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保华
地膜覆盖是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改变太阳辐射和土壤热交换的规律,使蔬菜生长的土壤环境发生变化,创造了良好的肥、水、光、热、气条件,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对蔬菜的高产优质、早熟的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地膜栽培应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一、地膜的选择
地膜用于覆盖栽培或近地面的薄型农膜,一般厚度为0.008~0.015毫米,基础材料为聚乙烯。也就是常说的塑料地膜,现代地膜已由普通地膜发展到各种有色地膜及除草,防虫等多功能地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地膜种类分为,普通地膜、银灰色地膜、黑色地膜、黑白二面地膜等。
二、平整土地
精耕细作精细整地是基础,地整不平,不仅铺膜不严,保水保温差,而且地膜易发生破裂。因此,要耕深,捣细,作成深沟高畦,以便排灌两用,畦面作成“公路形”,并稍加镇压。
三、品种选择
一般来说,对于地膜覆盖栽培的蔬菜无特殊的要求,但考虑到蔬菜的均衡供应和市场需要,更重要的是地膜覆盖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品种选择上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增产效果较好、经济效益高的蔬菜种类或品种。试验结果表明:黄瓜、节瓜、冬瓜、苦瓜、丝瓜、菜豆、豇豆、番茄、马铃薯等蔬菜的增产效果较明显,尤其在早春、晚秋及冬季这三个时期,增产效果更加显著。
四、施足基肥
地膜覆盖栽培,一般不便追肥,因此施足基肥是关键。
1基肥要充分腐熟,以防地膜覆盖后肥料发酵产生有毒气体烧坏根系。
2翻地前根据作物种类特性施足有机肥料,为防止肥料单一,造成生理失调,令蔬菜徒长,应适当配合施入一定比例的磷钾肥。在施足基肥前提下,对土壤深耕细耙,使畦面土粒细碎、平整,畦面中央略高,呈“龟背”状,这样有利于地膜与地面接触紧密。
3由于地膜覆盖能促进土壤有机质的无机化、硝酸化,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速效性养分含量增加,因此,基肥应以迟效的有机肥为主,加人适量化肥。氮、磷、钾三要素适当配合,要增施磷、钾肥。施肥水平高的田块,氮肥的施用量要比露地适当减少,以防徒长。
五、要浇足底水
地膜覆盖前墒面一定要浇透水,使墒内的土壤含有充足的水分。但是墒面浇水后不能马上盖地膜,否则会造成膜内土壤湿度过大,形成“包浆土”,必须等墒面土壤“吸汗”后,才能盖膜。
六、覆盖地膜
整好土地,淋足水和喷除草剂后要立即盖膜,以防止土壤失墒,减少水分蒸发。盖膜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关键。地膜的宽度应等于或大于畦面的宽度。操作时把膜拉紧,顺畦面铺平、铺正,使地膜紧贴畦面,四周用土压实,防止透气。为防止大风乱吹,铺膜前可先在畦边开一小沟,盖膜时边铺边压土。大多数品种,从播种到收获一直覆盖地膜,少数品种,如马铃薯,在结薯前应把地膜取掉。
七、播种定植
地膜覆盖5~7天后进行播种定植。先按株距要求开定植口。定植口要尽量开小些,开口后挖坑,进行定植,然后淋水封土。地膜开口处要用土压好。对点播或穴播的植播蔬菜,如瓜类、豆类,可先播种后盖膜,待种子出苗后再开薄膜口,使幼苗及时出膜,以免受高温危害而死苗。
八、防除杂草
为了防止铺膜后杂草丛生,保证地膜紧贴地面,在铺膜前要喷除草剂,但应根据不同的蔬菜种类进行选择,按照规定的操作方法使用,使用量一般比露地减少1/3。若无药物,只要保证地膜四周和定植穴压牢不透气,膜下即使杂草多一点,问题也不大,不会影响产量。
九、田间管理
地膜覆盖栽培蔬菜,在田间管理上应注意做好如下几项工作:1、对先播种后盖膜的蔬菜作物,要切实做好检查出苗的工作,及时打孔扶苗,防止烂苗,以保证出苗齐、苗壮。2、及时插竹引蔓。对于瓜豆类,番茄等蔬菜作物,应及时做好插竹引蔓工作。一般比露地栽培提前7~10天进行,以确保蔬菜的正常生长。3、做好淋水和排水工作。蔬菜生长前期,幼苗小,需水量少,加上地膜的良好保水作用,一般淋水较少。进入中后期,蔬菜生势壮旺,需水量增加,应注意淋水,以防受旱。淋水以引水沟灌,使水分向畦内渗透为佳。在雨水季节,要及时疏通排水沟渠,以防止雨水后田间积水,影响生长。4、根据植株的生势适当追肥。地膜覆盖后的蔬菜,其生长迅速,枝叶繁茂,前期产量显著增加,这样就容易造成前期消耗肥料多,中后期养分不足,使植株产生早衰的现象。因此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根据植株生长的情况,应进行根外追肥。可用0.1~0.5%的尿素、磷酸二氢钾等肥料溶液,每隔7~10天喷洒1次,亦可结合淋水,在植株基部进行淋施,但要薄施勤施,以防烧伤根系。5、经常检查定植穴和地膜的完整程度,发现裸露或裂口,应及时培土和修补。6、及时除草。虽然覆盖前喷过除草剂,但往往因喷药不均匀或效果不佳,会有杂草生长把地膜顶起来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后,应在晴天的中午踩平杂草顶起的地膜,使地膜和杂草紧贴,杂草会因高温而枯死。对于定植口或裂口处长出的杂草,应及时拔掉并用土把口封好。7、作物采收后,应及时清除废旧残膜,以保持土壤清洁。对完好的地膜可进行第二次覆盖,以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