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不断深入, 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会计风险也逐步暴露出来。对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将是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工作的重点,对维护我国金融秩序的稳定和保持我国金融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
银行会计风险是金融机构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因为主客观条件恶化、会计核算错误、会计信息提供失误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决策失误,从而使金融机构的资金、财产、信誉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我国当前金融风险防范就是加强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而如何通过其自身的职能去防范与抵御风险,将是当今银行金融机构有效应对经营风险的关键任务。
一、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特点
(一)风险的隐蔽性和滞后性
由于商业银行日常业务核算较为繁杂,存在单笔或单项的会计风险往往不容易被察觉到,如果再加上会计风险防范意识差,当会计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很难发现。而且随着金融业务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相比手工下的会计处理,通过计算机系统处理业务数据就缺乏直观性,使风险隐藏更加隐蔽。而再加上会计人员掩盖会计风险采取的一些人为手段,实际业务风险后才能暴露出会计风险,使风险具有滞后性。
(二)风险的突发性
随着电子网络的普及,会计风险导致的案件发生后资金流动十分迅速,从发案到结束资金只需很短的时间就能够分散到全国各地,而留给银行处置风险、避免和降低损失的时间很短,风险具有突发性。
(三)后果的严重性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信用的企业,声誉事关银行生存,会计风险一旦发生,其隐蔽性、滞后性和突发性的特点会给银行带来巨大经济和声誉损失,所导致的后果将十分严重。
二、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银行会计信息失真
有的银行为了掩盖自身信贷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资产率,不按人民银行和信贷管理制度规定划分信贷资产,对贷款的占用形态和风险状况不能够真实反映。有些银行为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和任务,消极抵抗对自己不利的新政策、新规定,乱调乱用贷款科目,将不良贷款转为正常贷款,采用对借款单位采取以贷还本、以贷收息的方法,来提高收息率,降低贷款逾期率和不良贷款比例,从而掩盖了自身信贷的风险。
(二)银行内控管理不力
当前随着业务的扩大,很多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跟不上经营管理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基层分行会计内控管理基础现状差,常常存在以存款指标的考核代替管理的现状的现象,从而导致了基层银行建设的滞后。再加上基层银行风险防范意识差,缺乏严格的监督机制和普遍的违章操作问题,使风险随时会有可能发生。同时,缺少复合型会计管理人才也将影响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的管理,严重威胁着银行资金的正常流通。
(三)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缺乏完善的金融管理模式是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产生的主要外部原因,而我国现阶段的金融管理模式往往停留在事后管理的状态,这种监管很难实现防范风险的目的。在分级管理体制下,经营主体的各级分支机构往往通过弱化会计核算、监督功来解决受到利润考核、支付保证等种种压力,再加上存在普遍的“本地化”的基层行领导、会计人员现象,使各种违规行占据了有利条件而弱化了会计职能。
(四)会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淡薄
有些商业银行会计人员对风险防范的目标和重点模糊不清,不熟悉、不了解会计结算操作程序。相当一部分银行会计主管人员不能充分认识和重视会计风险的防范,只重业务发展,而忽视了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不能自觉地贯彻执行规章制度,导致把关不严,不能及时发现风险隐患。
(五)银行会计核算存在违规操作
在商业银行会计操作实务中经常存在违反规定开设银行账户;违规开具资信证明、签发空头银行支票,办理空头汇款;受理账号户名不符,违规退票、压票;乱用会计科目、印鉴不符,未认真核对,不按规定进行银企对账等;会计人员随意更改会计报表,调整会计科目余额。此外在计划财务、资金营运等过程中,存在着用假发票报账,浪费国家财产,做假账私设小金库、虚列成本等违规现象。
三、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措施
(一)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
通过法制宣传的加强,使银行会计人员增强诚信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知法、懂法,同时,要避免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强科学性,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其次,合理设置汇总会计报表指标体系,科学确定汇总会计报表种类,规范会计报表格式,完善银行财务报表体系。另外,完善各项相关法律、管理制度。明确经营者的会计责任,为使商业银行机构负责人能真正负起资产营运状况及结果的责任,应当把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否、是否有违法违纪行为作为其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加强内控管理制度建设
创造良好的内控环境、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是目前商业银行在宏观金融背景之下应注重的问题。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首先要改革商业银行现行的内部稽核体制,通过督促各类业务管理委员会开展活动,重新梳理其相关职能,使组织保障作用得到应有的发挥。二是为实现岗位间的监督制约,加强岗位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建立引咎辞职责任追究制和检查排查责任制。三是建立的会计岗位责任制应当按照责任分离、相互制约的原则,保证资产运用的安全性和盈利性,坚持现金、单据保管与账务记录相分离,下级应接受总机构的监督和指导并对上级负责。四是实行行内岗位轮换制和员工年假制等,通过交叉检查的原则的应用,监督、检查银行每个人的每项业务。
(三)加强会计风险监督
除正常的财政、审计监督外,商业银行外部监督还要重视外部社会监督,转变观念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即由会计事务所或其他具备一定专业胜任能力的机构代理全部或部分内部审计职能,促进内部会计监督体系的完善,推动外部社会监督作用的充分发挥。在内部监督体系方面,要建立基层经办人员事前监督;会计主管事中监督;上级会计检查、单位领导和会计部门负责人事后监督的监督构架。在会计风险监督工具方面,商业银行完全可以开发如柜面会计业务监测系统等自动、即时的预警与控制系统,提高会计监督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四)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当今社会,人才是创新的主体,是构建企业管理体系,是推动企业管理创新的中间力量和现代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而知识是创新的必备条件。因此,创建重视知识和人才的机制,造就优秀的人才,应作为当前银行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首先,在银行系统内引入竞争机制,改革用人制度,使员工都能平等、公开的竞聘上岗,创造新的人才机制,选拔出更多优秀人才。其次,管理者要能知人善任,在工作中发现和使用那些具有信息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员工,使优秀的员工在适合的岗位上最大发挥其潜能,使人才配备尽量合理化,为提高行业风险提供必备条件。
(五)完善商业银行会计核算体系
严格执行会计业务操作规程,表外核算,专人保管,各种有价单证和重要空白凭证均要设簿登记;遵守记账规则,正确使用会计科目,准确反映表内表外业务,联行印押必须分管,严格管理密押、印章、凭证、账表,并建立交接登记制度。要确保会计核算期间数据的真实、完整,合理合规地列支各项费用及税金,正确计算存、贷款利息,正确反映各项收入。进行账务处理时,要有账有据,要依据真实、有效的凭证,当时记账、当日结账,达到账账、账款、账表、内外账务全部相符。在银行会计核算遵守行业会计制度及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的前提下,使商业银行会计核算体系得到完善,从而有效地防范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并通过建立和开发现代化的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及时、有效地提供完整的会计信息,实现由单一的业务数据处理发展成为业务处理与管理型、决策型系统并重的系统,为完善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管理体系提供保证。
四、结语
本文仅就银行经营风险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防范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事实上,金融风险的防范在商业银行发展中是复杂和漫长的,其风险涉及面广、综合性强、难度较大,仅靠银行会计自身的力量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它需要各方面的协同配合。因此,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应当从现实的基础条件出发,对同行业的先进经验要善于学习,努力稳健发展,并通过风险和内控体制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风险管理与内控文化,使商业银行稳立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
参考文献
[1]杜敏.略论我国银行会计风险及防范[J].会计之友,2006(08).
[2]文东荭.浅谈商业银行会计内控风险防范[J].企业经济,2008(09).
[3]魏许莲.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金融风险[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12).
作者简介:李润田(1971-),男,现任职于三门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方向:金融管理。
(责任编辑: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