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阅读更有效

2012-04-29 00:30:32杨春燕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21期
关键词:做人读书文章

杨春燕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教给学生科学有效的读书方法,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语文老师的共同追求;但是,需要在阅读的质量上下功夫,读书的关键是有效,即读过之后有所收益,并能渗入生命的深处,引领你走向光明的人生。要做到这点,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阅读须背诵

日本词作家左藤八郎这样回答“为什么总能写出好诗”——“因为我记得很多诗,能够背诵下来的有五千首左右,知道大概意思的有五万首吧。如果没有他们,我就写不出好诗。”我们再看看犹太人是怎样重视背诵的:在孩子刚会说话时就教他们读《旧约》,到五岁时就要记住全部《旧约》。谁能说犹太人的这种做法跟这个民族今天能以种种智慧的优势屹立世界没有根本性的联系呢?纵观我国古代成大事者无不是从《三字经》《四书五经》开始背起,直至最后厚积薄发,有了自己的观点和建树。

怎样来背诵呢?朱熹在《训学斋规》里写道: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人认为读书必须大声朗读,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儿童自制力差,大声朗读有利于集中注意力,读的遍数多了就会形成语感,熟读自然成诵。

熟读成诵的习惯养成后,再坚持活到老背到老,这样就会积沙成塔,大有作为。书,才真正成为我们的“源头活水”,长流不止。一般在小学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推荐1——6年级学生背诵80首古诗,到了初中和高中,背诵的古诗文和词曲名篇各70篇左右,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坚持到老,那会是怎样一个阅读量啊!当背诵成为习惯,我们就如那在千万朵花上采蜜的蜂蝶,总有一天会酿出自己的“蜜”。所以说,背诵是有效阅读的第一步。

二、阅读须思考

苏轼曾说:“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朱熹也认为读书要“有疑”,由“疑”到“悟”才有长进。若是一味地死记硬背,“不求甚解”,那你得到的不是“活水”,而是了无生气的“死水”,这样的“死水”怎么可能滋养智慧的种子生根发芽呢?

作为语文老师,长期以来以语文课堂为阵地,通过提问的方式督促学生思考,但是很多时候,思考的答案都是老师“预设”好的,对于那些与老师教参上的答案有所背离的想法,大多被否决。还有许多“读”占鳌头的公开课上,老师设计了齐读、指名读、小组读、分角色读、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等五花八门的读法,尽管课堂气氛活跃,就像演话剧一般,但真正用心去品读,用心去思考的又有多少呢?有时课堂完全成了老师表演的舞台,看似热热闹闹,学生却懵懵懂懂,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这是很可悲的阅读!如果放手让学生读后来提问,并经过梳理,成为全班同学共同关注的话题,大家一起来解决,哪怕课堂有几分钟的沉寂又如何?那份沉寂正是学生“深思”的美好境界,在这种境界里,定碰撞出许多智慧的火花。

带着自身的体验来思考,进而有感情地阅读,更让人受用一生。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每个人境遇不一样,性格和脾气也不一样,读同样一本书定会有不同的感受。当年听于永正老师读《第一次抱母亲》时,于老师不带任何“功利性”,一字一句,饱含深情地朗读,不但使自己老泪纵横,也使孩子们和听课的老师潸然泪下,既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别人。

三、阅读须作文

元代的程端礼在《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中提到: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煽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此也。这段话,十分形象地说明了读书和写作的关系。阅读不光要学生字正腔圆地大声朗读,体会文章的内涵,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更要实现从会读到善写的转变。

怎样使学生由读到写过渡,实现阅读与作文的有机结合呢?第一个阶段是仿写。因为“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读一种句式、一个段落,一篇文章就学着写这种句式、段落和文章。读了各种体裁、各种结构、各种风格的文章,从中便掌握了各种文章的“范型”,写文章也水到渠成了。第二个阶段是创作。大量阅读,并掌握各种文体后,自己有了想法和感悟,就会提笔成文。我们不必去追求文体的规范或是文辞的优美,真实地再现生活和感悟生活就是好文章,这也是在大量阅读这个“厚积”后的“薄发”。

四、读中学做人

读一篇文章,只浅显地知道文章的结构,不足也;读一本小说,只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亦不足也。周敦颐说,文所以载道也,文辞,艺也;道德,实也。读书之后,明白做人的道理才是读书的最终目的。

为什么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因为《论语》涉及到为人、处事、德行、修养等方方面面做人的准则,这些观念因为受用而深入人心。作为语文老师,阅读教学中巧妙地渗入品德教育,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从中体会到文章的精髓所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做人的基本准则,那才是成功的阅读教学。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读大量引领人生方向的书籍,比如中外名著、《名人传》等。读过之后,开展读书讲坛,将自己从书中学到的名人品质做个归纳和整理,反思自己的行为,分享别人的收获,在阅读中日有所进,就会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一位文学家说,我们读书时,一种美妙的修养和哲学在阅读的过程中毫无痕迹地渗入你的身体,渗入你生命的深处,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让你气质高雅,与众不同。我想,这才是有效阅读的最高境界!

(责任编辑 刘 红)

猜你喜欢
做人读书文章
做人,不要做藤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意林(2020年12期)2020-07-03 02:48:46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学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16
做人要经得起“推敲”——担当不能靠“喊”
当代陕西(2019年7期)2019-04-25 00:22:58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我们一起读书吧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现代企业(2015年6期)2015-02-28 18:51:13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