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梦
摘要: 作者把现代物流技术引入图书馆管理,探讨如何使用RFID技术及其构成,以及与传统条形码相比的优劣势。
关键词: RFID技术条形码物流管理图书管理
图书馆作为图书资料搜集、整理、加工、收藏和传递的机构,承担着负责图书及信息的传递的任务,从图书的采访部门到流通部门,再到读者借阅,读者还书,书目再上架,图书的修补及再加工,电子期刊和电子图书,电子数据库的选择,此过程是从事着信息的传达,而纸质图书作为大部分类型信息的载体成为实体物流的主要对象,所以整个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可以看作是一个大型的物流活动。
与传统物流相比,现代物流更具优势,尤其是随着传统的图书馆物流问题日益暴露出来,如何建立一个更节约成本、更高效率、更方便读者、更有利于管理、更有秩序的物流模式就成为图书馆现代物流需要研究探讨的重点问题。现代物流在功能上基本与传统物流是一致的,但是采用了更先进的管理方法——集成式管理。此方法综合了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特点,尽可能地降低物流的总成本和时间,具有更强的经济性和人性化服务,是在传统物流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完善,更加充分地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能提供合理化服务模式和先进的服务流程。
1.现代物流管理的新技术RFID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俗称电子标签,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双向通信的技术,通过无线电信号对特定目标进行自动识别功能并读写相关的信息数据。
1.1RFID构成
RFID系统一般由三大部分组成:电子标签、手持式阅读器和数据交换与管理系统。
电子标签分为被动、半被动、主动三类,区别是前者内部没有供电电源,而后两者有。在内部有供电电源供应器的标签,拥有更大的记忆容量,可以储存更多的数据和附加信息,也有着更快的反应速度和效率。
手持式阅读器的选择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块。硬件主要包括主控单片机、射频读写、液晶显示、存储、键盘、通信、电源等。目前国内图书馆根据其自身实际情况一般采用高频13.56MHz,ISO15693通讯协议。手持设备的软件的商业化开发平台则是在WinCE上采用计算机编程,如eVB或eVC等来开发,可根据图书馆的特点开发专业平台实现人性的定制化服务。
数据交换与管理系统的有机结合,可实现数据的自动提取与转换,是一个为不同数据库,不同数据格式之间进行数据交换而提供服务的平台。
图书馆RFID建设属于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在提高图书馆的运转效率,提高流通效率和管理效率,即把除电子数据库外的所有馆藏文献资源装上RFID电子标签,利用RFID设备将原有的文献资源上的传统条码信息转换并输入在RFID标签中,再配合RFID的移动终端设备实现馆藏书目的各个环节的借阅、流通、管理等功能。
1.2RFID与条形码比较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条形码技术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并在计算机的应用中逐步成熟起来。条形码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由不同粗细的黑白条按一定规律排列,排列方式的不同产生代表不同内容的条形码。随着科技日益越新的发展,条形码技术不能满足用户对智能化管理的需求,而RFID技术则弥补了这一不足。
与传统的条形码相比起来,RFID具有更多的优点。
2.RFID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实施方案
2.1如何布置RFID管理信息系统
利用RFID读写设备,以及相关应用系统,读者可自助完成借、还书等工作,RFID技术简化了读者借还书的手续,进而使图书馆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下,缩短了图书流通周期,提高了流通速率,简化了借阅流程,提高了图书借阅率,进而提升了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图书馆的服务品质,充分发挥了图书馆服务职能。
图书馆的RFID系统设计可按下图:
基于此图设计信息系统和布置RIFD技术和设备,图书管理可以实现图书借还、顺架、查找、馆藏盘点等功能,使图书管理工作智能化、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避免图书管理的随意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2如何在RFID系统下借还书
在使用RFID电子标签管理图书后,读者在借书时,只需将图书放置在相应的操作台,RFID阅读器会自动读取每册图书上的标签信息,如在允许借阅的册数以内并且该读者一卡通上没有超期未归还的书籍,系统会批量完成多册图书的识别处理,避免条形码时期通过人工逐册扫描图书的操作,快速完成图书的借还服务。
读者在还书时,也是将图书放置在相应的操作台,方法和借书时一样,RFID阅读器会读取相应的信息并反馈到图书管理系统,如有超期的图书,语音会做出提示,并从该读者一卡通上扣去相应的罚金。
2.3新书入库方案
RFID技术的发展,使得体积小而薄的芯片可以嵌入粘性标贴中,大容量的芯片则可以将书本信息全部存入,标签可写入的信息有:①图书名称(图书全名);②主编,副编等;③图书信息(版本,ISSN,索书号,价格等);④所属图书馆;⑤借阅者信息(借阅者名字,学院,一卡通号等);⑥借阅日期。
采编部工作人员将标贴代替条形码固定于书籍上并将上述相关数据完善,下到各分库去后,电脑通过与阅读器相连可自动接受入库书籍的信息。在借还图书岗位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只需要懂得简单的电脑操作水平即可。
2.4图书馆使用RFID技术带来的进步
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而言,RFID技术大大减少了繁琐的工作,由计算机服务向智能管理服务迈进一大步;提高了图书馆的管理效率,节约了人力资源、时间和成本。通过人力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加强馆员素质学习,由原来的低层次的服务转变为高层次服务;由单一化服务转变为个性化、定制化服务,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利;读者在借书和还书时不用排队等候,尤其是高峰期时,为读者省去了排队的时间,使得借书更加方便快捷,增强了精神愉悦感。
3.RFID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的研究
3.1RFID的技术标准不统一,对于高频和超高频各个使用者有不同的选择,国家也并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和规则,导致产品之间不兼容,这是阻碍RFID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
3.2辐射影响健康的问题,高频段的使用使人们担心会影响到健康。但事实是有源RFID系统的标签与读写器工作时向外辐射输出的功率都很小,一般小于10MW,而未进入工作状态时,则不产生电磁辐射。相对而言,无源RFID系统在读写时发送的躲频功率较大,但是图书馆一般使用高频较多,所以无需担心。
3.3设备干扰对安全门灵敏性的影响。应当避免各种干扰源对读写装置的干扰,否则会导致通信距离下降。
3.4提升了图书管理员综合素质,加大了图书管理难度。因为RFID的使用,以往参与流通工作的人员大大减少,而对更高一级的服务需求加大,图书馆得以实现从手工向咨询信息转移,这就要求馆员具备更高的文化水平来应对信息咨询的检索、培训、讲座等高端服务。采取自助系统,工作人员便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接触图书,不能及时掌握图书在归还时是否有破损情况,因此在巡架整理书籍时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4.结语
随着物流新技术的发展并引入到图书馆管理当中,逐步改变图书馆的管理模式,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馆藏利用率,促进了文献的共享,优化了资源分配。但是新技术和服务理念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问题,例如RFID的技术还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成本较高造成许多图书馆还处在观望阶段。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RFID后,势必将走上快速稳定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汤肖锋,何文昌.RFID在世界图书馆中的应用现状[J].射频识别与通信技术论坛,技术文集:154-157.
[2]侯曼玲,杨晓华.从物流管理探讨现代图书馆管理模式[J].情报科学,2002,(6):564-565.
[3]吴巧珍.构建图书物流信息系统及其在图书馆的应用[J].现代情报,2005,(7):115-116.
[4]刘契.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物流相关问题探讨[J].物流技术,2008,(5):61-65.
[5]金朝阳.图书馆的馆藏建设特点与物流管理在图书馆的应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6):25-26.
[6]马瑞.RFID智能书车系统——图书馆智能化新元素[J].图书馆学刊,2009,(4):104-106.
[7]唐四元,鲁艳霞.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