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芳
摘要本研究随机抽取本校5个专业部两个年级共76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了调查,探索了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专业部的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基本特点,发现我校男女生在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高于女生;不同年级学生在自我效能感上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各专业部的学生在自我效能感上存在差异,但只有汽车部与物流部学生达到显著性差异,汽车部偏高。
关键词职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调查研究
0 引言
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它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它反映了一种个体能采取适当的行动面对环境挑战的信念。
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有三大方面的作用:一是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人们倾向于回避那些他们认为超过其能力所及的任务和情境,而去承担并执行那些他们认为自己能够干的事。二是影响面对困难时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在行动过程中,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会影响人克服困难的毅力与决心,影响人行为的坚持性。第三,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自我效能感低的人与环境作用时,会过多想到个人不足,并将潜在的困难看得比实际上更严重,有充分自我效能感的人将注意力和努力集中于情境的要求上,并被障碍激发出更大的努力。
我校作为职业学校,大多数学生都是中考的失利者,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家庭、社会和学校更多是以学习成绩的优劣作为判断学生好坏的标准,学生很少或没有充分展示自己专长、体验成功的机会。在与学生交谈当中,发现学生缺乏挑战困难的信念和勇气,所以,调查我校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探讨其特点,有着重要意义。基于调查结果,我们会努力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并且对教育教学提出有针对性、建设性的建议。
并且,根据前期的抽样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本地区的职校学生自我效能感没有显著性差异,没有达到统计性意义,故在此也以我校为例,作为本地区职中生代表,调查探讨职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发展水平和特点,为其他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校学生,分别在五个专业部里高一、高二年级(高三级学生已实习)随机抽样2个班,共20个班,800多人。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使用Schwarzer 等人编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GSES共10个项目,采用李克特4点计分。量表有多种文字的版本,目前在国际上广泛应用。中文版的 GSES问卷据研究发现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受测者必须答齐全部10题目,否则无效。
1.2.2 调查方法
量表以班级为单位将学生集中于教室,由班主任采用统一指导语,学生无记名自行填写,问卷完成约需时5~10分钟。共发放问卷820份,有效问卷767份,有效回收率为93.5%。
1.2.3 统计方法
将回收的所有原始资料统一整理、编号,所有数据录入电脑,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 13.0)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等。
2 结果
2.1不同年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比较
调查高一级学生415名,高二级学生352名。结果显示,高二级的平均分略高于高一级的平均分,但两者差异达不到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
2.2不同性别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比较
根据表2,调查男生471名,女生296名。结果表明,男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较女生要高,并且有显著性差异。
2.3不同专业部之间的比较
可知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按高低分排列分别为汽车部、电气部、网络部、美工部、物流部。用方差分析,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F值= 2.603(表4)。由于不同专业部的学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上F值检验结果达到显著,通过Post Hoc检验,可知物流部与汽车部的差异达到显著性。表5表明,汽车部学生自我效能感要高于物流部学生,t = -3.213,p<0.05,差异达到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3 分析讨论
3.1 性别差异
结果表明,男生得分比女生自我效能感高,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与国内学者王才康(2002年)研究的结论一致,并且也能用其结论来解释,即差异可能和男女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有关,也和传统的社会文化观念有关。传统的社会文化观念一般被认为男性是主动的、理性的和有能力的,而女性则是被动的、情绪化的和富有同情性的。而且,在我国一直以来女性的社会地位较低,社会对女性有很多不公平之处,比如,普遍而言男性同女性相比总是有较多的机会。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在性别角色的社会化过程中起作用,使男性有较多的优越感,从而使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较高,相反女性的自我效能感则较低。
另外,从我们学校具体情况来分析,我们学校是理工学校,更多的是一些机械操作方面的专业,这些对于男生来说都是容易胜任的,而女生则难以胜任,她们更多是考虑到学习方面的内容,他们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学习的评价,而且容易被左右,所以做事情也相对没有信心。
3.2 年级差异
结果表明,高二级学生比高一级学生略高,但并没有显著性差异。这似乎与前人学者研究一般自我效能感具有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步提升的趋势不大一致,细细分析,其实不然。原因是因为学者的研究是将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区别比较大。而我们的只差一个年级,区别不够明显,而且有些学生早读书,有些晚读书,不能说明学生年级高而年龄就一定大。
另外,虽然在某种意义上自我效能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个性因素,但不可否认环境因素对自我效能感也是有很大影响的。在我们学校里,学生所处的环境基本一样,所学习的内容、所参加的活动,都是学校特定的内容,环境因素区别不大,故学生整体自我效能感发展的差异也不大。
3.3 专业部间的差异
结果表示,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按高低分排列分别为汽车部、电气部、网络部、美工部、物流部。方差检验,只有汽车部与物流部有显著性差异。这结果也不难解释。因为性别有差异,汽车部属于工科,男生比较多,而物流部由于社会上的定位,认为其是文科专业,所以很多女生都就读物流,所以男生相对少些,这是造成差异最主要的原因。
另外,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性别与专业部的交互作用不显著。所以,我们认为还有以下因素也会影响结果:一是从招生角度来说,汽车部是国家重点专业,招的学生大多数成绩都是很好的,基本素质好,努力程度高,而这些学生相对职中生的总体水平来说,对自己能力有较高的评价,具有更强的自信心;二是从就业状况分析,中职物流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虽然高,但是从事相关物流专业的毕业生比例却不高;三是从学习内容角度分析,物流专业很大成分都需要理论的学习,而操作实践的课程相对比较少,我们学生最害怕最抗拒的就是记、背,这样就更容易让他们缺乏自信心;四是从心态方面分析,物流部学生大多数比较矛盾,他们对自己将来就业的定位就是“物流管理”,但又觉得难以实现。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4 结论
(1)我校男女生在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高于女生。(2)我校不同年级学生在自我效能感上没有显著性的差异。(3)我校各专业部的学生在自我效能感上存在差异,但只有汽车部与物流部学生达到显著性差异,汽车部偏高。
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对激发学生的动机和情感、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促进积极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学习技能的进步有很大意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的优点,并积极去发现。给予学生赞赏、关怀和期望,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在学生面对压力和失败时,引导其进行正确归因。总而言之,教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