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亚莉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通过相互的信息交流与沟通逐步建立起来的。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与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师生只有配合默契、愉快合作,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21世纪的素质教育,建立新型的良性的师生关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进一步向前推进,教师对新时期的师生关系的理论知识有了明确的认识。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伴随着原有师生关系已不能适应时代需求,同样急需转变。“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中介而形成人与人的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师生只有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怎样才能搞好师生关系呢?现我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用“爱、勤、博、范”要求自己
贫困地区中学数学教师首先在教育思想上要突出一个“爱”字,即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数学学科、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生。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看作教师的美德。于漪曾说:“要真心实意地爱学生,热爱学生是人民教师的天职,我们要把热爱事业、热爱未来的强烈感情倾注到教育对象身上,对他们满腔热情满腔爱。没有爱,可以说也就谈不上教育。”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也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源泉。其次,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体现一字“勤”字。在数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勤于学习、勤于探索、勤于实践,为提高教学质量而付出自己辛勤的劳动。尤其在新时期,也是情感时代,教师要勤学,增长知识,才会以新的教育理念和学生交流。再次,知识上要追求一个“博”字,教师要掌握广博的知识。当今社会的发展,以突飞猛进的科技进步为显著标志,教师要不断积累知识、更新知识、充实自我,交给学生一把通向新世纪科学宝库的金钥匙,“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教师要恪守师德、严于律己,处处作学生的表率。
二、用“真诚、理解、热爱、欣赏”对待学生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而不是以“唯我独尊”“自以为是”的态度对待学生。首先,教师要以真诚的态度和学生交往。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所谓真诚,就是教师的思想感情要表里一致,既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又不粉饰自己的缺点,与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见,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并消除防御机制,才能建立互信关系,师生的心理距离才能逐渐减小,心灵的沟通才能实现,用真诚换真诚。只有真诚关爱才能使教育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次,真正地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学生的感受为感受,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分担他们的感情和困惑。还要把这种理解与学生交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他们深切地认识到教师的理解。再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师担当和从事的是爱的教育。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首先应是源于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教师不仅应该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要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家庭状况,特别是对家庭温暖、性格行为怪异的学生,对学得艰苦,学业成绩却不佳的学生,对学生成绩较差,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教师更要经常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让爱与关怀如春雨般滋润他们成长的心田。最后,学会欣赏学生。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如果总是盯着学生的缺点不放,就很难欣赏他的优点和长处,在心理上就会产生排斥,从而使得双方的交流不和谐。师生交流与沟通的深度就会有很大的限制。人的成长是在欣赏和鼓励中进行的,一个人只有自己获得别人肯定后,才会去肯定别人,所以教师看到每个学生的优点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看到学生的优点才能够真正地尊重他,欣赏他。一位教师如果能看到全班每个学生的优点,师生沟通起来就一定会很顺利,教育教学效果也一定会很好。
只要教师能够建立这样的人际关系,对学生具有这样的情感态度,就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并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增强学习的信心,发挥学习潜能。
三、用“创新、善待、善导、善教”优化和谐课堂
古人语:“亲其师,信其道。”在实施数学课堂教学素质化的今天,教师必须善于接受和消化新教学观念、新知识,改进教学方法,转变教师角色,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教师要全面、认真、科学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兴趣。努力做到学识渊博,业务精良,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只有这样,课堂上能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成竹在胸,得心应手,才能使学生产生敬重,自觉自愿地接受了你的教育和指导,才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形成活泼进取的学习气氛,老师一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论是课堂提问、板书、练习等教学活动都要注意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良好的学习气氛中,丰富知识,增强智能。二是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是一切正常人的基本需要,学生的学习既是自身的任务,又是自身的需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对学生学习需要的满足。三是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发展个性特长,数学学科注意发展个性特长。
使学生乐学,教师必须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要教育学生端正学习动机。通过改善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教育家加里指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区别于父子和母女,区别于兄弟姐妹,区别于朋友同事,在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无数的教育实践证明,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教学效果就越好,反之,教学效果就愈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感到:建立和谐的教与愉快的学的师生关系是实施乐学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诚然,建立和谐融洽、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教师的理智、情感和教育方法。要做到这一点,第一,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尊重是教育的前提。教师要既做先生又做学生,只要尊重学生,就能取得学生的信赖,此时教育教学才有可能走向自由。第二,热爱学生。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教育的真理,热爱是教育的保证,教师热爱学生与学生热爱教师互为条件。第三,了解学生。因为没有对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观察与了解,教育就难免是偶然的教育目的,教学更是如此,不了解学生的学情,何以指导学生的学习,乐学也就只能是缘木求鱼,教师必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水平,分别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对每个学生都要有相应的标准,让他们跳一跳,够一够,在原有的起点,切合自己的实际有所提高,否则,标准低了,学生学起来注意力不易集中,造成兴趣无法提高;标准高了,学生容易丧失信心,失去积极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老师在给学生设计提问时,一定要因人而异,恰到好处地进行学习,使学生感到学习是无止境的,只有坚持不懈地学,才能掌握好更多的知识。
其次,要想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就必须创设好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美好的情境,可使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激发出思维的极大活力,为学生乐学创造了条件。正像叶圣陶所说的那样:当教师像帮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在教学中要由“学会”向“会学”转化,在指导学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也是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中的目标之一。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巩固所学的知识。
新课程理念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能是平等对话的关系,要求教师蹲下来看孩子,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和学生这一教育主体进行积极有效的多方面信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