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丹冰
备课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教师的基本功。备课是一项细致、艰苦而又富有创造性的劳动。随着课改的推进,我越来越认识到: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没有精心的备课,就没有高效的课堂。对如何备好小学语文课,下面谈几点看法。
1.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堂上,“听、说、读”占了绝大部时间,而“写”费时,也容易影响教学流程的流畅,因此,很少与感悟课文内容、思想同步。其实,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的感悟和积蓄的情感,若没有凝结成文字,过不了多久,就会淡化、消失。捕捉这种情感的蓄积点,及时练笔,能将这种情感沉淀下来,久而久之就能凝结成学生的思想,转化成言语实践的能力。因此,在入情入境中沿着文本的价值方向,进行表达训练,能将学生融入文本角色中。比如我在备《将相和》一文时,根据“负荆请罪”这一个故事,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给课文补写一个丰满的结尾。所以,在备语文课时,教师需要引领学生经历一个认识由浅入深、体验逐渐丰富的真实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扎扎实实地品味语言,实实在在地训练语言。
2.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
在语文课堂上,应该用平等对话的形式让学生获得对问题正确的认识,但不一定是统一的认识,让学生体验到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同时,允许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允许对同一对象有不同的认识和体验。这种具有个体差异的课堂氛围会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活动的色彩斑斓,会让学生的生活多姿多彩,这种符合学生个体生存方式的学习生活学生容易接受。所以我们在备课时,不应当把答案备好,而应该让问题留下一定的思维空间。
3.重视对学生的了解、分析和研究
一个班级的学生,其学习的水平和能力总是有差异的,要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需进行全面分析,正确对待。了解学生,就能防止因脱离实际、传授内容过深而使学生茫然不懂,或过浅而使学生索然无味;就能抓住学生心理,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与训练,使教和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启发诱导,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就能准确地把握难易与详略,恰当选用手段与方法。要言之,了解其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贯彻量力性、高难度;了解其思维方式、困惑疑点,以实施针对性、启发式;了解其心理特点、个性差异,以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了解其思想情况,精神状态,以陶冶情操、启迪觉悟。对习惯于采取记忆方法学习的学生,要侧重于调动他们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的积极性,发展其思维的灵活性;对好动脑筋;对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应防止其忽视基础知识积累的倾向,引导他们运用基础知识,发展创造思维;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要视其实际,指导学法或思路,启迪智慧,让他们产生乐趣,奋发向上。
4.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钻研新教材
新课标要求我们转变“教材观”。讲课不是讲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把教材看成一个“范例”,一个发展学生的“媒介”。要做到“用教材”,就必须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理解和掌握新课标的先进理念,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要认真研究新教材,对教材进行个性化解读,要敢于融入自己的独特见解,给教材注入个人的学识、生活的经历、时代的气息,让教材亲近自然,接近学生,服务生活。为此,我在备课中重点抓以下两点。
4.1确定好教学目标。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是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机整体,是不能孤立、不可分割的整体。
4.2明确重点、难点,考虑错点,联系考点。每一节课都有教学的重点,它是一节课的核心。因此,我在备课中,抓住教学的重点,设计好对重点的阐释,并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的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融会贯通。
5.“三维目标”不能少
“三维目标”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融为一体的,共同构成一个血肉丰满的生命体——语文素养。教师要正确把握“三个维度”目标有机统一的关系,重视让学生主动经历学习适应终身学习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积极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发现、总结和掌握知识的规律和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有序、有度、有用的语文知识和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习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创新精神、研究能力、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6.选准“切入点”
“切入点”,是指一篇课文教学的入手点。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选择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引入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诱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切入点”的选择,既要根据教学重点的需要,发挥教学目标的定向、激励作用,又要因文而异,考虑课文内容和表达的特点。试举两种切入点法。
6.1题眼切入法。如《草船借箭》,揭题后引导学生抓住题眼“借”字提问:谁向谁借箭?为什么借箭?怎样借箭?结果怎样?第一次课题质疑,学生往往提出以上四个课文内容层面的问题,教师可随机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寻找答案,并引导学生串联问题答案归纳主要内容,了解课文大意。在此基础上,再次引导学生抓住“借”字第二次质疑:诸葛亮“借”箭为什么成功?明明是“骗”箭,为什么说成是“借”箭?教师再次组织学生以这两个核心问题为目标,以伙伴合作或小组合作为形式,对文本展开深层的探究性阅读,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的切入,紧扣题眼,由表及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质疑、阅读、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为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6.2情境切入法。对于情感性很强的课文,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进而“以情悟,以文激情,情理交融”地学习课文。如《十里长街送总理》,先用多媒体播放周总理生前为国为民的件件往事,引发学生美好的情感体验;再播放周总理终因积劳成疾,溘然长逝,首都百万群众等候在十里长街送别那催人泪下的场面。感人的画面、哀伤的曲子,再配上教师深情的画外音,学生被浓浓的情感包围着,学生的心灵被强烈地震撼了。学生是带着泪水,带着哀痛,带着对周总理深深地怀念走进课文的,是情与情的撞击,是心与心的交流。这样的效果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