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炎辉
一、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后存在的问题
1.实验教材存在的问题
数学实验教材适应性不是太强,教材设计较理想化,许多知识点在模块教学中没有出现,很难适应高考需要,实验教材中还存在各种知识性和印刷性的错误,如不及时改正,由此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2.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大大压缩了必修课的课时,却没有减少课程的内容含量,教师负担重,这对教师的教学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3.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
由于新课程改革中《课标》要求掌握的内容多,教师对《课标》理解不到位,《课标》要求降低难度的地方降不下来,辅助练习册不配套,导致出现许多超《课标》的习题。正常授课时讲不完,晚上利用自习时间继续讲,挤占了学生自习时间,导致学生身心疲乏,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4.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
课程结构不够合理,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缺乏整体性。
二、如何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1.教师方面
第一,高中课堂一般都是45分钟,一节课数学教师应该放进多大的容量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对于一个教师来说,他们将教学容量安排得越多,那么他们的教学就会越容易,而对于学生而言,课堂的容量越小,他们就越容易掌握学到的知识。这是一个矛盾体,到底应该在课堂上安排多少的教学内容成为重中之重,它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所以,数学教师应该在一学期开始之前,对教学进度做安排。第二,高效课堂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上课时必须充满激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带入到一种积极自觉的学习状态。第三,教师要在课前精心备课,这样才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处于一种自觉进入的状态。总之,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不能脱离课本,都要有重点。
2.学生方面
学生一定要听从教师的安排,这样可以让学生熟悉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将问题集中标记出来。这样,学生就能在上课的时候有重点。对于学生的预习过程一定要把握分寸,不能让他们将预习变为自学。对于学生来说,学生是否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是数学学习成功的关键。学习是学生的事情,是教师不能代替的。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因而即使是对待同一道题目也会存在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而教师这时候应该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思维逻辑习惯,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3.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
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我们应在数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和所使用的方法有本质的认识,使学生受益终生。
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知识相比,知识的有效性是短暂的,思想方法的有效性却是长期的,能够使人受益终生。布鲁纳指出,掌握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记忆,领会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是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事实上,数学思想方法不但对学生学习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和参加社会实践打下良好基础。这就要求在教学中不能满足于单纯的知识灌输,而要使学生掌握数学最本质的东西,用数学思想和方法统率具体知识和问题的解决,循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4.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活动
课堂教学过程可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它们之间紧密相连,相互促进。新课改背景下,首先高中数学教师要以新课标为导向,突破传统的教学思想,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以学生实际、教材实际、数学所传递的文化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解决问题。以“学、问、思、辨、行”五步法为依托,选取教材的长处,深入浅出。其次,注重课中反思,及时、主动地调整数学教学方案、策略,反复检验教学行为是否明确,目标是否清晰,学生能否有效地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教师能否有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跟进教学节奏,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和高质。再次,教师要善于进行课后反思。课堂教学的成败最直接地反映在课后教师与学生的感受上。作为教师而言,教然后知不足,则是课堂教学走向成功的风向标。因此,教师课后可在新知导语、课堂氛围、学生思维、板书设计、课件应用等方面做出反思,作为以后教学的借鉴和参考。
5.鼓励学习创新,让学生有自己的创见
教学活动中的创新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独立地发现了他前所未知的事实或者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前所未有的方法。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对教材中的问题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法是创新,独立地发现和证明了定理是创新。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老师就要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识间的联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数学思维规律,提出恰当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去启迪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