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规模化猪场猪免疫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措施的探索

2012-04-29 20:17:51任吉祥
农民致富之友 2012年22期
关键词:母源猪只规模化

任吉祥

[摘要]论文分析了影响猪群免疫失败的因素,结合实践经验,提出提高免疫效果的对策与建议,可为其它猪群的免疫提供借鉴。

[关键词]规模化猪场免疫力影响因素对策

随着养猪科技的不断提高,规模化猪场得到迅速发展,但猪场疫病防治问题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通过疫苗免疫来控制规模化猪场的传染病是目前公认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规模化猪场必须要有适合本场实际情况的免疫程序,同时还要深入了解影响规模化猪场猪免疫力的因素,以便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猪的免疫力。

一、影响猪群免疫失败的因素

1猪群状况的影响因素

1.1遗传

猪机体对接种抗原的免疫应答在一定程度上是受遗传控制的,不同品种,甚至相同品种不同个体的猪只,对同一疫苗的反应强弱也有差异,有些猪只生来就有先天性免疫缺陷。

1.2生长发育

幼龄、体弱、生长发育差以及患慢性病的猪,可能出现明显的注射反应,且抗体上升缓慢;猪群处于亚健康状态或某种疫病的潜伏期,机体对免疫应答反应减弱,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来防御疫病;若猪处于某种疫病的潜伏期时,接种疫苗后反而加快了发病。

1.3营养水平

营养水平日粮中各种营养物质在机体维持最佳免疫状态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营养物质不但是动物维持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物质,而且是维持免疫系统功能、使免疫活性得到充分表达的决定性因素。

1.4母源抗体干扰

免疫接种的母猪可经乳汁特别是初乳将母源抗体传给仔猪,使仔猪得到被动保护,但母源抗体较高时不但可消灭侵入的相应病原,也能杀灭疫苗。未吃初乳的新生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极低,吮吸初乳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迅速上升,并接近母体的水平,生后24~35h即可达到高峰。在母源抗体水平较高的时间内接种弱毒疫苗,则很容易被母源抗体中和而出现免疫干扰现象。

1.5猪体抗体水平

对接种后未产生免疫力,抗体水平下降至临界值的猪只未进行及时免疫,造成免疫空白,一旦感染强毒,就会发病。如果猪群抗体水平较高,又进行接种同种疫苗,由于抗体干扰,会极大地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1.6应激反应

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神经、体液和内分泌的调节,在环境过冷过热、湿度过大、通风不良、拥挤、饲料突然改变、运输、疫病、免疫等应激因素刺激下,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够显著损伤T淋巴细胞,对巨噬细胞也有抑制作用,增加IgG的分解代谢。所以,当猪群处于应激状态时,若接种疫苗则会减弱猪的免疫能力。

2免疫接种方面的影响因素

2.1免疫程序不合理

免疫程序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一些猪场对某些疫病危害的程度缺乏认识或是当地从未发生过此类疫病,而忽视对这些疫病的预防。二是虽经免疫,但由于首免时间不合理,造成免疫失败,特别是对猪瘟的免疫表现突出。三是使用疫苗不当,或者免疫剂量不足,或疫苗接种的间隔时间不合理。

2.2免疫接种技术不规范

免疫接种操作不规范或接种量把握不准都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另外免疫接种消毒不严,易造成人为传播疾病的危险等。

2.3疫苗本身的原因_

一是疫苗质量欠佳。①疫苗制造工艺不过关,佐剂不佳。②疫苗含毒量不符合要求,免疫效价不高。③冻干苗中有些真空度不高。二是疫苗运输与贮藏不当。一般来说,冻干苗保存在]50c以下,油佐剂苗应严禁冻结,置于4~8℃冷藏,水剂苗则需根据不同情况妥善贮存。三是疫苗稀释液、接种工具欠妥。国内大部分疫苗一般尚无专门稀释液或专用的接种工具,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接种剂量的偏差,影响到免疫效果。转

二、提高免疫效果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的抗病能力

首先,加强饲养管理,采取全进全出制,做好猪舍通风和防寒暑工作,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保持猪舍干燥。其次,积极推进规范化、标准化饲养方式,提供全价饲料,保证充足的营养,杜绝饲喂霉变饲料,有效防止霉菌毒素、重金属、杀虫剂等有害物质对饲料和饮水的污染。第三,建立健全规模化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将消毒卫生工作贯穿于养猪生产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降低猪场内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第四,建立完善的药物预防方案,最好能阶段性地投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增强剂,以控制其他敏感病原体所引起的继发或并发性感染。第五,定期对猪群的感染状况进行监测。第六,避免近亲繁殖,杜绝或减少遗传性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

2把好疫苗质量关

规模化猪场疫苗管理要严格,运输贮藏要按说明书要求进行,购苗时选择质量有保障的疫苗厂家,并做好记录。

3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制定免疫程序时,应充分考虑本猪场常发多见或受威胁的传染病分布特点、疫苗类型及免疫效能和母源抗体水平等因素,这样才能使免疫程序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4规范免疫接种技术

首先,根据免疫程序的要求,有条不紊地开展免疫接种工作。其次,使用疫苗前要检查疫苗是否过期、瓶内是否真空、有无变质或霉变、有无异物等。第三,接种前要对注射器、针头、镊子等器械进行清洗和煮沸消毒,并备足肾上腺素等抗过敏药物。第四,使用疫苗时应按要求选择稀释方法、接种途径和剂量,并在规定时间内接种完毕;同时保证疫苗接种剂量和接种密度,接种活菌苗时应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投服抗菌药物。第五,对哺乳仔猪、保育猪进行免疫接种时,应适当保定,尽量减少应激。第六,免疫接种的时间应安排在猪群喂料以前空腹进行,免疫一头换一次针头,接种后2h内要有人巡视检查,发现有过敏反应的猪只立即用抗过敏药物抢救。

5避免母源抗体干扰

有条件的猪场最好通过免疫监测,依抗体水平来确定免疫时间。

猜你喜欢
母源猪只规模化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猪业科学(2022年11期)2022-12-17 08:43:54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8:28
母源抗体仔猪疾病防治作用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18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猪业科学(2018年5期)2018-07-17 05:56:18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猪业科学(2018年4期)2018-05-19 02:04:44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