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春秀 任运国
[关键词] 音乐教育;情绪;学生;心理健康
伟大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音乐具有感化人、塑造人和拯救人的作用。中小学校普遍开设音乐课程,将其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教育形式,试图培养学生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虽然只有少部分人能够深刻理解音乐、鉴赏音乐,但是音乐中蕴含的独特艺术功效带给人的感受却是普遍性的,它能够调节情绪、缓解压力、激发潜能。
一、音乐能诱发情绪的变化
人们在进行音乐实践活动时,会被音乐的外在构成与内在情感所吸引,产生特有的、丰富的情绪体验。音乐可以诱发多种不同的情绪,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听音乐的主要动机即诱发情绪。音乐能引起人们愉快的情绪和舒适快乐的情感,使人们随着音乐旋律产生丰富的想象力。
二、音乐影响情绪的原理
(一)格式塔心理学的观点
格式塔学派的拥护者们指出,对音乐和声的知觉并不等于在其中使用的各种音乐手段的总和,而是一种新特性的体验,是自身完整性统一的体验。在欣赏音乐时不能够凭借一首乐曲中包含乐器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来衡量乐曲品质的高低,而应在乐器带给人的整体感受中体会音乐带给人的情感变化。
(二)心理共鸣理论
心理共鸣理论认为音乐通过音响和声系统反映了某些原始形式的精神生活,提出:和缓而平稳的音乐使人安慰,而洪亮与欢乐的音乐则使人激动并振奋。音乐能对人的行为施以影响,并影响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评价,从而有利于改善和协调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锻炼人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启发和丰富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调整和改善人的个性特点和行为方式,加强人们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和自信,使其身心朝有益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音乐治疗心理疾病的案例
根据患者所患“疾病”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音乐,可使人体机能得以改善。人的思想、行为和对事物的反应大多以潜意识形式支配人的活动,采用音乐疗法能够调节情绪,消除潜意识中的负性信息,抚慰烦躁不安的心态,治愈精神抑郁症、神经衰弱、失眠等心理疾病。
小李是一个外表看上去大方、易于接近的女孩子,今年13岁,就读于省内某重点初中。父母对其期望很高,要求她一定要考上重点高中。内在的心理压力让她总是闷闷不乐,中考期间,竟然出现连日腹泻的现象。而在考上重点高中后,其腹泻的症状仍然没有减轻,几乎持续了将近一年。多处求医、多方用药均不见效,医院的处方大夫诊断为神经性腹泻,建议其去心理门诊。心理医生播放了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并采用音乐冥想法对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引导。
第一步,松弛全身肌肉。双目紧闭,由头到脚依次放松肌肉,包括头皮、脸颊、下巴、肩、胳臂、手、上身、大腿、小腿、脚等。第二步,控制意识,专注于音乐中。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两眉间或上腹位置,不用顾及脑中出现的杂念,将意识控制在音乐中,随音乐或体验悲伤的意境或品味人生快乐、温暖的感觉,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调整情感。
小李在音乐的体验中逐渐增强了自我意识,调节了不良情绪,丰富了自我调控能力,内心中的自我得以成长,安全感得以建立,增强了对抗压力能力,从而逐渐解除了这种利用“腹泻”来对抗内心焦虑的消极减压模式,恢复了正常生活。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牡丹江,157041)
编辑/于 洪 黄才玲终校/杨 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