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媛媛
摘要 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主打专业课,同时也是下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基础。根据2006年新准则修订后的教材内容更加丰盈,难度进一步加深,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对知识的巩固、掌握,增强其灵活运用能力,结合课堂中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教学方法。
关键词 财务会计 教学方法 会计专业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2006年财政部颁发了38项具体准则,财务会计教材在保持原有结构体系的基础上,内容也做了相应的修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中的内容,真正将所学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本人总结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规律性的知识点和简单的方法,简单归纳为以下三点:
1 分析教材结构使学生温故知新,找出重点,做到心中有数
财务会计教材共分为十二章,大体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为总论,介绍了财务会计的目标、六要素的基础知识、会计假设等。
第二部分:第二章至第十一章介绍了会计的六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由于在上一学期已经学过了基础会计,学生对会计六要素并不陌生,在介绍各部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们复习一下以前所学的基础知识。其中:第二章至第七章介绍了有关资产的核算,在核算过程中将涉及大量资产类的账户,由此,让学生们回顾一下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期末余额在借方; 第八章至第十章介绍了有关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核算,在核算过程中将要涉及大量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相同,都是贷方记增加,借方记减少,余额在贷方;第十一章介绍了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核算,在核算过程中将涉及大量的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统称为损益类),其中收入类账户结构与负债类账户结构相似,即贷方记增加,借方记减少,期末一般无余额;费用类账户与资产类相似,即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期末一般无余额,而这两类账户期末无余额的原因是期末要对损益类账户进行结转,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无余额。
第三部分:第十三章——财务会计报告,主要介绍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通过对教材结构的分析,使学生对教材的内容有了全面的了解,同时结合教材的内容复习了以前所学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将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温故而知新。
2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性的知识点,做到前后知识融会贯通
在财务会计教材中,有关资产章节的核算中都涉及到各种准备的计提及账务处理,如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容易记混、记乱,为了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在讲完有关章节后要进行规律性的总结,做到前后融会贯通,使学生在理解其理论的基础上轻松掌握这些知识点。
(1)账务处理方面的联系与区别。当有关资产的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或市价、未来可收回金额)时,就要计提相应的跌价(坏账)准备或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具体的账务处理都是:
借:资产减值损失(共同点)
贷:xxxxx有关资产准备(不同点)
(2)关于可收回金额(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确认,共同点如下:
②两者之中只要有一项超过了资产的账面价值,表明资产没有发生减值,不需要再估计另一项金额。
③可收回金额的确认顺序:第一步:先用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其中公允价值先找销售协议价格,没有协议价格但存在活跃市场的,取其市场价格。第二步:按照上述顺序仍然无法确定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的,可收回金额按其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3)各种减值准备哪些可以转回,哪些不能转回。
可以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
不能转回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一项资产,如果期末成本高于可收金额(或市价、可变现净额)时,就要提取减值或跌价准备,道理是相通的。一方面要找到共性的东西,另一方面要找到不同的地方,比较地去学,就可以熟练地掌握各知识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同一经济业务,不同会计主体(即双体比较式)的账务处理,使学生结合实务案例,加深理解熟练掌握
“同一经济业务,不同会计主体”:是指有业务往来的对应双方,如买方和卖方、投资方和受资方、发行方和投资方等。
针对同一笔经济业务,站在不同的会计主体,会计核算有所不同,但却是相互对应的经济业务。在教材第五章中介绍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在第九章中介绍了应付债券的核算,下面以平价发行债券为例进行说明。
例:2010 年 1 月 1 日,A公司以面值发行债券 50 000 元给 B 公司,期限 2 年,票面利率 6%,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收到款项存入银行。
A公司会计处理:(1) 2010 年 1 月 1 日,借 : 银行存款 50 000,贷 : 应付债券——面值 50 000;(2) 2010年 12 月 31 日,借 : 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3 000,贷 :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3 000;(3) 2011 年 12 月 31 日,同上;(4) 2012年 1 月 1 日,借 : 应付债券——面值 50 000,——应计利息 6 000,贷 : 银行存款 56 000。
B 公司会计处理:(1) 2010 年 1 月 1 日,借 : 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 50 000,贷 : 银行存款 50 000;(2) 2010年 12 月 31 日,借 :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3 000,贷 :投资收益 3 000;(3) 2011 年 12 月 31 日,同上;(4) 2012年 1 月 1 日,借 : 银行存款 56 000,贷 : 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 50 000,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6 000。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双方企业在业务发生时,发行方筹集资金形成长期负债——“应付债券”、投资方形成长期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债券的有效期内双方都要计提利息(如果有溢折价还有进行摊销):发行方发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投资方形成“投资收益”;在债券到期归还时,金额为本金与利息之和。
总之,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主要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使学生更加轻松地学好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 刘秀玲.财务会计.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