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炳欣
在我们乡村小学,经常会遭遇这样的场景:在教师提问时,全班学生齐答声音响亮,答案也准确无误,可是当教师个别点名回答问题时,不管是中等生,还是优秀生,回答问题时都有些不知所措,不知所云。然而,此种现象的根源就在于学生们数学语言能力的缺失所造成的。
数学语言是一种科学语言,它是指对数学概念、算式、公式、运算定律、法则及解题思路、推导过程等的表述。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重视数学语言的教学。
《新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要求: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理,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且在不同学段的各个领域《标准》对数学语言都有不同的要求。而在课堂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想说又不会说,有的学生不敢说,有些根本不会开口,学生的数学语言使用和表述与《标准》的要求还有明显的距离。
所以,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现在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前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依照自己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的观察,总结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因素
1.教师数学语言的示范性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数学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必要时,当学生有积极主动地学习行为和发言欲望时,你甚至可以不说话,要学会“不为”,先做一个旁观者,在旁边观察,伺机引导。“此时无声胜有声”,教育过程中应该多留给学生一些宁静与沉思的时间。一个好老师,不应该是一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口若悬河、锋芒毕露的形象,而应该是一个懂得适当地“藏巧”、会激发学生潜能的智者,应该学会等待。教育是一门艺术,在适当的时候教师可以表现得低调一点,弱势一点,因为这样做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展示的机会,提供更多的独立思考的机会,提供更多的涵泳的时间。
教师的语言要科学、准确。这样的语言才会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例如,“平年2月只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这句话如果说成“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就不科学了。还有诸如“26这个数字”这样的话也不科学,因为在阿拉伯数字中只有0——9这10个数字,26是一个数而不是一个数字。数学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不能犯科学性的错误。
2.教师对学生数学语言初步能力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这就要求老师不断提升自身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数学语言的初步能力形成良好的影响效果。
对于数学语言的形成我们必须还要注重一点。那就是情感因素。数学教学不单纯是一个认识的过程,还是一种情感过程。学生的动机、兴趣、习惯、情感等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素质发展,数学语言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卢姆指出:情感并不一定是伴随认识效果自然而然的产生和发展,它需要教育者专门地评价和培养。因此,我们该明白情感因素在形成数学语言是至关重要的。为此,首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乐学、爱学数学的内驱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里特征,创设求知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重视探求数学课堂教学艺术。通过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鲜明性、趣味性,揭示数学教材的本身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
二、学生因素
1.加强学生的数学阅读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本真理解。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因此学生仅靠课堂上听教师的讲授是难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数学语言系统的,只有通过数学阅读,完成好与标准数学语言的交流,才能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增强数学语言的理解力,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语言的表达和交流能力。为此,我们必须改变那种在课堂上只顾讲和练,而忽视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现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说数学和读数学的机会,将学生阅读教材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2.让学生多运用数学语言
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同桌交流,小组讨论,课堂小结都是课堂中常用到的方式,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好方法。例如2米6厘米=( )厘米,可让学生叙述:2米就是200厘米,200厘米加上6厘米等于206厘米。简单的两句话,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就能使学生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在平时的同桌交流、小组讨论、汇报交流中,多给学生自己总结交流的机会。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
3.在操作中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
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而操作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为了使学生透彻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可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拆一拆、看一看、涂一涂、想一想、说一说来进行。最终要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出自己的想法、思路,说一说分数的意义是怎样表述的等等。这样不仅可以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还加深了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同时也培养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数学语言得到强化。
数学语言的培养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它不仅使学生获得数学交流的机会,同时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应重视数学语言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