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东屏
经济改革:门坎抬高 外资不敢进
缅甸总统吴登盛于去年3月上台后,推动一系列让人惊艳的改革开放,其中最受瞩目的不外是经济开放。一时之间,缅甸成为区域内的宠儿,各国的商人一窝蜂涌入,不仅仅是希望分得一杯羹,更希望能抢得头一炷香。一年半的时间过去了,前往缅甸的外国投资者确实前仆后继如过江之鲫。仰光的“华商商会”会长赖松生表示:“我几乎每天都要接见来自国外的投资团体,还有些根本就是经过楼下,看到商会招牌就临时闯进来了。”
那么,这一阵子,缅甸一定已经吸引了很多外资?
其实没有。在缅甸做投资咨询的许郁利指出:“很多人来没错,但绝大多数是来看看就走了,主要的原因就是各项配套都还未到位,政府方面也没有很明确的政策,这样,谁敢贸然投资。”
最近,国会和缅甸总统府之间的“外国投资法(外资法)”拉锯战,也很大程度上说明了缅甸在经济开放上的手足失措。
这个“外资法”系于8月间在缅甸“人民院(下议院)”通过,规定了外资所占的股分不能超过49%,而且投资额必须500万美元以上。做这样的设计,主要是要保护缅甸本土的企业。
因为长达50年的闭关锁国,缅甸基本上是关起门来做生意,几乎所有的生意都控制在与军政府要员直接或间接有关的人手中,他们能把生意做大,靠的并非本事而是关系,因此担心一旦外资大举进入,他们根本不是对手,所以干脆把门坎加高。
然而500万美元对大规模的跨国公司而言虽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摩拳擦掌有意进军缅甸的各国中小型企业来说,并不是个小数目,很多就因此打了退堂鼓。
缅甸政府发现这个问题后,强力要求“人民院”修订“外资法”,甚至引发双方攻防战,更牵扯出“人民院”议长瑞曼和总统吴登盛之间的恩怨。最后在吴登盛接受宪法法院9名法官辞职的条件下,“人民院”终于修订出新的“外资法”。
目前,“外资法”修订后的内容众说纷纭,有说将完全不设任何限制,另外的说法则比较合乎常理,说是将制定一定的门坎,而不是无论大小一律放行。
总之,这个过程显现出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缅甸的经济开放似乎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缅甸的资源丰富尽人皆知,曾有“鸦片将军”之称,卜居仰光已经28年,成为一方巨富的罗星汉就指出:“缅甸什么都有,进来的话,什么都可以做,而且一定成功。”罗星汉在缅甸可以呼风唤雨、喊水结冻,在他眼里轻而易举的事,对旁人来说,恐怕就不见得容易。
“亚洲开发银行”不久前发表一份报告,就对要前往缅甸投资的人提出许多警告,指出缅甸在基础建设、运输系统、能源、电力各方面都相当落后,有意前往投资者千万不要被缅甸的“潜力”冲昏了头。该银行东亚暨东南亚部门副总裁史提芬·葛洛夫就表示,以缅甸的情况来说,恐怕还需要30年的时间,才能像现在的泰国一样。
开放的味道 社会在变
尽管如此,在社会层面上,已经开始嗅出开放的味道。
在过去,仰光人会很自豪地说:“不管你要到仰光任何地方,15分钟之内一定可以抵达。”这是因为过去英国殖民时期的交通规划使得交通相对流畅,但是这个情况已经不再,仰光的很多马路现在都出现了塞车。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汽车开放进口,导致车价大幅跌降、车辆因而增多。仰光街头已经出现了许多车辆代理门市,过去管制车辆时,走私车进口多掌握在军人手中,车价贵得吓人,现在的车价,大约是过去的1/3。
另外就是移动电话。过去国营电话公司一卡要价1500美元,但是往往缴了钱之后,等两三年还拿不到,所以许多人只好转往也是军人私下经营的黑市电话公司,那就要花三四千美元。现在,一张电话卡已经降到缅币20万(约250美元)。在仰光担任导游的小罗说,“现在电话卡还是国家在做,曾有私人公司表示,如果让他们做,他们可以做到一张卡只卖缅币5000(6.25美元)。”
过去,汽油属于国家,采配销制,每辆车每天只能买2加仑。很多人每天都起大早去排队加油,但并不是自己用,而是转卖给需要用汽油的公司、行号,每加仑油大约可赚缅币1500元,一天3000元也是笔可观的家用贴补,可是私营化之后,这个外快就没有了。
仰光街头依然破败,但是有愈来愈多的新颖店面出现,造成一楼光鲜亮丽,二楼以上却老旧斑驳的有趣景象。过去殖民时期留下的许多美丽建筑物,现在都罩上防护网,进行翻新装修。位于小金塔右对面的市政大楼,从一座宏伟而古意昂然的大楼,被整成一栋灰蓝色、毫无个性的建筑。
昂山素季的父亲昂山将军当年遭刺杀的内政部,是座雄伟、占地极广的红砖大楼。当局有意将之辟为博物馆,但是开发商却认为那个绝佳地点,应该改建新式大楼。
就在这个喊得震天响的经济开放氛围之下,一般缅甸老百姓似乎并没感觉太大变化,一样过着跟从前没有太大差别的日子。
(编辑/唐馨) (摘自泰国《世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