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思考

2012-04-29 00:44:03孙玉娟
农民致富之友 2012年22期
关键词:干部作风农村基层基层干部

[摘要]农村基层干部作为党在农村基层最直接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与农民群众长期工作生活在一起,其作风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与稳定大局。因此,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对于做好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加强基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这为我们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管理与建设指明了方向。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在整个基层党组织建设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必须始终作为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去抓实抓好。

一、当前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存在的问题

农村基层干部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扎实工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中的大多数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他们的主流是好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大,也有一些基层村干部开始暴露出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从近几年农民群众反映的情况来看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求稳不求活,“太平官”思想严重

当今形势,既是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领导干部干事很不容易,尤其是干大事、干成事更难;反而是出事、出大事的不少。所以,许多农村曾经干部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对工作敷衍应付、得过且过,满足于做四平八稳的“太平官”。

2文化素质低,工作方法简单

有的农村基层干部本来文化程度低,平时又不注重学习,对国家的法律法规一知半解,他们当官作老爷的思想根深蒂固,听不进其他班子成员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这种“独断”的工作方式不仅严重挫伤了其他班子成员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而且容易脱离实际,缺乏可操作性,不利于村集体的长期稳定与发展。

3缺乏党性修养,群众观念淡薄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大事小事都会找到村干部,长期大量的农村工作需要花费不少时间,而每年国家给的财政补助又非常有限,使得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心里不平衡,缺乏工作热情和责任心,对涉及全村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的村道建设等问题漠不关心。

4为政不能廉,办事不够公开

个别农村基层干部长期不学习,缺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当官只为利用手中的私权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在计划生育、粮食直补费用等问题上包庇亲属,虚报信息。有的村财务制度长期不健全,财务收支由支部书记或者村主任一人负责,村务公开栏上报喜不报忧,公开虚的不公开实的。

5追求个人享乐,精神空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领导干部包括我们的农村基层干部经常要面对各种利益的挑战和考验,少数农村基层干部由于不注重世界观改造,没有抵制住各种诱惑,导致人生观、价值观的严重扭曲甚至理论信念的失落。

二、原因分析

1思想素质问题

一些地区,每年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也仅仅局限于几天的授课,多为政策法规教育,而对业务技能培训不切实,对思想教育也轻视,这就导致官贵民贱、特权等级观念、官僚作风等封建思想残余,在一部分农村基层干部身上仍然存在。

2监督不力

当前,对村两委干部监督制度还不健全,缺乏有效监管。由于监督的缺失,在许多地方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民主决策等制度只是挂在墙上,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3考核内容比较随意,考核项目过于繁杂、笼统,考核方法简单死板,效率低下,缺乏科学依据,使基层干部大部分工作,都是围绕着领导人的注意力在转移。

4放松了自我世界观的改造

一些农村基层干部背弃共产主义理想,不加强党性修养锻炼,放松自己世界观的改造。把市场经济体制的等价交换原则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与党和人民讲价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认为自己作出了贡献,理应得道回报。

5保障机制不健全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集体工作任务重,矛盾多。大部分村干部几十年来默默无闻地为村集体做了大量的工作,有的甚至积劳成疾,而相应的保障体系却并未健全。

三、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

农村基层干部在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如果不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势必会影响党和政府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各项决策的落实,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与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解决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存在的问题,为推进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1强化学习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

为人民谋福祉、为群众创政绩是每个基层领导干部的终身追求。农村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实质上是思想政治素质不高的综合反映。

1.1加大对农村干部综合素质的培训

我们当地的党委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村干部综合素质的培训,组织农村干部学习财务、现代农业、管理知识、计算机技术等,定期聘请专业人员或致富能手对农村干部进行技术培训,在资金宽裕的情况下可以选派部分村干部到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经验。

1.2我们要加强基层领导干部党的宗旨教育

通过加强宗旨教育,进一步转变基层干部工作作风,引导和帮助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基层干部进一步体察民情,对涉及群众具体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要想尽千方百计去解决,去落实。

1.3我们要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途径,加强对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教育

通过廉洁从政的教育,教育领导干部正确对待权利、地位和自身利益,经受住权利、金钱、美色的考验,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在管好自己的同时,还要管好亲属与身边的工作人员,防止他们借靠关系网络谋取利益。

2加强制度建设

作风建设要以制度为保障,没有制度的约束,仅靠个人的道德良知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基层相关规章制度,对现有的制度进行梳理检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订和完善,逐步形成用制度约束、靠制度管人。健全村级党组织党员大会议事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决策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透明性和准确性。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推进财务公开,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党风廉政方面的相关制度,在工作中要始终将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基层的各项工作中,使农村党员干部明确行为规范,强化廉洁自律行为。

3强化监督,完善基层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监督机制

不受监督的权力容易产生腐败,在用人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党章明确规定,要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地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

3.1要接受上级党委政府、群众和基层领导班子的监督

各地的乡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严格监督管理,定期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考核,对于不作为的农村干部予以惩处;要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开展各种党建活动,强化基层党组织对村干部的监督作用,置村干部于基层党组织监督之中。

3.2加强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力度,重点监督检查新农村合作医疗、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省、市的规定,及时研究和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坚决纠正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真正把党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3.3要围绕“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党务公开”进行监督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党务公开制度,不断完善公开的机制,明确公开的内容。政务公开主要是对村委会筹划或正准备进行的各项工作,如征地、合作医疗、宅基地等分类进行公开,并对各项工作内容及进程予以公开。村务公开要重点公开财务收支情况、计划生育指标、宅基地审批等内容。

4加大对农村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查处力度

认真贯彻落实《对重大违纪违法案件责任领导进行责任倒查的暂行办法》和《规范澄清是非宽容失误的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查处力度,重点查处村级财务管理、粮食补贴、征用土地等群众关心、反映强烈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上及时收集老百姓的举报信息,密切关注问题的动向,力争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总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农村基层干部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骨干力量,担负着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更应该在转变作风方面走在前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广大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孙玉娟(1985一),女,山东潍坊人,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委党校,助理讲师。

猜你喜欢
干部作风农村基层基层干部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当代陕西(2020年17期)2020-10-28 08:18:06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42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1:24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当代陕西(2019年5期)2019-03-21 05:12:34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当代陕西(2019年5期)2019-03-21 05:12:10
加强煤矿企业干部作风建设的思考
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抠”字眼,暴露干部作风成问题
论“四清”运动中党的干部作风建设
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