馆员复合服务模式,主要实行的是“学科馆员—图情教授”服务模式,受国内许多高校效仿。在学科服务实施的过程中,图书馆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对口学科的情况,采取“学科服务组—图情教授+研究生”的复合学科服务模式。图书馆由学科馆员联系,并在院系聘请图情教授,最后在每一个学院或学科选取1—3名信息检索技能较好、且乐意为大家服务的研究生作为图书馆与学院或学科的学科信息服务联络员。在实践中,这一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广大师生尤其是博士及其教授专家的肯定。
3.5学科资源利用的读者培训。
(1)下到院系开展数据库使用培训。可以根据院系学科的教学科研需求,学科馆员主动联系数据库培训师过来讲授。(2)开展嵌入专业教学的学科服务。学科服务的部分内容嵌入到文献信息检索课的教学中,在课程中要求学生提交读书报告,查找相关文献,根据这一需求将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嵌入到课程教学当中。(3)开展文献资源利用专题讲座。图书馆可以聘请一些专家学者开展讲座,如为大学生的“馆藏资源在毕业论文设计中的应用”,为研究生的“馆藏文献资源及其在科研立项中的应用”,另外还准备为学院老师的“SCI及其作用”,等等,来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4.学科服务存在的问题
4.1学科服务人员的专兼职矛盾突出。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采取“学科馆员—图情教授”模式进行学科服务,学科馆员和图情教授们都是兼职行为。学科馆员分散在图书馆不同业务部门,担负有繁忙的日常工作,想做好学科服务工作往往是有心无力;从学科专业特聘的那些图情教授,教学科研任务重,更不可能把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方面。因此图书馆想开展好学科服务,队伍建设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2学科馆员缺乏专门的学科背景,不能深入开展学科服务工作。
国内大多数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专业性人才缺乏、人员素质总体上还不能满足学科服务的要求。目前学科馆员的自身专业与对口学科之间存在着矛盾,部分学科馆员没有对口院系专业背景,不能更深层次地开展学科服务,这一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学科服务的服务质量。除个别一流高校图书馆人员的素质较高外,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馆员与学科馆员的素质要求相差甚远。
4.3对学科馆员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与方法。
一是缺乏科学有效的学科服务管理模式,只对学科馆员提出过高要求,对开展学科服务需要哪些配套的激励和保障机制拿不出可操作的激励措施。二是对学科服务还缺乏科学的考评机制,缺乏合理的学科馆员考评体系和科学的指标体系构建,考评研究的滞后严重制约着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
5.结语
经过我国许多高校图书馆实践后,学科服务在高校的教学和科研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对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影响也更大,学科服务在图书馆知识服务中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并给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在开展学科服务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需要全体图书馆人不断努力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张勇,洪跃.化服务创新模式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6):76-78.
[2]艾春燕,游越,刘素清.读者参与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新式探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5):70-72.
[3]杨冬梅.论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建设[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4):62-64.
[4]张晓艳.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1,(3):133-13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