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西省
摘要近几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也因此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对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就高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
0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高等教育也在逐年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愿望和能力与市场需求不能相适应,结构性的矛盾十分突出,就业服务体系不能满足毕业生的就业需要,促进毕业生就业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继续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千方百计促进毕业生就业。
1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1.1 社会上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各个高校都扩大招生规模,这给大学生就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没有同步的增长。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表1),就业矛盾非常突出。
从新增就业来看,我国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高达2400万人以上,而新增岗位与补充自然减员大约只有1200万人,供大于求的缺口大约在1200万人。从总量上看目前仍存在劳动力供给过剩状况,但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劳动力供给不足的现象。随着科学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一部分在职劳动力由于技能不能适应新的产业要求,造成了结构性失业,成为了新的失业群体;同时由于人才资本质量水平低下,造成就业风险增大,工作稳定性减弱。
1.2 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尚不够重视
据调查显示,多数高校决策层对就业指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只关心就业率高低,不重视就业指导服务,将毕业生推出去就算完事;虽然各高校按国家要求成立了就业指导机构,但是在经费、人员、设备等配备上不予以重视。
就业指导教师缺乏,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而我国虽然开始实现职业指导人员的证书和上岗考核制度,但取得职业指导资格证书者非常少,特别是目前高校现有的就业指导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很多相关的工作人员很难灵活应付与就业相关的具体事务性工作内容。
就业指导的方法和手段落后。填鸭式教学法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大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往往以举办就业讲座、开动员大会这样的方式进行,这就缺乏具有针对性的专门咨询和更有效的就业指导,也就会导致就业指导更多的是流于形式,不但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反而成了空喊口号。
就业指导的实践性不强。很多教育专家曾指出经常开展就业面试实践和针对性的训练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在真正的求职面试前做几次这样的训练会有效提升面试效果。但是真正开展这样实践课程的高校却并不多,一般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大多是纸上谈兵,毕业生缺乏演练实践的平台,就业指导的效果也就不是很理想。
1.3 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上的问题
我国的职业规划教育起步比较晚,教育部2007年才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明确列入高校教学计划中,因此大多数高校也是近年来才把职业规划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开设。在高中阶段,职业规划课基本上不涉及,学生上学的目标就是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学,这就导致许多学生对自己报考的专业并不了解,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来填报志愿。进入大学以后,才逐渐意识到所学专业其实可能根本就不适合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学了这个专业以后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这也是许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由于专业不适应,又找不到自我调节的办法,就产生了迷茫,进而出现逃课、迷恋网游、睡懒觉等现象,最后导致毕业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我们不难看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其实是大学生对自己在大学阶段的生活和学习没有做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没有明确的目标,也失去了前进的动力。由此可以看出,做好职业规划对大学生成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大学生素质下降,独立能力不够。由于扩招,学生的整体素质相对降低,很多大学生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造成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失去信心。
对就业认识不够,影响就业的成功率。根据调查显示,36%的同学认为知识丰富最重要一些,28%的同学则认为丰富的阅历最重要一些,接下来是好的高学历、勤劳踏实和好口才。很多同学忽略了勤劳踏实的传统美德,知识业务水平、口才、学历、阅历等因素对找工作固然很重要,但是没有脚踏实地的优良作风,个人的能力很难发挥到极致,个人发展也会受到限制。
2 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
2.1 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建立专业化队伍对就业进行指导,整个教师队伍建设中,需要把专业化指导队伍建设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来,努力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保证指导教师的整体性素质。同时要充分调动校内外所有的力量,做到就业指导这一项工作全员化。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把岗位的实际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定期有针对性地聘请知名企业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帮助学生了更好地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标准,传授求职技巧。
2.2 将专业学科和就业指导有机结合
学生选择职业的倾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本专业的兴趣和了解,专业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讲授专业知识,而且要建立和加深学生对该专业的职业兴趣。为此,高校在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要求及时调整学科结构,才能有效产出各类各层次有用的人才。高校在教学工作的评估中,应激励广大教师将就业指导渗透到学校各门课程的教学中。例如在法律知识的教学中,引入《劳动合同法》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择业时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维权意识。在思想品德课中,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要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开展吃苦耐劳教育,培养学生的艰苦创业精神。
2.3 打造具有针对性的实践平台 ,鼓励大学生自己创业
高校要给大学生提供稳定的见习基地。高校要充分利用本身的优势,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首先可以创立学生创业基金会,给大学生提供机会进入到科研室,参与到科研成果的展示中,提高高校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其要利用学校的内部资源来组织大学生进行创业体验。可以成立由学生自主经营的建立学生书刊亭、家教服务部、科技服务公司等,让学生体验创业实践的整个过程,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第三要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把学生社团作为对学生进行技能教育和创业意识的载体。倡导成立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学生社团,如摄影创作协会、管理者协会、法律咨询服务社等等。四是创建校外大学生实践基地,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大学生到社会和企业挂职锻炼、勤工助学、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知识、长才干,帮助大学生了解自我,规划自我,合理制定自己的生涯发展规划,提高创业的综合素质。
3 大学生要主动进行职业规划
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可以获取更大的职业发展优势,为轻松就业打下良好基础,提高工作的满意度。
3.1 进行自我分析,准确定位
做好职业定位要从学习的专业着手,在这个阶段中,大学生要主动建立学习目标与计划并积极参加大学生课外活动,增加交友圈,提高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从各个方面提高个人素质与能力。大学新生要了解到做好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并多与学长学姐进行接触、交流,分析别人对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其次,应充分地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并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另外,要注重自身的兴趣培养以及性格的塑造。大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的职业测评机构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性格和职业能力进行专业的测评。还可以通过校内专题讲座、校内社团活动以及各种文艺体育活动等来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兼职、暑期工等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但对自我的正确评估并不是简单把自己放在一个既定的框架中,局限自己的未来。自我评估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自身的深入了解和准确评估,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更好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2 根据对职业方向的定位,建立奋斗目标
当前的社会经济状况,就业政策、形势等是当前大学生知识体系的一个部分,同时是大学生职业规划的一个前提。掌握与之相关的信息能够让大学生对社会需求有更好的把握,明确自己将来所从事行业的方向,准确制定奋斗目标。大学生可以通过兼职、人才市场、网络、讲座、校内活动等各种渠道了解职业信息。通过职业分类来帮助自己判断哪些工作是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范围内的,哪些工作是自己感兴趣并适合自己性格特征的,哪些工作可以使自己的价值观最大化、能获得最大成功感等。职业目标的确定并不是盲目的,对职业目标的制定要根据自身情况,在广泛了解了职业信息,综合权衡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志向、自己的专业特点后,合理地制定自己的奋斗目标。
3.3 根据相应目标,合理规划大学生活
大学生正确地评估自己,制定出职业规划书。职业规划书要设立近期、整体目标和相应的行动计划,按照计划并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按照设计的阶段性目标,合理地安排时间。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第一要加强专业理论基础,在学校学习好自己的专业知识。第二要丰富知识面,选修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科目。第三,开拓眼界,积极地听学校举办的各种讲座以此吸收知识。除了要把理论知识学好外,还要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合理规划时间。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培养自己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提高自身的创造力等。利用假期参加与自己职业目标相关的工作实习、社会实践等等,加强对职业目标的训练,获得与之相关的职业技术技能,提高(下转第252页)(上接第211页)自己的职业素养以此提高将来的发展优势。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能只是纸上谈兵。确定了奋斗目标后,实施是关键的环节。但职业规划并不是静态不变的,它是动态的发展过程。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地审视规划中的不足,及时调整方案,完善具体的细节。当今社会竞争很激烈,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要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占一席之地,更好地发展,必须提前作准备,认真做好职业规划,使自己在以后的职业生活中获得职业发展优势。
4 结语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虽然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点创新性策略,但是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我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时间在实践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