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栽培管理技术

2012-04-29 17:28:21王艳云毛艳丽
农民致富之友 2012年22期
关键词:苏子紫苏生育期

王艳云 毛艳丽

一、苏子的简介

苏子一种具有特异香气的一年生草本唇形科植物,别名苏子,原产我国。紫苏种子称苏子,亩产可达100~150公斤,含油30~50%,榨出的油色浅淡似茶油,透明,味道芳香宜口。苏子油含有丰富的n-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从古至今,紫苏种子和紫苏油都是民间食用中的调味精品,有食疗珍品之称,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说:“苏子雀甚嗜之,必须近人家种矣。收子压取油可以煮饼。荏油色绿可爱,其气香美,煮饼亚胡麻油,而胜麻子脂膏。”现代研究证明,紫苏油具有抗血栓,降低血压、血脂、胆固醇的作用,对视觉功能和学习行为具有促进作用,对过敏反应及肿瘤则具有抑制作用。

苏适应性强,我国从北到南广大地区均可种植,种子自然落后在土壤中可安全越冬,能耐17.4℃的严寒,春季地温上升至5~7℃时,种子即可萌动发芽,刚出土的幼苗,能忍耐l~2℃的低温,灌浆结实期温度不低于12.6℃时,种子即能照常成熟。紫苏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并有一定的耐湿、耐涝能力,适宜在各种土壤上种植。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田块。可以充分发挥其生长潜力,达到高产。在瘠薄的土地上,也能正常生长。

二、苏子栽培技术

苏子是我国栽培种植的油料作物之一,含油量高达40%以上。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出口创汇的农产品之一,产品大量出口韩国和东南亚国家。吉林省现已大面积推广种植,并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苏子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特征特性

苏子属月苋科紫苏属1年生草本植物。茎四棱形、直立、有分枝;株高1m左右,根圆锥形,叶对生,广卵形,叶缘有锯齿,总状花序,位于茎枝顶端,花白色,双唇形,雄蕊4枚,子房四裂;小坚果卵圆形,内有籽4粒。苏子喜湿润,后期耐干旱,耐瘠薄,抗病虫害,适于各种土壤栽培。苏子生育期110d,需活动积温2200℃,每公顷产量1.5~2.6t。

2栽培技术

2.1选地与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肥力较高、排水良好、阔叶杂草较少的沙壤土种植,前茬以玉米等禾谷类作物为宜。由于苏子子粒较小,千粒重仅3.2~4g,故种子拱土能力较弱,对整地质量要求较严。整地要人工捡净茬子或机械灭茬,重耙两遍后起垄、镇压,垄距65cm。整地应达到土壤细碎、无残茬、无土块的良好播种状态。

2.2施肥

苏子耐瘠薄,需肥量较少,一般每公顷施纯氮40.5kg、纯磷54kg、纯钾37.5kg,即可满足苏子生长发育的需求,有条件的地区最好每公顷施有机肥30t。以总肥量的2/3作基肥,1/3作种肥,生育期一般不用追肥。

2.3种子处理及播种

2.3.1种子处理。播前要对种子进行风选,去除小粒、秕粒和杂质,然后用种子量的0.2%的50%多菌灵拌种,防止苗期病害的发生。

2.3.2播种。当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5℃即始播种,适期早播种能保证苏子正常成熟,提高产品品质和产量。苏子的正常播期为5月10-15日,采用垄上机械精量点播和人工穴播,每穴下种3~4粒,每公顷播种量6~73.5kg,播深2~3厘米,不宜过深,播后要及时镇压。

2.4田间管理

2.4.1查田补栽。出苗后应及时进行苗情检查,如缺苗要利用田间多余的苗进行补栽移植,也可等雨后移栽,雨后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

2.4.2间苗定苗及中耕除草。出苗后及时深松,增温放寒,提高地温,促进幼苗生长。当幼苗5~6叶时,结合铲地进行人工间苗,留大苗打单棵,间掉杂色苗,并按株距30—35厘米进行定苗,每公顷保苗4.5万~5.2万株。头遍铲趟后,隔12天再铲趟1遍,并于开花前封垄,生育期做到一松二铲二趟,确保田间无杂草。也可用50%的敌草胺,每亩用100~150克,兑水50公斤喷雾,如生长期杂草过多,用百草枯类农药进行叶面喷施,效果很好。

2.4.3水肥管理。苏子在施足底肥的情况下,一般不用追肥,可在开期喷施两遍叶面肥。苏子苗期抗旱性较弱,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水。

2.4.4病虫害防治。苏子的抗病虫能力较强,一般不发生病虫害。生育期有时出现蚜虫,可用乐果和敌杀死混合喷洒,促进苏叶完整新鲜,提高出售时的商品价值。但随之气候变化及重茬栽培等原因,近两年在苗期发生了叶甲虫害,该虫发生后,三龄后进入暴食期,因此要提早防治,可用乐果、毒死蜱、菊酯类农药,防效很好。

2.5收获

苏子的花序为无限花序,同一植株上开花顺序有先后,蒴果成熟期不一致,早熟者易裂蒴,而造成田间损失。苏子需适时收获,当全田有2/3植株叶由绿变成浅黄色,结穗变成浅褐色,种子由白色变成浅褐色时即可收获。一般于9月中下旬收获,采用人工收获,用镰刀靠近地面将苏子割倒,捆成直径20cm的小捆,拉到场院码成对头堆进行晾晒,促进后熟。晒干后先在地面铺一块苫布,手握植株根部,穗部向下,用棍棒敲打脱粒。如果1次脱不净,可晾晒几天后进行第2次脱粒。脱下的种子进行清选,如种子含水量较大,需继续晾晒,当含水量低于9%时方可入库保管。

三、苏子叶的采摘加工及苏子加工技术

苏子采叶不影响苏子产量,通过菜叶还可起到增产作用。由于苏子生长周期短,大约100天左右,它的种植不和农时抢时间,可早可晚,小满前后下地即可,苏子采叶期大约40~50天,从6月20日,株高达到50公分,开始采收,8-10天采摘一次,可持续到8月10日前后,8月10日之后,叶子逐渐老化,暗绿,长斑,边缘缺口多,适口性差,不适宜采摘了。

采叶量,根据吉林市农民的经验,每亩可采摘750公斤(667平方米/亩),采摘之后,为提高产量,促进生长,及时喷施叶面肥。采叶之后,可增加透光率,防治徒长和倒伏,使籽粒更加饱满,每亩可增产3%左右,同时,叶子每公斤按2元计算,每亩可增收1500元,效益很是可观。

猜你喜欢
苏子紫苏生育期
The influence of 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suspension droplets on the ion flow field in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humidity
岁岁紫苏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我爱你,祖国
我的房间
青青紫苏
青青紫苏
青青紫苏
我被克隆了
基于作物生育期的潜在蒸散的时空演变特征及R/S 分析
西藏科技(2015年5期)2015-09-26 11:55:25
2013-2014年度二二二团冬小麦各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