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伟
摘要: 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解题,解题是学好物理的重要环节,通过解题能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技能和方法。设置合适的、有难度梯度的练习题可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物理方法和规律。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高考题妙解思维能力培养
2011年新课程全国卷24题: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此题通过联系实际情境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为运动学传统情境,但物理量的给予与设置却是煞费苦心,没有一个数据,这才是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获取有用信息,建立模型能力的真正考验。正确建立物理模型之后,就涉及解题思维方法的选择了。
一、解析法
设汽车甲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末(时间t)的速度为v,第一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加速度为a,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由运动学公式得
v=at ①s=at②s=vt+(2a)t③
设乙车在时间t的速度为v′,在第一、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分别为s′、s′。同样有
v′=(2a)t ④ s′=(2a)t ⑤ s′=v′t+at ⑥
设甲、乙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分别为s、s′,则有
s=s+s⑦s′=s′+s′⑧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甲、乙两车各自行驶的总路程之比为
=⑨
二、图像法
设时间间隔为t,则由题意可画出在2t内甲乙两车的v-t图像如图。则甲乙在2t内的路程则为甲乙的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不难看出图中每个小三角形面积都等于vt/2,甲在这段时间内的“面积”是7个小三角形面积,乙在这段时间内的“面积”是5个小三角形面积,故=
三、两种方法的比较
解析法:所设的物理量较多,在设物理量时必须对甲乙的运动过程有明确的理解,然后用8个文字表达式推导出结果。书写量大,运算量也不小。
图像法:作出甲乙的速度图线后,再作如图所示的辅助线,通过简单的几何证明,直接可以把答案数出来,直观、形象,简洁省时。
此题的图像法在平时教学中经常碰见,如:
a.推导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几个推论:
1t、2t、3t、4t、…内位移之比1∶4∶9∶16∶…
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
图中0—t,0—2t,0—3t,0—4t内位移之比和0—t,t—2t,2t—3t,3t—4t内位移之比都可以通过各自区域内的小三角形个数做比得到。
b.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任意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ΔS=at
阴影部分面积为ΔS=at
四、思考
在考试中,谁掌握了简洁正确的思维方法,谁就能赢得更多的时间和更好的成绩。那么在平时的教学、学习当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方法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几条经验。
1.知识的获得过程很重要。
新课标教材要求重视物理规律获得过程的教学,尽可能让学去用多种方法推导物理公式、规律。通过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2.千方百计做实验。
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人的思维(即理性认识)是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的,抽象思维是如此,形象思维也是如此。具有思维生动性的形象的东西,并不是主体的头脑中凭空臆造出来的,它根源于现实中的东西。离开了感性认识,形象思维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应当重视向学生呈现丰富的感性材料,要重视实验,充分运用电化教具和图表、模型等直观手段,要善于用形象说话,用生动的比喻和类比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3.数形结合好处多。
在物理解题过程中,要提倡数与形的协同运用,善于将文字信息转化为图形信息,将物理变化规律用图像来表达,揭示数与形的对应关系,运用图像这一直观工具求解抽象的物理问题。图像视觉刺激有助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准确把握物理量之间的定性和定量关系,深刻理解问题的物理意义。应用图像可以直接求出或读出某些待求物理量,还可以用来探究某些物理规律,测定某些物理量,分析或解决某些复杂的物理过程。
4.讲少多练,精讲精炼是关键。
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解题,解题是学好物理的重要环节,通过解题可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技能和方法。应设置合适的、有难度梯度的练习题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物理方法和规律。教学中要讲清主干内容,重视分析思路的引导,语言精练准确,累计授课时间不超过15分钟。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要总是包办代替,为了防止学生出错而“强调”不停。
正如古人所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