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训练: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综合模式

2012-04-29 22:38左福生
科教导刊 2012年22期
关键词:学年毕业论文本科生

左福生

摘要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理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学生缺少训练,尤其是缺少针对性强、层次有序的训练,本文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提出了融学术思考与能力培养为一体的三级训练模式,即:学科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三者有机结合,循序渐进,通过培养方案的调整,导师制的融合,把三级训练内容落实到各阶段教学中,有效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

关键词三级训练学科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

近几年,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在总体上呈现下滑趋势,抄袭、拼凑、代写等现象时有发生,已经引起了多方面的重视和反思。

原因何在?表面看来,论文质量变差是学生主观能力差、态度不端正,或是老师指导不力而造成的结果。然究其根源,症结存在于教学培养体系的不合理、不完善诸方面。本文标举的三级训练模式针对的正是当前本科生论文写作能力培养训练不够,尤其缺少系统的过程训练而提出的一种综合培养体系。其目的在于,通过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本科生论文写作训练模式,并将这一训练模式融入到本科课程教学中。

归纳而言,三级训练就是本科生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三个训练步骤:第一,学科论文训练;第二,学年论文训练;第三,毕业论文训练。三个步骤体现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过程,鉴于此三步训练思路以非实验性学科为实践依据,故本文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具体内涵及操作方式如下:

1 学科论文

以写小论文的方式来进行课程考核,尤其是文科专业使用此方式由来已久,且较为普遍。在本文构建的训练模式中专门予以提出,且以学科论文的名目将其列为训练的第一个环节,理由如下:首先,该体系所要求的学科论文与往常或当下不少高校在课程考核中要求的小论文有学术性的高下之别。以文学专业为例,教师在完成一个教学单元或一学期课时,常常根据所教学的章节内容给学生布置论文题目。但一般情况下,题目设定的范围比较确定,有些相当于中学阶段的命题作文,由于受知识面所限,大家的思路基本趋同,往往写成问答式或感怀式文字片段,学术性特点十分欠缺。既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挥,考查的结果一般雷同者居多,有独到之见的文章少有,而且会助长了学生之间互相抄袭的风气,这样训练的成效十分有限。其次,平常的小论文考核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考核课程及学期段设置比较随意。哪些课程适合以写论文的方式考核;哪些课程适宜其他方式考核,严格来说是专业培养计划设定中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但由于限定不严,在以论文考核的方式上就显得不够严谨和科学。比如:对于文学史上尚无定论的文学现象、作家作品等有待进一步加以思考求索,或者须要思理融汇进行综合论证的问题则比较适合论文式考核;如果仅是一般知识性的问题,在教学大纲上强调以记忆为主的内容,则适宜问答式考核,我们可以通过“古汉语”课程的几个问题来加以说明,如:(1)汉语史分期的标准有哪些?王力、向熹是怎样给汉语史分期的?他们概括各时期的语言特点是什么?(2)什么是“古无舌上音”、“古无轻唇音”?举例说明。(3)传统的三十六字母代表什么时候的声母系统?写出这三十六个字母。

严格来说,这些问题是不适于论文写作的,原因是以上问题学界已给出了较为公允的结论,学生除了记诵外,自己发挥的余地十分有限,基本无创新点可言。

学科论文的训练目的除了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外,还有一个目标就是使学生将来能够适应毕业论文的写作,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解决现实问题打好基础。因此,在重视论文内容质量的同时,还要在文章形式的标准化问题上加以强化。

2 学年论文

学年论文是以一个学年为时间单位,在此期间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论文训练,它是学科论文训练的延伸,是更具有知识总结性的论文写作,相对来说论文质量也有更高的要求。

在本训练系统中,由于将本科生导师制的相关内涵纳入其中,因此探讨学年论文必然涉及本科生导师的指导作用。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对象的本科生导师制,所执行的一个核心工作就是围绕学生的文学阅读所进行的指导,学年论文的训练与写作就是本科生导师指导的一个重要内容。

具体来说有两方面联系:第一,论文的选题与学生平时的文学阅读范围直接相关,不同于学科论文普遍是由任课老师要求或规定。第二,论文选题、质量与导师平时的阅读指导关系紧密,甚至是在导师与学生长期对某问题的探讨与交流中形成论题。当然,导师对本科生的读书指导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把学年论文与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结合起来就是这一理念的体现,这既有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而且在阅读中获得方向性引导,进行学年论文的构思和写作。把阅读、思考、写作三者有机结合,这一培养模式在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实践能力上意义不容忽视。

最后,相比课程考核所要求的学科论文来说,学年论文还具备以下特点:一、思考和写作周期更长;二、篇幅规模更大,学术性更强;三、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获得更充分的指导;四、考核性相对减弱,训练性更为凸出。

鉴于以上几点,学年论文已具备毕业论文的主要特点,学生可以在学年论文的基础上扩充或深化,进一步发展为毕业论文。如果选题角度好,研究的领域有可持续深入的意义,那么,学年论文还可成为今后学术研究的起点,不断拓宽和深化。

3 毕业论文

在前两个环节的训练和指导基础上,多数学生已积累了必要的论文写作经验,有了写毕业论文的能力保障。毕业论文写作是该训练体系的终点,与前面两个环节相比较,毕业论文写作既是一个理想的训练契机,同时,它的检验性、考核性意义也尤为突出,因为它是检验本科生经过理论学习后将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是实践教学的重要一环,毕业论文的好坏决定着毕业生质量的优劣。

从前后三者的关系来看,毕业论文不是孤立于前二者之外的部分,而是前二者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写作内容来说,毕业论文完全可以在前二者的训练中确定写作方向,甚至可以沿着其中某个已进行过初步探讨的论题继续深入下去。就能力的保障,或知识的前后延续来说,学科论文、学年论文训练都为毕业论文写作创造了条件,也为毕业论文的质量提供了有力保证。

除了学生个体自身能力的提升外,毕业论文本身的质量保障体系也是大家关注的热点,鉴于篇幅,本文着重对以下两点提出观点和看法:

首先是文风问题。文风主要来自撰文者的主观态度,因此,对学生的随意、浮躁的心理要有所警惕和戒备,既要向其阐明草率、作伪等不良习气的危害性,也要形成必要的警戒制度,对于脱离指导、抄袭行为应予延缓或取消论文答辩等有力措施,营造出严谨的论文写作氛围。

其次是强化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毕业论文质量的优劣与指导老师的指导力度和工作态度息息相关,因此,对指导教师的指导程序、责任态度务须做出科学的规范,如对指导次数、指导方式、指导效果等要有一定的量化标准和具体考核,鼓励创新性指导模式的探索和运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的是关于导师的安排,为了使三种训练更为有机地融合,笔者以为尽量保持指导老师的一致性是关键,即如果毕业论文所写的内容是在学科论文或学年论文基础上的延伸或深化,则尽可能安排原教师进行指导,这样有利于师生更快更融洽地进入指导与写作过程。

本文通过学科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三个训练环节及其相互关系的阐述,意在提出一种学理上严密、实践上可行的教学模式,以促进本科论文质量的提升。恳望有志于此项工作的学界同仁共同实践,并提出补充和完善的意见。

猜你喜欢
学年毕业论文本科生
“全国第17届可拓学年会”征文启事
第二届星火学年
“本科毕业论文要不要取消”为何长期无解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本科毕业论文:取消还是改革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