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梅
【摘要】信仰危机,在当前中国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且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信仰的缺失使很多人无所适从,影响社会的安定和团结。文章认为,中国社会所表现出来的信仰危机,其根源在于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认识。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迫切的。
【关键词】信仰危机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理论根源 拯救
信仰危机的具体表现
怀疑社会主义,认可资本主义。社会上一部分人由于国际国内客观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与日俱增的私有化、多党制及非马克思主义化言行的影响及自身世界观的放松改造,导致对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淡漠,对共产主义前途心存疑虑,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不足,有的党员甚至产生不想再当党员的思想。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中国实际上在走资本主义道路,认为富的越富,穷的越穷,两极分化极其严重。政府该管的没有管好,不该管的却管得过死。有人甚至认为,与其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还不如干脆痛痛快快走资本主义道路。
精神信仰混乱,社会凝聚力薄弱。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重大的信仰危机。第一次重大的信仰危机是出现在大约两千年前,周朝的没落和春秋战国时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礼崩乐坏”的社会转型期。第二次重大的信仰危机是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即在封建皇朝崩溃后期出现的一次反帝爱国运动,否定传统文化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对封建帝制和传统文化的否定,使马列主义的革命理论和西方各种主义和理论填补了在这次信仰危机时期的思想和文化的空缺。第三次重大的信仰危机是发生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20世纪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动摇了伟大革命舵手毛泽东的神圣地位,使一些人对毛泽东思想、共产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制度,在认识上产生了怀疑甚至否定。西方的各种思想和主义再次乘虚而入,填补和占领了中国思想界和学术界的主要阵地。
前两次信仰危机,导致了连年混战;第三次信仰危机,则导致了当今中国精神信仰的混乱。佛教、儒家思想、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信仰同时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至上主义、无政府主义、小资崇拜等思想也在不少人中生根发芽。整个中国社会在思想上陷入四分五裂的危险状态,这必然导致社会凝聚力的弱化。
信仰西化现象严重。在精神信仰混乱的危险状态中,更为可怕的是年轻一代信仰问题的普遍西化。许多年轻人盲目崇拜西方文化,今天“哈美”,明天“哈日”,后天“哈韩”。在这些年轻人身上更多看到的是美国的影子、日本的影子、韩国的影子,而不是中国自己的影子。
信仰危机的理论根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曾指出:“在社科领域中空谈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在党内和社会变革中的影响日渐式微,但另一种,是迷信西方发达国家反映资产阶级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把西方某些资产阶级学派的理论甚至把发达国家的政策主张奉作教条”。这就说明,中国信仰危机的理论根源就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理解和运用。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从辩证和唯物的角度,历史地剖析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科学合理的生产方式,为人类最终获得公平充足的物质财富和自由民主的精神财富铺平道路。马克思主义是站在人类美好未来的高度,按照科学和理性的要求,对现实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的种种难题给出了最根本的解决思路,即只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才是现实资本主义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划分为两个阶段:前资本主义时期和后资本主义时期。前资本主义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竞争一方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发展,一方面也带来了投资的盲目和混乱局面,以及消费因不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而必然造成的日益不足。资本主义在遭受了多次经济危机之后,终于从马克思主义中得到启示,开始着手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推广股份制,让更多的人获利;改革政府管理模式,加强政府干预和计划配置;改善工人工作条件,让工人安心工作;提高工人工资水平和福利水平,让工人有足够的购买能力来支撑资本主义经济。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了经济稳定、收入差距缩小的后资本主义时期。
我国人人都知道马克思主义,但却没有多少人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政府部门,由于不懂马克思主义,往往机械地照搬照用、断章取义,或者因前苏联的强大而夸大其功效,或者因前苏联的崩溃而全盘否定。还有人因为中国发展市场经济造成贫富悬殊过大而否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认为中国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道路是私有制占统治地位、市场配置自由化之路,而我国所走的道路显然与此不同,是公有制占统治地位、市场配置受到适当约束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引入适当的市场配置和私有制度是其“中国特色”,而坚持公有制度和共同富裕正是“社会主义道路”的反映。可以说,我国的经济制度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混合制度”。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类的解放,而共同富裕则是人类解放的物质基础。今天的西方国家,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已经不由自主地采纳和认同了一些社会主义性质的措施和政策,诸如国家干预和计划经济、国有化、具有集体主义性质的股份制的普遍实行以及越来越重视劳动人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等等,这些因素在纯粹资本主义社会中是绝不会存在的。
我们由此可以将现代社会发展道路划分为四个阶段:纯粹的资本主义制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资本主义制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社会主义制度、纯粹的社会主义制度。西方国家已经进入第二阶段,我国正处于第三阶段。可以看到,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必然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走向社会主义,只不过时间迟早而已。按照渐进的经济发展思路,我国只能先发展有资本主义因素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与我国欠发达的生产力相吻合的一种冷静选择。当前我国出现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问题是资本主义因素带来的必然结果,而不是社会主义因素所致。因此,当前国家的重要决策应是最大可能约束资本主义因素,从而解决持续发展、和谐发展问题。只有依靠社会主义方式才能实现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而资本主义方式只会给社会带来混乱和分化。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伟大理论和思想,现实社会的巨大变化足以证明其科学预言的准确性。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十分迫切的,只有实实在在地“信”,才会恭恭敬敬地“仰”。
信仰危机的拯救
重建马克思主义教育体系。马克思主义教育在中国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但是很多年轻人反而因灌输式教育产生逆反心理。此外,马克思主义教育有分裂化的趋势,往往是一个老师教哲学,一个老师教经济,还有一个教社会主义理论。而社会主义理论往往作了很大的变更,其实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理论。甚至在不少高校,经济类课程中的《政治经济学》必修课已经被《西方经济学》完全取代。马克思主义教育体系的不在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信仰危机。要拯救中国的信仰危机,必须从教育体系抓起。第一,马克思主义课程的重新定位和编写。马克思主义课程实际上是一门关于对社会的认识的课程,而不能单纯地定位为哲学课程或经济课程,哲学和经济的思想是为其对社会的分析服务的。但是由于当前的课程设置的分裂化,不可避免地造成很多学生学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内容但是却不能由此培养对马克思主义的虔诚信仰。因此,马克思主义课程的重新编写意义重大。第二,马克思主义课程讲授方式的转变。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宏伟体系,仅仅从哲学或经济学的角度来阐释马克思主义是极不系统和科学的,也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态度。因此,教师应该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并且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原著的讲解,力求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语言来阐述其思想,让学生明白所学的思想的渊源所在。第三,马克思主义课程的缺失现象的整顿。西方现代经济学思潮中的确有一些值得我国借鉴的观点和思路,但并不能全盘引进甚至奉为至宝,以至于本末倒置、是非不明。因此,应该在经济学教学中增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即习惯称谓的“政治经济学”),以此正确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信仰观。
逐渐消除社会各种差距,缓解社会矛盾。社会主义信仰的重建不仅要依靠理论教育的改革和完善,更要依靠现实经济在不断靠近社会主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重点讨论关乎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这是在面对经济转型及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背景下作出的及时调整。“十一五”的经济路线重点关注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公平、公正问题,以缓解民困与平息贫富分化引发的民怨。
在一定程度上鼓励恢复中国的传统信仰。社会主义信仰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信仰,而人类的信仰是多种多样的,除社会信仰以外,还有生活信仰、道德信仰和宗教信仰等等。人们不仅需要社会信仰指明社会和个人前进的方向,还需要生活信仰指导为人原则、道德信仰引导行事方式、宗教信仰寄托精神追求。仅仅要求人们信仰马克思主义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从正面渠道鼓励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其他信仰,主要是指中国的传统信仰。当前许多人盲目模仿西方过洋节、沉迷享受、陷入自我,这既与我国马克思主义的缺失有关,也与中国传统信仰的缺失有关。因此,恢复中国传统信仰,从正面渠道宣传传统信仰,这是挽救中国信仰危机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