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对身心健康有影响吗?

2012-04-29 00:44傅安球陈建萍
上海人大月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主观个体学会

傅安球 陈建萍

说起压力,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已不陌生,确实在高节奏、高速度、高效率的态势下,来自工作、社会和生活的压力与日俱增,无处不在。于是,压力对身心健康有无影响也成了人们饭余茶后的热门话题。

什么是压力?《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承受的负担。压力可以分为客观压力和主观压力。客观压力就是现实情境下实际的环境刺激所形成的压力,能够影响个体的行为反应,并且可以通过客观的观察来描述,比如实际的工作任务、任务难度、时间要求等;而主观压力是指个体对实际的环境刺激也就是各种客观压力的主观感受。当压力源存在时,由于个体自身因素,比如应对客观压力的能力不足、应对方法不当,自我期望值过高、非理性思维以及个人的生活经历、认知风格、性格特点、意志品质等作用,我们就常常可以看到对同样的事件,有人觉得有压力,有人却没感到压力。可见,会不会形成压力,有没有压力存在,主观压力起着主要和关键的作用。

压力对身心健康会有影响吗?有!但用哲学和科学的观点说,不是所有的压力都是不好的。人不能没有压力,正向压力能产生动力。这是因为当人感觉到压力时,会有意识地调整自己,以适应这种变化,这种压力会催人奋进,让人充沛精力、拓展能力,成为取得更好的业绩和成就的推动力,假如压力性情境成功得到解决则更会给人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大庆油田王铁人曾有句至理名言,“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这是对正向压力的最好诠释。然而我们现在所说的对身心健康会造成影响的压力,是个体承受不了的一种过重过强的负压力,如果不及时的排解,长时间、持续的存在必然会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这是因为,在强压力或高压力下,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肌肉紧张、出汗增多、头痛、胃肠功能失调、睡眠不好等生理改变;还会出现注意力下降、自信心不足、焦虑、抑郁、愤怒等消极情绪;另外长期压力之下的个体用压力测试量表分析发现,会出现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情绪、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偏执和恐怖症状等负性表现。

从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角度说,压力需要重视,压力需要缓解,压力需要管理。学会“放弃”。由于在整个压力的动态过程中,个体的主观评价始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改变自己内心一些不合理的想法、改变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对于缓解压力非常重要。比如不要过于追求尽善尽美;不要总认为自己应该对别人的问题负责;不要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等等,尽可能客观地看待自己,正确对待现实和生活、调整自己内心存在的过高的期望、愿望等等。

学会调适。感到有压力时,尽快放下手中的事,可以做做平时自己喜欢的事,让自己的情绪得到缓解。如与家人散步;与朋友聊天;看戏、看电影或看电视等等。

学会放松。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很多时候烦恼、压力来自与一些自身无力控制的事情,比如无论在机关或企业,晋升和提拔、评功和奖励,评价和肯定……诸如此类问题遇到了一点没有压力不正常,然过多的忧虑,也只会给自己增添无谓的压力。为此,在生活和工作中,无论做什么事情,无论处于什么环境,无论有多大的压力,一定要学会放松。放松的方法和途径很多,比如,运动能放松情绪,同时又能增强健康。集体活动能放松心情,同时又能交友增进沟通。收藏能放飞心灵,同时又能增加知识和趣味等等。

学会宣泄。即把不高兴的都说出来和表达出来,当然在自我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可以找外援支持,如家人不能说的找朋友,领导不能说的找同事,现在还可以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社会上已经有一支专门的队伍和一批专业的人员,总之要把负性压力及时释放并缓解好。

学会应对。由于压力很大程度来源于个体的需求与满足那种需求的能力之间出现的不平衡,因此要真正缓解压力就是要学会应对。学会了应对就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抗压力,不断调整自己的过高期望值,不断提高处理引起压力的问题和事件的能力,在应对中不断增强心理历练和意志力训练,惟此才能在压力中走向成功。 (傅安球系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教授,陈建萍系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猜你喜欢
主观个体学会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刑法主观解释论的提倡
学会分享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
主观指导与优劣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