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犀利睿智的观点碰撞、你来我往的思想交锋、一不留神就要被“抢走”的发言话筒……在刚刚结束的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六场专题审议会场毫无意外地再一次成了最热闹的会场。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确保城市安全平稳运行”;“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推进养老事业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推进经济转型”;“贴近市民需求,积极推进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健全住房保障体系”;“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这六个议题把脉社会,直切民生,不仅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更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而围绕这些议题,代表们踊跃报名参加,纷纷有备而来,人人有话想说,有话要说。
正是因为有话想说,有话要说,偌大的审议现场,往往座无虚席;小小的一枚发言话筒,成了代表们竞相“争夺”的焦点;甚至不时有代表“插队”发言,气氛十分热烈,更是让专题审议现场出现民情、民意、民智“大井喷”的场面。
事实上,这样的热烈场面,已经延续了足足23年。
23年热火朝天的民意汇聚盛会
上海人代会专题审议的传统,可追溯至1989年。那一年4月举行的市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一改以往按代表团为单位,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做法,而是将代表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分成社会治安、农业、交通、企业改革等7个专题。代表们自由参加,大会适度平衡。这一创新,极大地激发了代表们的审议热情,也提高了审议质量。
与以往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有些发言泛泛而谈不同的是,因为谈的就是自己所熟悉、关注的工作,很多发言见解独到,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时任市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的逄树春曾如此回忆第一次专题审议的情景:“专题审议,审议面集中,一集中就能深入,一深入就能触动到实际工作中的‘痛处,就能实实在在为政府出主意,真真切切推动政府工作。”在他看来,专题审议是人大代表监督政府工作的有效途径,也让人大的监督有了新的形式,“完全可以做到既生动活泼又不失实效,专题审议是个有益的尝试。”
一要选好题 二要会前有准备
尽管专题审议的优势十分明显,但要真正提升审议质量,还离不开事先的精心准备和策划,正如逄树春所说:“关键之一是选好题;第二是代表会前要有准备。”
1989年人代会召开前几个月,市人大常委会就多次召开主任会议,听取各专门委员会的意见,最终确定将社会治安、交通、企业改革、农业、公司清算、教育和卫生等7个方面作为首次专题审议的内容。而这些专题,都是针对当时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化改革、发展经济的重大事项,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来的。之后,各专门委员会还分头负责,组织代表们开展专题调研,帮助大家深入了解实际情况。正是在充分知情的基础上,代表们才能准确地抓住当前政府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高质量的审议意见。
专题审议延续至今,23年前的不少优秀经验,也得以传承:市人大常委会有针对性地开展代表会前活动,就是其中之一。
在专题审议前,为选准、选好审议专题,市人大常委会事先都会组织人大代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力求把情况吃透、问题找准、建议提好,在此基础上确定审议专题。
比如,今年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前,围绕智慧城市建设标准怎么来完善?大型居住区如何“落地生根”?文化创意园区仅仅是“造园圈地”吗?这些热点问题,658位市人大代表、51位全国人大代表结合智慧城市、碳交易、民办教育、郊区常住人口快速增长、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等专题开展调研。其中,许多代表放弃休息时间,积极参与各项调研,反复斟酌思考,群策群力,形成了21篇有深度、有针对性、有操作性意见建议的调研报告;很多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产生的思考,也被代表们带到了今年人代会专题审议的现场。
形式更多样 审议更透明
专题审议延续至今,23年后的技术手段进步,也让专题审议的形式更多样、透明度更高,影响更为深远。
2010年举行的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则对“当好东道主、全力办世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本市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情况”、“加强综合治理、共建社会和谐”和“推进本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资源城乡均衡化发展”6场专题审议,首次通过上海4家主要网络媒体进行了图文直播。2011年,为让代表全面了解情况,常委会以“十二五”规划编制为重点,开展了当年的视察,超过630名代表报名参加视察活动,其中460位参加专题报告会。
“人大的监督,总不能老板着面孔,完全可以做到既生动活泼,又不失实效。专题审议是个不错的办法。”正如逄树春所说,专题审议,抓住了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也抓住了代表审议的兴趣,极大的激发了代表参政议政的热情,从而提高了人代会的审议质量;从另一方面说,政府也由此感受到了人大监督的作用,由衷地欢迎人大代表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而这,恐怕也是专题审议延续23年,至今仍热火朝天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