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发展要始终服务实体经济

2012-04-29 00:44任新建
上海人大月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金融业金融服务本质

任新建

近期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阴霾迟迟未散、欧债危机起伏不断、我国转方式调结构进入攻坚阶段的背景下,此次会议对我国金融业发展导向进行了迄今最为明确的定调和表述。

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正确认识金融的双重属性。金融不仅仅是一个产业的概念,它还广泛渗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这是因为金融具有双重属性:一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根本属性。金融脱胎于实体经济,依靠为实体经济服务而发展,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中壮大。二是作为虚拟经济自我循环的衍生属性。金融从出现伊始就存在脱离实体经济的强烈冲动,倾向于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回报。马克思曾经对资本的逐利性、贪婪性做了详细描述,深刻揭示了资本主导下西方国家经济的致命问题与悲观前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爆发给西方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已证明了这一点。只有使金融回归根本属性,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才能有效遏制金融自我循环、自我膨胀的泡沫化倾向,才能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第二,要处理好经营活动与投资活动的关系。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并非意味着要把虚拟经济一棒打死。从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随着国民财富的逐渐增长,必然要有一部分财富从经营活动中剥离出来,以金融资产的形式进行配置和管理。对于一个健康发展的经济体而言,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大核心动力。要看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推动我国经济实现持续较快增长的主要是经营活动,而作为“另一种核心动力”的投资活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这固然有当时我国金融资产还不够壮大有关,但也和对投资活动、对金融业重要性的认识需要在实践中深化有关。不管是过去单纯的“银行”概念,还是后来的“银证信保”概念,对金融业的认识都是着眼于首先“管好”而不是首先“用好”,强调“管住”而不是“用活”。因此,要处理好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的关系,一方面要大力推进投资活动的健康发展,着力增强“另一种核心动力”;另一方面要坚持立足实体经济,通过投资活动为经营活动提供多元化、灵活性、源源不断的金融资源支持。

第三,要引导金融资源实现正确合理高效配置。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不仅积累起庞大的国民财富,还形成了大量的民间资本。201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达39.8万亿元人民币(约合6.27万亿美元),并且仍以年均8-9%的速度增长。招商银行和贝恩公司2011年上半年联合发布的报告预计,2011年我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额约72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1.8倍。如果不能引导好、管理好、配置好这些金融资源,就容易导致其无序流动,成为流动性过剩的罪魁祸首,推动房市、股市、大宗商品价格猛涨甚至猛跌,并且导致实体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就要正视金融资本已成为经济发展重要力量这一现实,引导其流向国民经济发展最需要的地方。特别是,要加大垄断领域改革力度,使银行、电信、能源、交通等行业成为吸纳民间资本的新渠道,成为配置金融资源的新途径,成为促进这些垄断行业开放、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同时,要加强对金融发展的监测监管,尤其要加强对那些以规避监管为目的、脱离经济发展的“创新”监测监管,坚决防止我国金融业发展“脱实向虚、以钱炒钱”。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快速推进的背景下,人大要不断加强对金融业特点和金融发展规律的研究,加强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立法研究,确保金融始终围绕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本质要求。

猜你喜欢
金融业金融服务本质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金融业的发展与经济进步的关系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我国金融业的促进作用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PYRAMID PA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