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低碳经济的未来发展之路

2012-04-29 07:27程红艳
2012年3期
关键词:气候变化能源经济

程红艳

摘要:随着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行动的不断深入,低碳发展道路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青睐,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我国要想提高在未来低碳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力,以便在未来新的国际格局之中获得相对有利的位势,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ス丶词:低碳经济;气候变化;发展之路;对策建议

引言

ァ暗吞季济”这一概念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英国发布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书中为英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制订了较为详细的目标和路线图,指出英国将走低碳发展之路,并且首次提到了把一国家(英国)建成一个低碳经济体的理念。在其后的“巴厘路线图”中低碳经济被进一步肯定。时至今日,低碳经济已成为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

ヒ弧⒅泄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ニ孀庞Χ云候变化国际行动的不断深入,低碳发展道路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青睐,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今天的问题不再是向低碳经济转型是否必须,而是如何迅速并且以什么方式促进向低碳经济的转型。我国要想提高自身在未来低碳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力,以便在未来新的国际格局之中获得相对有利的位势,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ナ紫龋人为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主要来自石油、煤炭等的生产和消费,部分来自钢铁的生产。无论是化石能源还是钢铁、水泥等产品,都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必不可少的物质投入。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钢材、水泥、电力等的供应保证,这些“高碳”产业既是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带动产业,也无法通过国际市场满足中国的巨大需求。因此,降低其碳强度,成为我国提高产业竞争力、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要求。

テ浯危虽然我国能源结构在不断优化,但一次能源生产的2/3仍是煤炭,燃煤发电约占电力结构的80%。煤多、油少、气不足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主要一次能源。煤炭属于“高碳”能源,我国也没有了廉价利用国际“低碳”能源的条件;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品大量出口,又增加了我国单位GDP的碳强度。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约束下,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权成为发展的资源;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减排指标的确定和分解实际上也是在争夺排放权的这一发展空间。换句话说,如果不转变增长方式,我国资源供应和排放权难以保证。

プ詈螅我国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研发和创新能力有限,这是我们不得面对的现实,也是我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转型的最大挑战。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但执行情况并不乐观。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市场换技术”政策,虽然汽车等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市场被外国公司占领,但并没有得到多少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拿钱买不到核心技术”、我国要自主开发技术等,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发展低碳能源技术、二氧化碳收集储存技术研发等已纳入我国“973计划”、“863计划”等科技支撑计划。发达国家在这些技术上起步不久,我国的差距并不大。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加之势。如果我国加大投入,可以实现这个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プ苤,从能源资源条件、目前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以及可能面临的减排国际压力等角度考虑,我国都应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

ト、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シ⒄沟吞季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但是发展低碳经济没有一蹴而就的捷径,我们也不能指望会出现什么万能的高科技手段,使一切气候问题迎刃而解。但我们现在还是有很多的解决办法,这需要我们在众多领域采取广泛的行动。

1、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ヌ岣吣茉蠢用效率是要从使用能源的终端和利用的方式上下工夫,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这种方式包括:精简生产过程降低生产过程的成本、加大回收利用力度、提高化石燃料工厂的热能利用效率等等。这种一种是对消费者、产品生产者和环保事业三方面都有益的方式。首先,它能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企业和消费者都能从中受益。其次,它减少了碳排放量,为环保事业做出了贡献。

2、优化产业结构

ビ肽茉础⒆时久芗的制造业相比,劳动力密集型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总体上表现为低碳排放、高附加值的特点。中国目前的工业化程度约为55%,在全球处于高水平,但服务业的比重还有待提升。针对中国农业人口多、资源匮乏的基本国情,结合社会经济各部门发展的规律,积极发展第一产业(如林业、农副产业等)和第三产业(生产型服务业和消费型服务业),不但可以吸纳更多的城乡就业人口,增加收入,刺激国内家庭部门的需求,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增长,而且还可以减少单位产出的碳排放水平,从而促进就业和低碳化发展的双重目标的实现。最后还可以提高“高碳”产业准入门槛,避免留下长久不利影响。

3、加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力度

ツ壳埃主要的可再生资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资源的优势在于:在将能源转化为能量的过程中无需排放二氧化碳。目前,可再生资源产生的电量仅占全球能源需求量的的13%左右,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经济的发展要求。从长远来说,可再生资源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强,同时也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因为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必然为化石燃料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买单,那将是一笔不菲的花费。尽管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依靠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完成工业化,但面对气候变暖的现实,各国已将可再生能源作为投资和扩大就业的重要领域,并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因此,我国要想在未来的“新工业革命”中占有一席之地,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加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力度。

4、调整消费方式

ナ紫龋鼓励选择高效利用能源和交通资源、少排放污染物、有益健康的出行方式,鼓励使用自行车、城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发挥信息化优势,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减少不必要出行,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其次,在提高生产中资源能源效率的同时,反对不必要的浪费,提倡节约。

5、加强公众的教育、培训

ヌ岣吖众对气候变化的意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利用电视、报纸、影像、网络等各种媒介,宣传普及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的知识,让公众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这个方式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公众的行为。

ニ摹⒅泄走低碳经济之路将面临的困难

ニ淙晃夜工业化享有全球化、制度安排、产业结构、技术革命等后发优势,但我们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规则,不得不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利润“微笑曲线”下端。从中国实际情况看,短期内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低碳之路注定是一条曲折之路。

1能源结构问题

ッ憾嘤蜕倨不足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主要一次性能源。

2产业结构不合理

ノ夜产业结构不合理,三大产业仍停留在1∶5∶4的比例状态,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第二产业,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发展滞后。

3技术水平的制约

ピ谛履茉纯发利用领域,同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存在技术落后、设备性能不佳等问题。另一方面,技术到生产的转化过程缓慢,大多新型技术都只停留在实验室内,没有很好的应用到生产过程中去,从而也就没有起到提高利用率的作用。

4体制障碍

ナ紫龋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在我国,尽管相关主管部门曾制定并出台了一些与低碳技术研发有关的优惠政策,但有些鼓励政策名存实亡,部分政策难以被落实到实处。企业及有关单位得不到实惠,就难以形成有效的动力。

テ浯危我国低碳技术项目特别是大规模示范项目投资,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金融系统对低碳技术项目支持还不够。

プ詈螅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相关政策体系都十分不完善,很多领域都处于空白状态。

ノ 结论与思考

テ候变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但是,发展低碳经济要和我国国情相结合。

ヒ环矫妫中国的低碳发展之路与发达过加有显著的不同。发达国家早已走过了工业化阶段,正在朝全面信息化、低碳化的方向前进。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对于高碳能源的需求是巨大的。如何平衡能源需求和低碳经济的发展是摆在监管层面前的重要课题,能否解决好这个问题,也将直接关系到低碳经济在我国发展的前景。

チ硪环矫妫需要考虑公众的消费能力。新能源作为低碳经济的代表,其价格往往要高于传统能源。如果不考虑实际的消费能力,只是盲目地发展新能源,也不利于低碳经济在我国的推行。因此,发展低碳经济一定要考虑它的成本问题,不宜盲目跟风。(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おおおお

げ慰嘉南祝

ぃ1] 金爱伟.发展“低碳经济”的几点思考 [J].商业经济,2011(1)

ぃ2] 李建建,马晓飞.中国步入低碳经济时代——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之路[J].广东社会科学,2009,(6).

ぃ3] 王国樑.低碳经济:中国用行动告诉哥本哈根[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3

ぃ4] 周朗生等.中国低碳经济非均衡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2).

猜你喜欢
气候变化能源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气候变化:法官的作用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